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的英雄——赵括和长平之战(下)

题记:成王败寇这个思想,成为当下最主流的国民思想。不专注过程,只有立场而无客观,用结果去判断是非,这是非常感性化的思维。这类思维模式在近代终于导致工业文明和东方无缘,耽误文明进步显而易见。

迄今,这种思想依然活跃,当多大的官,赚多少的钱,GDP几何,航母核弹几许。很少甚至没人去思考这些结果的来由与细节。基于这种思维,国人看赵括,失败的赵括自然世世代代被冤枉下去。读历史,还真可以读出族群与个体的智商。

=============================

前文已经描叙,长平大战已经不再是两国军队战役层面的决战,经过数年战场对峙,长平大战,已经是秦赵两国处于拼国力、赌国运的战略大决战了。

不幸的是,赵国的国力和秦国存在巨大的悬殊。最终大战,赵军惨败。

关于这次会战的赵军主将赵括,文革之后,出版的第一本系列历史巨作《上下五千年》首次张冠李戴,把纸上谈兵这个成语,风牛马不相及地扣在赵括身上。这是成王败寇的典型案例。

赵括接替廉颇到长平大战前,赵国军队处于廉颇以一己之私,为保全不败名声而炮制的险境。

《战国策》、《史记》、《吕氏春秋》及现代的研究资料关于赵军的记载,概括一下,就是赵军尤其善战,赵军出击,一般士兵都要带三日口粮,口粮不足,则饮马奶,餐马肉。这种风格,看着熟悉,南北朝、唐宋乃至明清,军队这种玩法都没过时。

实际上,通过当时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可以看到,赵国几乎是常胜。秦国则看不出优势。和北方游牧民族对抗像赵国当年这般取得优势,还是在后来的汉武帝早期。可见当年赵国军力。在战国时代,赵军战力是列国之最,不是之一。

因为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大多是速战,不如战国之间的作战大多会涉及对搏国力消耗。后来,秦帝国大一统的鼎盛,蒙恬兄弟率秦帝国最精锐的兵团北上和匈奴交战,少有记载的,是这次作战态势是秦帝国协同匈奴东边的东胡和西部的大月氏,以三敌一。最后结果也是不清不楚。

胡服骑射的军制改革和最先运用铁骑(模仿游牧民族,运用马蹄铁,运用在当时,起了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巨大作用),以及继承的春秋超级大国晋国的尚武精神,使得赵国在战国数十个列国里,跻身进入七雄,并且,在七雄里,是唯一可以和当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超级大国秦国对战的大国。

然而,非常可惜。赵国军队擅长速战和骑兵战斗力等等优势,在三年的相持战里,被廉颇消耗几乎殆尽。《史记》等资料没有直接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分析发现,廉颇当年自作聪明深挖沟的消耗战思路,不仅误导了当时,也误导了现在——很多人以为长平距离赵国近而秦国远,利大于弊。所以廉颇决策正确。其实不然。

秦国商鞅改革后,秦军军粮基地主要位于关中,蜀地。同时,秦军实施军屯改革,早早开始在韩国的野王,魏国的河东等区域实行军屯。至今无处查找野王,河东军屯粮食是否直接支援了长平的秦军,但野王、河东距离战场不远。长平,完全可以假设这是秦军的主场。

在长平对峙,显而易见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假设,廉颇敢于率先开战,发挥赵军速战、野战的优势,即便败仗,在冷兵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时代,势必最大杀伤秦军。逐次野战,对于远征的秦军士气会产生最大的消耗,这就为政治解决战争争取主动。唯一的损害就是廉颇本人,承担败将名声。

名声比国家比老乡们更为重要,这是中国历来的伟人们最看重的基本原则!廉颇是个榜样。

三年对峙,赵国国内已经无粮且四处借粮未遂。冷兵器时代,两军对垒一旦押上举国粮食消耗,军队的会战显而易见就自然升级成为国家之间拼实力,赌国运的终极较量了。

正是这个态势下,赵括来到前线。了解赵括替换廉颇的背景,这涉及着我们客观看待历史而不是成王败寇对人生的基本。赵括执掌帅印,面对即是军中仅有三天存粮的危局。在三天存粮基础上用兵,本身就是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

