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的恩怨都是因为“三俗”吗?为什么主流相声界要感谢郭德纲
相声界的恩怨,缘自于名和利。缘自于相声界集体的不思进取,抱残守缺。缘自于日益荒废的相声技艺和无人喝彩的演出市场。这种恩怨情结,在德云社出现后,达到了一个最高峰。
在德云社出现前,相声市场很小。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离了相声照样能过。吃饱了以后,年轻人会选择听歌,年老人会选择听戏,没事可以看看电影,但相声都不会是第一选择。不信,你可以把家里过时的随身听,MP3,MP4都找出来,那里面储存的肯定都是流行音乐,基本上不会有相声。
另外,地域限制也非常明显。姜昆曾经连续在几届春晚上说过相声,想当年他去广州的时候,服务员根本就不认识他是谁。这只是表象之一,其实天津市内一众相声大家,李伯祥,苏文茂,魏文亮,刘文亨等人的影响力,甚至都达不到北京。沈阳的相声大家,杨振华和王志涛的作品,关内基本听不到。更何况全国的观众,有多少人真正是喜欢相声的呢?
做影星,做歌星,硬件要求严格,能达到要求的人,肯定不会来说相声。但成为一名相声演员,却又是最容易的事。能说普通话就行的标准,为大多数有门路的人提供了钻营的机会。郭德纲也不例外,十五、六岁时,就曾经想过托人进入院团,成为专业的相声演员。
众多钻进来的相声演员,面对的却又是如此狭小的相声市场,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各种形式的争名夺利。抬高自己,打压同行,派系矛盾,辈分高低,其实最终都是为了“名利”二字。
对郭德纲和德云社的打压,同样也离不开“名利”。2005年,德云社红火之后,郭德纲一方面要应付主流相声界的打压,一方面还要面临京城众多相声小剧场的竞争。所以,我们才能看到05、06年,那个神一样拼命演出的郭德纲。只是如此下去,他也逃不掉争夺市场的宿命。
因此说,只有做更大的市场,才是解决各种矛盾最好的方法。郭德纲开天辟地地谋划着全国的大市场。而在这一点上,主流相声界必须得向郭德纲致敬。因为正是郭德纲的探索,才为相声的生存选择了一条正确道路。
主流相声界也想推广相声,只是他们的作法却显得落后与低效。除了宣传相声是传统文化,就是免费送票。既降低了自身档次,也拉低了相声层次。艺术家们的观众成了等待领鸡蛋的大妈,这种推广方法,既救了养鸡场,也坑了相声。
郭德纲貌似一心钻研传统艺术,其实他更深谙市场之道。他在小剧场以及网络直播中,不厌其烦地打造自己的人设。把自己塑造成草根逆袭的精英,反抗主流社会的典范。如此的人设,也正是80、90甚至00后心中的英雄。
郭德纲曾经说张云雷是偶像派相声演员,其实,他本人才是最成功的偶像派。很多人因为喜欢相声而喜欢郭德纲,但更多人是因为喜欢郭德纲,喜欢德云社而喜欢相声。有了如此光环的加持,郭德纲得以在全国各大一线城市巡演,甚至远赴海外,拓展更大的演出市场。
因为演出市场扩大,使得郭德纲和德云社舍弃了和同行争利的作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相声界的恩怨。以致于郭德纲对于相声界的乱像,早已懒得发声。但主流相声界,诸如苗阜等人,却一直缺乏成熟的思维方式,还总想从老郭身上蹭些热度。
主流相声界本来有很多机会打造自己的偶像,进而推动相声的发展。比如当年姜昆可以凭借《如此照相》,《虎口遐想》和《电梯奇遇》等优秀的讽刺相声,把自己打造成为讽刺社会不良现象,为民请命的时代喉舌。可惜,他早有官职在身,再者自身也早就脱离了草根阶层,岂能为“民”请命?
机遇失去就难再来,另外主流相声界总是把自己定位于相声的拯救者,文化的普及者,但自身却又不具备相应的资历与人品。高屋建瓴的讲话的背后,却是免票和送鸡蛋这些假药贩子们惯用的手段。因此,难免让人产生距离和不信任感。
相对于郭德纲的精准,快速和接地气,主流相声界表现得木讷,守旧和说空话。郭德纲尚且以相声为吃饭的本领,观众为衣食的父母。但主流相声界,早就不指着相声活着,心已经不在上面了,还谈什么拯救。
德云社一线,二线,三线的演员,都有全国巡演甚至海外演出的机会。其他相声团体也可以照猫画虎。收入问题如果能够解决,那么相关名利引发的积怨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因此,目前为止相声界最大的恩怨就是对相声的态度。你是指望着通过相声吃饭,还是指望着通过拯救相声来吃饭。你是想通过相声挣钱,还是想通过拯救相声来挣钱,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