鎏金铜佛像的鉴定要略
明清时期铜佛像极少有明显的铸造沙眼,但是新佛像会出现很多明显的沙眼,这种沙眼结构呈现出较深的小口,内部孔洞大的现像。这是由于现代铸造技术,和铜质材料造成的工艺技术缺陷。虽然老旧佛像偶有沙眼但都进行过工艺处理,有修饰的工艺痕迹,而且沙眼的结构与新品不同。这是新与老的一条对比证据。
鎏金佛像造型优美、纹饰绚丽、宝光四射,深受广大信众的喜爱。但是鎏金佛像在存放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保养鎏金佛像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清朝前期,为了免除兵戈之乱,限制民间铜矿开采,铜矿及其他稀有金属矿的开采权多在政 府手中,这一时期的铸铜技术较为发达。康熙时期的宫廷造像多为黄铜合金铸造,铜质精良、细腻,比重很大。因此,康熙时期宫廷造像做工精细、造型端庄、金水较厚、铜质细腻、手头沉重、硬度较高、铜胎较厚。其佛像特点具体表现为:面相丰圆适中,比较秀美,五官写实,双眼是写实性的,上眼脸呈弧形,略有上扬的感觉,早起莲瓣满布台座一周,时代愈后,台座背面莲瓣越简略,变成一块如意云头开光,佛像颜色偏暖,菩萨像有两条飘带从双肩优美的向两侧甩出,衣饰有刻花,工艺精益求精。
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是世界现存体形最 大,保存最完好的鎏金佛像。绀青螺发,顶有鎏金宝珠,面庞圆润,额有白毫,修眉细目。
自两汉时期佛像传入中国后,一直起着抚慰心灵,支撑信仰的重要作用,因此佛像在人类心里,本身就有着很高的地位。
古代的金铜佛像或其它木质、陶瓷等材质的佛像,在长时期受人们供奉时被烟火熏染过,或是长时期埋藏于地下。只要对其仔细进行嗅别,一般都可以嗅到烟火、发霉或发朽的味道,而现代仿制品则完全没有这种味道,即便是有些伪品用烟熏或埋于地下等作旧方式处理,也难免露出破绽,或烟火味过浓,或泥土味太重,容易被行家识破。
鎏金佛像辨别真伪,传统的办法:一是用双手搓热触摸器物后,用鼻嗅手,有铜腥味,则是后上的漆;二是用热碱水刷 洗,假漆即脱落;三是用舌头舔漆色有盐酒味,亦是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