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围城”之前,要知道这5个婚姻的真相(值得收藏)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婚姻就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所以大家就片面地理解为婚姻是不幸福的,不然为何城里的人想要出来呢?
其实这句话乍一看并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我们把这种句式放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后,你就会发现,基本上都可以套得上。
比如,“自由职业就像围城”、“BAT就像围城”、“农村生活就像围城”等等。
由此可见,婚姻也好,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好,根本不在于是不是围城,而是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很多人可能因为听多了茶余饭后口耳相传的邻里八卦,或者是看多了网络报道的社会新闻,又或者是身边圈子的前辈经验,于是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恐婚”的情况。
于是就开始以为大多数婚姻都是不幸福的,但这里有一个关于“信息茧房”的误导问题。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简单解释就是,你误把身边接收到的少部分人信息当成了“大多数”,因而产生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认知。
这既是人们喜欢夸大想象,预支痛苦的本性,又是一种信息茧房的误导。
其实,如果真正去了解大数据的话就会知道,关于婚姻问题有很多误解或者谬论,而这些谬论就是在误导大家不能看清婚姻的真相,从而产生了“怕”结婚的念头。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5种谬论。
谬论一:女人学历越高,越难找到结婚对象。
出现这种说法的关键,主要还是老一辈人希望孩子能够“早婚早育”的思想所导致的。
在生活中,那些高学历的女性往往还在学校里深造,但是那些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则会在自己或者家人的安排下选择结婚,甚至已经生了孩子。
而高学历女性则会在常人口中所说的“青春不再”之时才步入社会。因为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所以就会有更多机会来接触到更优秀的异性,扩大择偶的范围。
所以真实的情况是,学历更高、素质更高、能力更出众的女人,选择对象的机会和结婚的几率也更高。
反观那些能力一般,素质平平的人,一旦失去了“青春”这个最大的,也是不可逆的资本之后,反而更难找到结婚对象。
我们以为的“高学历=老姑娘”,可能只是小部分人而已。这撮小部分的人,相比于那些失去了青春还没找到对象的非高学历者的数量,其实要少很多。
谬论二:婚前同居就等于试婚,比直接结婚更牢固。
“试婚”这个词从前是没有的,是在随着大家越来越开放,产生了“婚前同居”的普遍性之后才出现的。
之所以大家以为通过婚前同居之后,大家就可以更早发现婚姻中的矛盾和冲突,要么尽早解决,要么“试婚”失败宣告关系结束。
似乎这种行为成了大家默认的“真理”,但其实根据许多调查显示,婚前同居的夫妻在结婚之后,对婚姻的不满程度会更高,离婚的几率也更大。
其中有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婚前的同居两人因为没有婚姻这个法定的义务存在,所以还会抱着比较轻松随意的心态来对待感情。
这时候两人之间相处的空间和弹性就会更大,彼此的包容忍让也更宽松。简单理解,就是“容错率”高。
可一旦结婚了,此前的容忍、退让就会变成矛盾冲突的点。
不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吗?“以前你都不嫌弃我吃饭吧唧嘴,为何现在开始嫌弃了?”
谬论三:婚姻不幸福,就要立即结束。
此前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这个“假象”。
这里补充一个调查结果,以此来作为这种说法是一种谬论的佐证。
根据多次大型的全国范围内调查结果显示,婚姻中人们的幸福感不仅不会增加,反而略微呈现下降趋势。
而且有些研究还表明,跟二三十年前相比,在当下社会压力明显增大的情况下,婚姻中的交流日益减少,矛盾也逐渐增多。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因此而立即结束婚姻,因为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的错误,或者主观上的异心,所有客观因素都不是结束一段婚姻的理由。
婚姻不幸福,应该认真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而不是草率宣告结束。
谬论四:孩子能让夫妻关系更亲密,让婚姻更幸福。
仔细想想,这种说法我们一般是从哪里得知的呢?真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得来的吗?
是不是大多类似的话,都是从“旁人”口中得知?而这些旁人中还包括了你们双方的父母。
一般很多有家庭矛盾、夫妻关系紧张的时候,大家会第一反应出用“爱的结晶”来缓和。
可事实的真相是,孩子的降生往往会给家庭带来更多压力,可能不仅不会缓和你们的紧张关系,反而还会让你们关系更尴尬。
而如果两人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那么就不会同一条心对待这个新生命。这对于一个无法选择是否可以到来的孩子来说,是很不负责任的。
所以婚姻的矛盾,本质上跟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依然需要夫妻自行来解决。
谬论五:不要孩子更能让爱情保质。
这是“丁克一族”的主要指导思想,他们认为孩子的降生会让两人从浪漫的二人世界变成围着孩子转的黄脸婆和中年男。
在他们的世界里,会以“我要我的幸福”为主,而不会,甚至是害怕养孩子。
他们认定孩子会给两人之间带来更多矛盾,让两人的爱情无法最大程度保质,所以不要孩子就可以很幸福的谬论由此产生。
前面我们说有孩子不能缓解夫妻矛盾,是因为这是矛盾在前孩子在后的原因。而现在所说的,是两人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按照正常生活节奏来生孩子的状态。
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老话讲:“养儿方知父母恩。”如果一个正常家庭没有孩子,那么是不完整的。
或许我们看到那些不要孩子的夫妻似乎过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但可能他们也在羡慕有孩子的家庭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呢?
写在最后
婚姻并不会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糟糕,但也不会像童话故事里那么幸福。
对婚姻的害怕,本质上来说是对自以为“已知”的未来的恐惧。
事实上,很多人心中的“已知”不过是道听途说而来的,既没有实际可参考性的数据调查,更没有切身体会过。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去预支恐惧来让自己对婚姻产生任何负面心理负担。
每一对夫妻都会有自己的相处之道,别人的不幸或者快乐那都不是你自己的。
前人的经验可借鉴,父母的嘱咐要接受,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你自己具体分析。
只要了解了自己在婚姻中将要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之后,那就按照自己内心想要的婚姻样子去经营吧。
管那么多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