长平之战战场和秦国、赵国之间的距离(卫星地图)

在这种苛刻和危险态势下,赵括几乎每一次决策,都和秦军,尤其后来的白起的决策针锋相对。秦军为此吃够苦头。被誉为前秦时期的大军事家、军神的白起,也绝无仅有对赵括这个对手予以非常高的评价。官史说赵括无能,老乡们说赵括无能,其实,这也是间接否认了白起的评价。在无人否认白起的军事天才的古往今来,尤其以靠《上下五千年》了解历史的人们,总是有着出人意料的自作聪明。

赵括率领的赵军最后的失败,还是因为断粮,败在粮草!

赵括假设没有替换廉颇,不难想象,三日后,粮绝。饥寒交迫耗了三年的赵军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全军崩溃,投降?被全歼?完全可以想象。可以说,赵军长平大战的失败,最大的责任人,正是历史上享有巨大荣誉的赵国老八路廉颇。

作为优秀的将领,赵括上任随即考察前线、士气,制订采取速战的方针。他在很短的时间(三日粮断的紧迫),替换了附和廉颇的惧战的无能将领,向将士们讲解了大势,分析了赵军优势,进行战前动员。

随后,高挂赵括战旗,赵军开始主动对秦军主力发起进攻。此刻,赵军已经没有粮草且更无后援的粮草了。

主动作战,摆脱坐困危景,和占了粮食、给养绝对优势的秦军速战,把一边倒的局势复杂化随机乱中取胜。这个决策,显示出赵括的将帅素养。当时,因为阏与会战时间不算久远,赵奢赵括父子当年以弱胜强一战击溃秦军的这场大战,对秦军的心理影响非常巨大。

赵括亲自率赵军出击,王龁军团立刻招架不住。初战,秦军败。再战,再败。秦王“急招武安君”。“急招武安君”这个事实,侧面说明,老乡们,历史书上那个“秦国造谣让赵王启用赵括替换廉颇”的故事,明显才是造谣。

秦军的求援,尤其王龁自认屡战屡败不是赵括对手,要求换将的报告,使得秦王不得不“急招武安君”。而长平大战时的秦王,正是历史虚无主义风格的电视剧《芈月传》里,芈月的儿子秦昭襄王。在长平大战爆发前三年,秦昭襄王和范雎发动宫廷政变,宣太后最高权力被夺。和所有政变一样,站队在宣太后一方的芈月嫡系魏冉、白起、司马错、芈戎这四位最能够代表当时秦军最高统帅水平的军队将领,随即被关押、软禁、闲置。

四人之中,魏冉、白起、司马错等,均有统兵灭国的大规模大战的胜绩。其中,司马错年老,百战百胜的军政强人魏冉是宣太后同母异父弟弟。所以,在王龁自认不是赵括对手,长平前线牵涉整个秦国国运的关键时刻,秦王和范锥不得不冒险启用宣太后和魏冉的嫡系亲信,具有卓越军事才华的白起再次执掌重兵。“急招武安君”,这简单的五个字,分析当时秦国错综复杂的政局,可以看出秦王启用白起的无奈与急迫。

长平前线的战报往秦国,再到王龁苦苦支撑赵括的攻击,等到白起率领生力军到达长平前线,这个周期至少应该在一个月。而仅有三天存粮的赵军,在赵括实施主动进攻之后,已经远远超过存粮三天的期限。支撑古往今来的任何战争的第一要素就是粮食,毫无疑问,假设赵括在这一个月内没有粮食来源而靠接手廉颇的“三日存粮”,赵军根本无法给秦王、王龁等带来如此之大的压力。

这些超过“三日存粮”支撑赵军在一个月连续进攻的粮食,其来源很显然,赵军当时连战连胜秦军,取得的战利品。这说明,当时赵括的指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是对比史书数据,很容易得到的客观结论,往往也是被撰写官史的腐儒或者迷信官史的人们忽视的客观结论。

