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这8部纪录片被FIRST选中,就问你看不看?
6月19日,第12届FIRST影展公布38部入围影片,其中纪录片单元有8部,分别是:《公务员》《红毛皇帝》《狂热自白》《入戏》《四个春天》《梧桐树》《幸福定格》《驯马》。
初审评委指出,从今年的纪录片入围影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形式、内容与导演意识的探寻和思考。
刘晓雷《狂热自白》从反扒议题切入,探讨正义如何被规训,反思人们对正义的狂热是含糊且经不起追问的,人也没有权利去审判他人,尖锐批判的同时又保持着可贵的克制;董雪莹《入戏》采用戏中戏的结构,用路西法实验的形式重新审视集体主义,通过呈现系统驯化演员的过程,对集体主义进行反思;谢卓颖《公务员》,题材新颖,聚焦公务员培训机构,探讨和表达公务员选择职业的初衷、想法与行为模式,在一个微观的社会模型里发展出多义性。
陆庆屹《四个春天》聚焦作者自己的家庭,不展示、不刻奇,避开地缘奇观和宏大叙事,温婉长情;岳廷《红毛皇帝》以尬舞为切入点,题材时鲜,兼具张力和思辨;古涛《驯马》在并不少见的个体上挖掘出了潜在的普遍性,平易而不乏诗意;米娜与苏青的《梧桐树》即是形式服务于内容的极好表现,完整成熟的视听设计令观众对特护儿童群体产生共情,被评委称为“天真版的《囚》”。
纪录片入围片单
1
《公务员》
The Civil Servant
导演:谢卓颖
亚洲自古以来,官场文化盛行。中国每年将近800万的本科毕业生里面,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会选择报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高考之外的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考试。
纪录片《公务员》讲述的是80名已经通过国家公务员笔试的考生,在正式的面试考试之前,报读了专业的公务员培训班课程,在一个酒店里进行10天10夜的封闭式面试培训,他们每天需要学习超过10个小时,学习的内容是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在这些人里面,有刚毕业的应届生,有已经毕业上班的,有失败了好几次依然坚持考试的,有因为结婚放弃公务员职位之后重新来考的,这些不同的人在这同一个封闭的酒店空间,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产生了变化。
导演阐述
很多年轻人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确立了报考公务员的目标,所以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他们报各种专业的培训班,学习有关公务员的知识。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学生去报考这个公务员考试,而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所以我很想通过拍摄了解这些未来的公务员究竟是怎么样培养出来的。
公务员热背后折射的是,当代年轻人就业、经济压力和缺乏安全感的体现,目的是追求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不过,不少年轻公务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却出现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他们需要面对工作高压、生活高压、舆论高压。因此对于年轻人是否应该去做公务员,也已经成为很多即将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2
《红毛皇帝》
Dancing in the wind
导演:岳廷
“红毛皇帝”顾东林离过两次婚,独自拉扯上初中的女儿。年轻时热爱蹦迪的他无聊了就去公园,蹭别人的音箱跳舞。
2017年的直播浪潮,将他和朋友们群魔乱舞的形象推到了公众面前。从此,“尬舞”,彻底改变了他的家庭、爱情和生活。
3
《狂热自白》
A True Believer
导演:刘晓雷
纪录片《狂热自白》通过采访不同的反扒队员,回忆曾经的反扒英雄“火炮”,与他们渐渐建立起信任,接触越多,我自己对民间反扒这件事的态度开始出现了变化,最初的我是一个迫切的加入者,想成为英雄,摆脱平庸的生活,用摄像机去抓住这些小偷,去惩戒他们,当经历了反扒队员和小偷之间的互相伤害后,我发觉当一个群体想做伟大的事时,只要一个正义的理由就足以让人变成天使或是魔鬼。
后来我开始把焦点转向这些小偷,尤其是一个维族的小男孩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后,我看到了更复杂的问题。我不能再把自己藏在摄影机的后面,靠着对一个人的追忆来当借口,我要把真实的自己亮到摄影机前面,内心感受的冲撞,用自白的方式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坦然的面对我拍摄过的人。
直到这个影片完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纠结仍然没有化解,普通人的英雄梦是不是改变社会的契机呢?庆幸的是,这个曾经的命题不再是我电影的主题,主题是我与反扒队员以及维族小男孩的故事,我的狂热和自白也许可以抛出这个问题,让他被更深入的讨论。 个体的命运因英雄情结而改变,错与对,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该以何种姿态行走?不放弃行动和建设,要时刻提醒自己,别陷入狂热,更别陷入绝望。
4
《入戏》
In Character
导演:董雪莹
有着文革情节的导演叶京为了让13名年轻演员回到文革,他把演员们封闭在四川小镇的一个兵工厂,隔绝了于外界的任何联系——这无异于一场人类学实验。
