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潮谈滨水休闲产业(25)浅谈滨海城市与海洋城市的区别

来源:滨水休闲联盟

在中国人的汉语词汇里,人们惯常用“沿海城市”、“滨海城市”、“海滨城市”、“港口城市”等词汇,而罕见用“海洋城市”这个词汇。那么“滨海城市”和“海洋城市”有什么区别?我们探讨和研究其区别的目的是什么?笔者希望与业界同仁和滨海城市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研讨并有所启迪,对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一、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区别

海洋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人类社会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国际海洋竞争日趋激烈。海洋是高新技术发展前沿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英、法、德等国家分别制定了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优先发展海洋高技术的战略决策,希望在21世纪世界海洋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也期望在海洋领域找到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国际上海洋高技术发展有以下五个重点领域: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系统模拟技术,海洋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环境观测和监测技术,海底勘测和深潜技术。

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探讨滨海城市与海洋城市的区别,有利于制定滨海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开创面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从“沿海城市”向“海洋城市”的转变也体现出国家战略层面上的转变。

二、内陆性经济与海洋性经济的区别

“沿海城市”、“滨海城市”、“海滨城市”、“港口城市”是指坐落、布局在港口海岸带和岛屿地区的城市。但事实上这些城市的起源、发展的空间与内容,不仅限于沿海、滨海或海滨、港口,而是体现在其一方面离不开内陆腹地,一方面更加凸显面向海洋、利用海洋空间与资源环境的“外向型”发展上,更加凸显在其海洋性而不是内陆性上,尤其自当代全球性进入“海洋时代”以来更是如此。因此,这样的城市实质上就是“海洋城市”。如此称谓,与英语中惯用的“maritime city”一词相一致。全世界目前有超过60%的人口生活在海岸带100公里宽度的范围内;据预测,2025年,就会有约75%的世界人口居住、 生活在这样的岛屿、海岸带上,形成沿海城市群。

“沿海城市”其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内陆经济,其重要手段是土地开发带来的增值。而“海洋城市”其经济增长重心是依托于海洋开发和港口海岸带作为汇聚海—陆双向空间与资源、海—陆互为腹地的同构与互动发展上。既越来越多依托于海洋开发和港口海岸带发展,其海洋发展内涵、海洋发展结构、海洋发展元素成为城市的主要内涵、主要结构、主要元素。

三、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区别

“海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不仅仅在于依托于海洋开发和港口海岸带发展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 、城市空间等“硬件”上。 “海洋城市”区别于“滨海城市”的更为明显的标志,一定是其“软件”,即充分体现“海洋城市”所独具的海洋社会历史、海洋民俗风情、海洋景观风光、海洋生活方式的“文化”,和本地与外来“市民”社会的文化审美与认同。是海洋城市文化及其被审美认同,赋予了一个“海洋城市”区别于“滨海城市”独具“个性”的生命力、认同度、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一座“海洋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根本。

诚然,一座“海洋城市”的竞争发展需要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城市建设等“硬件”的支撑,但如何才会拥有这样的支撑、发展强化这样的支撑,提升这样的支撑的竞争力?无疑靠的是文化,是能够获得更多社会认同和赞赏的文化。当人们认同它、喜欢它、热爱它、以它为自豪、并以主人翁身份建设它发展它的时候,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城市建设等“硬件”的建设发展,自然与之伴生、相适应,并处处体现出它的特性、特色与风采。也就是说,这样的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城市建设,都会体现着这样的文化风貌,并成为这一城市的文化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一座“海洋城市”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成为这一城市建设的主要内涵与形态,成为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和市民主体的共同认同与自觉行动,当这样的“海洋城市”的文化内涵、形态与特色已经十分突出,才可谓是“海洋文化城市”。换言之,海洋文化城市的前提、基础是其作为城市的海洋性,拥有海洋城市的文化;这样的海洋性包括自然的海洋性与人文的海洋性在海洋城市的统一及其体现,构成了海洋文化城市的内涵。

作者简介:中国滨水休闲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市场学会滨水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游艇盛典执行秘书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