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心“生”,相聚羊城——8月29日,专家与你分享精准治疗时代下的肺癌患者新选择
肺癌患者该不该做基因检测?
做基因检测有多大价值?免疫治疗适合哪些病人?
没有突变能不能盲试靶向药?
没有突变还有什么治疗方式?
有这么多治疗方式,是不是不需要化疗了?
要了解以上问题,我们要从肺癌治疗的基础知识说起。那么肺癌都有什么治疗呢?
(点击图片可放大)
这其中,对于早期肺癌来说,手术即是诊断又是治疗,即是局部手术,又是全身治疗,对于晚期肺癌来说,根治性手术也仅仅是切除可见病灶的局部治疗,还是要依靠后续的全身性治疗来解决全身性的问题。
癌症的全身性药物治疗始于1942年的首个化疗药物——氮芥,局部治疗中的乳腺癌手术更是在1894年就已经确定术式,将五年生存率从姑息治疗的10%~20%提高到了35%~45%。
肺癌的精准治疗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72年的肺癌淋巴结全图提升了手术的完整度;
1975年发现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对化疗的有效率不同;
1976年明确了肺癌的组织病理类型;
1979年顺铂获批肺癌,并与依托泊苷联用成为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1986年提出了肺癌的分期系统;
1989年卡铂获批肺癌;
1992年紫杉醇获批肺癌;
1994年长春瑞滨获批肺癌;
1996年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获批非小细胞肺癌;
2003年首个肺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上市;
2005年明确化疗和靶向治疗前必须明确病理类型;
2007年拓扑替康获批小细胞肺癌;
2008年培美曲塞获批非小细胞肺癌;
2010年明确基因检测是明确靶向治疗有效率的最佳方式;
2011年克唑替尼上市;
2012年明确了PD-1/PD-L1在肺癌中的治疗相关性;
……
肿瘤的治疗在经历了肉眼可见(体表的大肿瘤)、影像可见(体内的已形成的肿瘤)、细胞病理学(病理上区分病理类型、亚型、来源)、分子病理学(蛋白层面、基因层面的指导用药)之后,如今肺癌治疗的前提往往是细胞病理和分子病理都要拿到结果,具体的肺癌分子病理(基因检测和PD-L1表达)层面如何展现治疗上的判断价值呢?我们来以大家最熟悉的EGFR看一下不同情况下药物的有效率。
(点击图片可放大)
很显然,基因检测做到了对群体用药有效率的提升,但是对于个体来讲,基因检测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点击图片可放大)
或许有些患者与家属会考虑反正也不想化疗,不如索性尝试一下靶向药,嗯,曾经有过这么一个阶段,当时只发现了EGFR基因变异与靶向药有关,可是,如今我们找到了9大驱动基因与对应的数十种靶向药,尝试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