这13名演员每天穿着文革时期的服装,听着文革时期的歌曲……一个演员请假事件掀起了一场残酷的批斗会,批斗会上演员们发生了惊愕的变化……
导演阐述
对我而言,做电影并不是简单的自我陶醉,更应该承载作者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那么关于《入戏》我最早是要讲一个关于演员生存状态的纪录片,没想到最后呈现了一出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文革实验,是完全是我意料之外的,剧中的高潮部分也完全是一个突发事件,也许这正是纪录片它的独特魅力。但事实上《入戏》并没有讲文革,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在讲人们对集体主义的反思,当然也包含了演员生存状态的这个层面。
5
《四个春天》
Four Springs
导演:陆庆屹
纪录片《四个春天》是一部以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拍摄于位于黔南地区的小镇独山。
镜头以主观角度导引日常生活的情景流出银幕:劳作、歌唱、出游山野、探亲访友、丧葬、欢聚别离。影片展现了两位主人公——导演本人的父母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如何面对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失去。
导演阐述
2012,我写了一篇日记《我爸》,把它贴在社交网站上。它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很快传播。在两天之内,成千上万的人表达了对我父母的极大兴趣和祝福。他们的热情促使我去回顾已习以为常的父母的“普通生活”。
2013年我开始用镜头去凝视父母的生活。我的家人在2014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我姐姐死于肺癌。全家人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当我从一个生活的参与者转换为观察者后,越来越被他们在与人和自然的日常交流中显露出来的豁达、质朴的生活哲学深深地感动。这部电影的素材制作花了四年时间。将近250小时的材料被记录下来。之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剪辑它。在电影最终完成前进行了很多次重剪。
6
《梧桐树》
My dear loved
导演:苏青 米娜
校园,操场上四十年前植下的梧桐树小树苗如今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一年伊始,春天的新绿即将萌芽,教室里传出一曲美声意大利咏叹调《我亲爱的》,声音回荡走廊、穿越小道、飞向天空。
这是一所盲聋哑学校几个孩子的故事: 曹寒子, 青春期的她有无数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 张丹彤,从小学习豫剧,期待通过电视选秀节目获得关注;李聪, 将改变社会现实的理想寄语小乌龟; 王怡文, 希望自导自演一场意大利歌剧......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但彼此相同的是: 他们都拥有著阳光灿烂的笑容和金子般闪闪发光的梦想。
梧桐树叶生叶落,学生们终将走出校园。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让我们深情地注视他们,留下那一份美好。
7
《幸福定格》
LOVE Talk
导演:沈可尚
爱,可能更来自真正的对话。沈可尚耗时七年,纪录到主要角色从相恋、结婚、生子的生命过程。本片呈现八对夫妻生活对话,他们开诚佈公、质问对方日常生活中不会触及的话题。
从为什麽要与对方结婚到不再有激情的婚姻生活;是否厌倦对方到一触及发的婆媳问题;还有关于性、关于生孩子、关于受不了对方的点点滴滴…。
中国大陆的小夫妻阿飞与乐会,在打工的地方认识、相爱、结婚,通过质朴的对话,看到大陆年轻一代农民工的婚恋观念;台湾的白领年轻夫妻勇诚与薇之,展现了城市夫妻对婚姻的期待与妥协;另外还有教授、小吃店老板、白领职员、艺术工作者、创业家、家庭主妇等,他们之间最真实的对谈,带领观众反思自身对婚姻与幸福的定义。
导演阐述
影片中的大量对话,由浅入深,时而琐碎,又突然沉重。包含著夫妻之间对彼此的期待、甜蜜、不解与委屈。在纪录片中,我们最容易看到跟拍角色的生活,被他们牵著走。但在拍摄这部影片时,我们厌倦了那些我们太过容易取得的素材,转而对那些我们光是跟拍无法触及的、需要外力刺激才会让人愿意在镜头前呈现的那些「夫妻谈心」产生兴趣。
我们真正关心的,是那些难以被影像纪录的种种。这部影片特别突显出我们(拍摄者)的存在。因为我们观看著他们,刺激著他们。透过参与他们的「谈心」,每一对夫妻,都是那麽特别,又与我们是如此的类似。他们的幸福在我们眼里是如此的明显,却不被当下的他们所察觉。
8
《驯马》
Taming The Horse
导演:古涛
作者古涛为了履行十年前的一个约定,计划带着摄影机陪伴他的朋友冬冬返回他远在北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内蒙故乡海拉尔。临行前,他在中国南方城市昆明、广东近一年的拍摄记录下冬冬在他生命的特殊转折期所面临的家庭伦理、金钱、生存、性与爱情的困境。
一个失去故乡的边缘人,一个生活中被贬抑的失败者,一个对理想有偏执幻想的做梦者。
这是一部人物颇具争议性的纪录片,是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特殊切片,也是一个颇具时代特征的生动镜像。
第12届FIRST影展入围影片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加微信☞aotujing-doc 进纪录片分享群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