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黑痣容易恶变?需要切除吗?丨科普篇

导  语

今天说的痣,此痣非彼痔。每个人都会有一两颗黑痣。你有痣吗?哪些痣有恶变可能,哪些需要手术切除,大家了解吗?下面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中华整形大典·医学编委 王琰: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鼻整形学组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学美学文饰分会理事;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形美容分会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注射与微整形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激光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会理事;

中国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学会面部年轻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大部分痣的颜色是黑色、黑褐色或者褐色的,也有蓝色的。黑痣是黑色素细胞痣的简称。黑色素细胞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的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可以合成黑色素。黑痣就是由黑色素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或错构瘤。

不同种族的肤色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表皮层细胞中所含的黑色素的数量不同,而不是因为黑色素细胞的数量不同。

黑痣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之分,先天性黑色素痣在出生后6 个月内出现,约1%新生儿出生有。后天性黑色素痣常常在出生后6个月后出现,在儿童期、青春期数量逐渐增加,30岁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退化。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与后天性黑痣相比, 黑色素细胞会扩展至更深层的真皮,甚至皮下组织,沿着毛囊等这些附属器生长。

为黑褐色或黑色斑块,稍凸出皮面,边界清楚整齐,色泽均匀,直径常大于lcm。如果任何区域的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直径超过20cm,或躯干及四肢上面积超过900cm2者,称为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简称巨痣。

黑痣中极少数会出现自然消退、明显增大及恶性变可能。正常人体表平均有15〜20颗黑痣。多数痣分布在头颈及躯干皮肤上,少数分布在口腔、阴道等鳞状上皮覆盖的黏膜,有时可见于腋窝等浅表淋巴结的包膜上。

黑痣在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位置与恶变率间存在明确的关系。按照黑痣的黑色素细胞巢在皮肤层次的不同部位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及混合痣。

1. 交界痣

病灶多分布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多在婴幼儿或儿童期出现,一般边界清,多为淡褐色、黑色的斑块或丘疹,直径大小约0.6〜0.8cm,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无毛发生长。青春期后,多数交界痣会再转变为皮内痣。

但是,发生于手掌、足跖、胡须区及外生殖器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的交界活性会保持至成年,所以这些部位的交界痣有潜在的恶性变可能,尽管未涉及美观问题,如果交界痣出现迅速增大、色素加深、瘙痒、疼痛、溃烂、出血等症状,周围出现色素环或卫星状的小瘤体,区域淋巴结肿大,提示有可能已经或者即将转变成恶性黑色素瘤。由于黑色素瘤病程发展快,易较早转移至淋巴结、肺、脑、 骨等器官,一般建议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治疗推荐预防性切除并做病检。

2. 皮内痣

病灶均分布在真皮内,多见于中老年。淡褐色或皮色的半球形隆起小肿物,直径多在1.0cm之内,中央有时有一根或几根毛发生长。临床未见皮内痣恶变的报道。

3. 混合痣

兼有交界痣及皮内痣的特点。混合痣是交界痣向皮内痣演变的过渡表现,多见于中青年,表现为褐色或黑色的丘疹或斑丘疹,边界清,常生有毛发,四周可见色素呈弥漫性地减淡。早期混合痣主要由透明痣细胞和上皮样痣细胞组成,黑色素细胞巢不仅在表皮真皮的交界处,还分布于真皮上层。

有黑痣,怎么办呢?

临床医生推荐按照如下方案处理:

1、对于直径大于3mm的黑痣,用非手术治疗易致较明显的瘢痕增生,建议采用梭形按皮纹切除,或分次切除,对于面积更大的黑色素痣,可以选择植皮或各种皮瓣覆盖,切除的黑痣标本均应送病理检査。直径小于3mm的、浅表的、诊断明确的黑色素痣,可选用非手术治疗,包括激光、电解等方法,尽量一次根除,尽量不重复治疗,重复治疗会增加对黑痣的刺激,进而增加其恶变可能。

2、由于黑色素瘤有一部分是自行发生的,也有一部分是由交界痣或混合痣转变来的。因此交界痣或混合痣,需要高度警惕其恶变可能,尤其是发生于手掌、足跖、胡须区及外生殖器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或混合痣,推荐行手术根治性切除治疗,术后常规做病理检查。

-人生“鼻”需美——浅析鼻整形手术丨科普篇

-皮肤入路眼袋整形手术的操作过程丨科普篇

-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手术分析及注意事项丨专业视点

-体形雕塑的手术治疗丨科普篇

-双眼皮肉条形成原因分析和预防处理丨科普篇

-让你年轻的秘密——肉毒素丨科普篇

-自体脂肪注射填充之——面部年轻化解析丨专业视点

-一分钟读懂肉毒毒素注射注意事项丨科普篇

-三角眼挡眼睛怎么办?丨科普篇

-影响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因素有哪些?丨科普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