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要体现“五美”坚持“五为”
乡村振兴就是要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化为具体的行动,通过发展乡村新业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田野上描绘美丽画卷,使美丽乡村成为新业态发展的基础,成为乡村振兴的“落脚地”。美丽乡村建设要重点体现“五美”,坚持“五为”。
产业兴旺,乡村才会更加美丽。美丽乡村建设要依托乡村的自然资源、特色产业资源、乡村文化资源这三大资源条件,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冷链物流等新型业态经济,助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要发挥农工产业、农商产业、农旅产业有机结合的带动、示范作用,实现产品升级、产业增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通过创意发展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商、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研学基地、康养旅游等产业化项目有效拉动消费,吸引工商产业资本进入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共建美丽乡村。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传统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成为让人们感觉是一种“体面的职业”。
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两个目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之美,重点是体现乡村的气质,展示乡村的外在之美。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田园风光展现恬静而和谐、朴实而生机盎然的天然风韵,成为城市居民精神和感情上的“寻根之旅”。
要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把乡村建设作为景观来打造,保持田园特色,构建赏心悦目的“山水、田园、村居”美丽景致。要把乡村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生态环境等多种要素组合,营造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
对于希望在山林野外、水边田头寻求精神自我的都市人,有着极大吸引力。一些有条件的乡村,要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来提升乡村旅游景观,使美丽乡村成为村民的美好家园,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乡村振兴,重点是文化振兴。乡村是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积淀地、承载地。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美丽”,不只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应该走入“心底”,尤其是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将文化挖掘、传承、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目前全国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出现太多同质化,缺少村落个性文化设计,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过分突出对“新”的追求,对“旧”的保护挖掘不够,尤其是习惯将文化氛围只体现在口号、标语上,很难展示有深度有广度的村落文化,体现出差异化的文化底蕴。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创造性表达,创新性转化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不仅让乡村传统文化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使其发扬光大。想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村落,要通过旅游手段和业态升级实现活化,将其转化成村民与游客共享的文化形态和旅游体验,记住乡愁,凝聚家园情怀,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生活富裕,不断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要使村民成为发展新业态的经营者、服务者,还要使村民成为新业态发展的受益者。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要组织村民,开展村庄与自家庭院的规划与整治工作,实现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通过生产布局,基础建设,改水改厕等工作,让过去杂乱无章的村庄,整理得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更具质量。
尤其是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让村民与城市居民、游客的亲切交流、亲密互动,实现共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奏响一曲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乡村交响曲”。
创新,就是要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效促进“三农”发展的若干政策,有效地破解了人员、土地、资金等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各地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催生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和构建。
今后,政府、行业、企业要齐心协力,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做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要发挥村集体和普通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作用,不断引入多元经济主体,完善和创新不同经营模式的经营制度。
要“营造农村社区”,搭建乡村社会结构和新乡贤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兼具乡土特性和时代特质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让乡村更加美丽,让生活更加美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建设要严格遵守当地城乡规划、城乡建设等各项法律法规。各镇村要根据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编制各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区域特色,在合法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努力打造规划清晰、布局合理、统筹协调地美丽乡村发展新格局。
乡村建设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生态保护,突出生态宜居,尤其是在农田、森林、水源等保护范围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处理好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引导农村进行景点化建设,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地美丽乡村发展新格局。
乡村建设要突出独特的文化审美和乡情乡趣,深入挖掘各地传统文化和乡俗风情,形成一批以文化、体育、娱乐、节庆活动为主题,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农产品销售相结合的精品化、品牌化乡村旅游,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发展新格局。
乡村建设要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公共服务、规范管理、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良好地推动美丽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突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尊重和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和支持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农户和社会资本参与的美丽乡村经营建设,努力打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发展新格局。
乡村建设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农村为基础依托,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农民的全过程参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带动农民创业创新、就业增收,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成果能够为当地农民所享,努力打造扶农助农、惠农富农的美丽乡村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