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先生简介
马一浮先生(1883—1967),单名浮,字一浮,号湛翁、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化宗师。十六岁应试,名列会稽县案首(第一名)。二十岁赴美日欧留学。回国后“自匿陋巷,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潜心研究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抗战爆发后,先生忧愤于民族危亡,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1939年,在四川乌尤寺创建复性书院,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人才。抗战胜利后,先生回杭,重居林下,主持智林图书馆。建国后,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
有一天,他(马一浮先生)对我谈艺术。我听了之后,似乎看见托尔斯泰、卢那卡尔斯基等一齐退避三舍。王星贤记录着马先生每次的谈话。我向他借来抄一段在这里:“十二月七日丰君子恺子来谒,先生语之曰:辜鸿铭译礼为arts(意即艺术——编者注),用字颇好,arts所包者广,忆足下论艺术之文,有所谓多样的统一者。善会此义,可以悟得礼乐。譬如吾人此时坐对山色,观其层峦叠嶂,宜若絮乱,而相看不厌者,以其自然有序,自然调和,即所谓多样的统一是也。又如乐曲必合五音六律,抑扬往复而后成。然合之有序,自然音阶谐和,铿锵悦耳。序合同时,无先后也。礼乐不可须斯去身。平时如此,急难中亦复如此。困不失亨,而不失其亨之道在于贞。致命是贞,遂志即是亨。见得此义理端的,此心自然不乱,便是礼。不忧不惧,便是乐。纵使造次颠沛,槁饿以死,仍不失其为乐也。颜子不改其乐,固是乐。乐必该礼,而其所以能如是者,则以其心三月不违仁。故仁是全德,礼乐是合德。以其于体上已有会得。故夫子于其问为邦,乃就用上告以四代之礼乐。会不得者,告之亦无用。
既如此时,前方炮火震天,冲锋肉搏,可谓极乱。而吾语二三子犹能于此负暄谈义,亦可谓极治。即此一念,便见虽当极乱之时,活机固未息灭。扩而充之,未必不为将来拨乱反正之因端也。非是漠然淡然,不关痛痒。吉凶与民同患,自然关怀,但虽在忧患,此义自不容忘。亦非故作安定人心之语。克实而言,理本如此。所谓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也。礼乐之兴,必得其人。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吾今与子言此,所谓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善会此义而用之于艺术,亦便是最高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