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诵】伤寒论第9条 2024-08-07 05:14:34 第9条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清·吴谦《医宗金鉴》凡病解时,必于其经气之旺。太阳盛阳也。日中阳气盛,故从巳、午、未之旺时而病解。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巳、午为阳中之阳,故太阳主之,至未上者,阳过其度也。人身阴阳,上合于天,天气至太阳之时,人身太阳之病得藉其主气而解,此天人感应之理也。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巳为正阳,则阳气得以复也。始于太阳,终于厥阴。六经各以三时为解,而太阳从巳至未,阳明从申至戌,少阳从寅至辰;至于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丑至卯者,以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主(医统本作“生”)于昼。阴主(医统本作“生”)于夜。阳三经解时,从寅至戌,以阳道常饶也;阴三经解时,从亥至卯,以阴道常乏也。《内经》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则巳午未太阳乘王也。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是说人和自然界的阳气有相互统一的关系。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句话要活看。欲解时不是说太阳病解时,带有商榷的口吻,但这个时间对于太阳之气是有利的。太阳为诸阳之长,巳午未午时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的时候,人身上的阳气随之也旺盛,邪气就要退却,对于太阳病缓解有利。太阳病作解,如果有可能的话,往往在这时候。我年幼时学中医,就见过有些老大夫诊病水平很高,对于疾病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痊愈,有一定预见性。说明这些理论还是比较科学的。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这个没有什么理性。这个巳啊,巳时到未,正是天中的时候,午时嘛这个正当中,那么午时的前边就是巳时,午时的后边就是未时,在这个期间呢阳气最盛,在这个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来看的。这个太阳病,他是旺于那个时候,热的最厉害呀,那么就在这个从巳至午这个时候,正在这个旺气的时候要好的,要好就在这个时候,这也靠不住。那么这是一个,大概我想仲景,就是出自仲景手,这也根据《汤液经》上的一个照例的文字,也没有什么解释的必要,事实也不一定,可也没人体会这个病是不是准在这个时候好,据我看也不一定的,这也没有什么意思。他这个中医啊,什么他都要解释,可是往往呢,他不是拿这个五行啊,拿这个臆测啊,再嘛拿现象解释。你看我这随便举个例子吧,你看就像这个六七天这个好,那么在西医不算什么,西医他什么病都有个周期性,这什么时候要减轻,什么时候要好了,这个病啊大概的意思,他就是一个病他这个本质上的一种这个进退的变化,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中医不然,古人他非要解释不可,他解释不出来道理啊,他就像阴阳五行什么都上来了,他就是这个事,这个用不着解释的。那么这个病必好于什么时辰,因为这个时辰正他旺的时候,这哪对啊,这个就不合理是吧。还有这个,你像这个几日传变他都要解释。伤寒里头是不对的多,那么这个“巳至未上”,这个东西这个靠不住的。版权说明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前文提要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为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自我测验 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复制可见 赞 (0) 相关推荐 《伤寒论》第9条 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讲解:午时为一日正中,巳居午前,未居午后,为一日中阳气最盛之时,太阳经气最旺,最易向愈,此说可供参考,不必强加解释.讲解:这个没有什么理性.巳时到 ... 刘渡舟讲伤寒11:各 论8-(23、24)条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刘渡舟讲伤寒 王庆国 李宇航 陈萌 整理 田中明 校排 前 言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经方学社 7月23日 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这个没有什么理性.这个巳啊,巳时到未,正是天中的时候,午时嘛这个正当中,那么午时的前边就是巳时,午时的后边就是未时,在这个期间呢阳气最盛,在这 ... 卷四124,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注 太阳病脉浮缓而弱,中风脉也:发热汗出恶寒,中 风证也.不呕则里气和,缘何而有心下痞证?此必 以医下之故也.如其不经医下,邪热自传于里,病人 不恶寒而渴者,此邪去太阳,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36条 第336条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98条 第398条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Soul:打造志同道合的交友圈 广告 阳明王于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烦,当小下之,以损宿谷. [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0条 第10条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清·吴谦<医宗金鉴> 风家,谓太阳中风也.表解,谓用桂枝汤病已解也.不了了者,不清楚也.言用桂枝汤其表已解,而犹不清楚者,在经余邪未尽耳.十二日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7条 第7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病谓中风.伤寒也.有初病即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中风之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6条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xiá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条 第5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此其常也.若二三日,阳明证之不恶寒,反恶热,身热心烦,口渴不眠等证:与少阳证之寒热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条 第4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当脉浮紧,或汗或未汗,若脉静如常,此人病脉不病,为不传也.初病或呕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条 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清·吴谦<医宗金鉴> 太阳病,即上篇首条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之谓也.荣,表阴也.寒,阴邪也.寒邪伤人则荣受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6条 第56条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