秦王亲自带领范锥,督促全国集中粮食,军械。举国征召十四岁和六十以上的男丁百万之众,用以增援和粮食运输。对长平前线进行后勤给养的总负责。而白起则率领支援的生力军,直奔长平。

百万之众十四到六十的男丁用在后勤,以及坑杀四十万赵卒。这两组数据是很多史料记载出入相对比较小。百万男丁用在后勤,可以支撑最大限度的作战士兵大致在四十万到六十万。换言之,这也是长平前线秦军的一线战兵大致数量。同时,按照赵括开始进攻作战战损,到后来的决战战损,赵军大致一线战兵在八万——十万左右,其余大致三十万主要是后勤。

过于神话秦军的作战能力,其依据大致是《史记》,崇尚法家霸道政改,以及秦兵马俑的出土。此外,正如官史描叙淮海战役,以解放军六十万大胜国军八十万津津乐道以少胜多。这是玩笑。天下战争那有士兵不吃饭的道理?国军八十万包括了后勤,而解放军数以百万计的后勤则没有计算在内。和这个记载几乎一致,赵军的前线战兵,一直和后勤兵被混淆合计成四十万。

这也能够解释,在长平,为什么军队和士兵非常优秀,甚至领先北方游牧民族的赵国军,却不是秦军的对手。同样,在阏与之战里,赵军也是以少胜多,一举击溃秦军主力。两相比较,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赵军在长平前线,确实尽力了。而被坑杀的四十万赵卒,除却部分战兵,绝大多数是没有战场经验的后勤民夫类。在被屠杀的时候,他们绝大多数人,已经被饿得奄奄一息。

在冷兵器时代,搞如此规模的屠杀,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长平之战整体战场全貌(卫星地图)

终于,白起和赵括开始正面碰撞。

长平一代至今可以查阅卫星地图,绝非十面埋伏的地势。整体地形舒缓,宽阔,非常适合冷兵器战争的集团阵型作战,按照官史若干利用地势分割包围,似乎很难成立。孙武在描叙冷兵器时代的用兵基础,有十则围之一说。假设赵括是率领能够忍受饥饿还有战斗力的战兵的大部分出击,很大可能,被白起以十则围之来对付。四十万左右大军以阵型作战,围困了赵括亲自率领的四万左右赵军。

《史记》在描叙长平之战,还有更离谱的白起用两万奇兵断敌粮草,一举扭转乾坤一说。其时,赵军营垒只有装满沙土冒充粮草的沙袋,再无颗粒粮食。白起智商明显高司马迁若干档次,让熟悉赵军军情的白起,干《史记》描叙的事情,可能当时白起绝不会做。所以,这种描叙更不成立。

那么,真正让精锐的赵军赵括军团覆灭的原因是什么?饥饿,断粮。

白起和赵括在长平交手,互相针锋相对。都出奇兵,企图一举致胜。此间,赵括用兵得到了白起的高度认同和佩服。这期间秦军的战损也是非常惊人。

然而,白起毕竟是白起,赵括和白起的交战中没有取到优势。这些作战,一方面损耗赵军极端有限的后勤,同时,也无法在胜仗里得到一点有效的补充。“三日存粮”就像绞索,白起采取正面退让,两翼包抄,避开赵军进攻锋芒,从而把赵括和赵军放进了绞索。

《史记》描叙谱的白起用两万奇兵断敌粮草,不是断粮草,而是断了赵括军团最后的回国之路。饥饿,断粮的赵括军团不仅几乎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而且因为饥饿和战马杀光,也丧失了退却的能力。

在饥饿的将士们胁迫下,赵括不得已只能够选择投降。而作为赵王的亲信,朋友,作为威震秦国的马服君二世,赵括本人肯定不甘于这样窝囊的投降的结局,刚勇的赵括下达投降命令后,随即,率领亲军做了最后的自杀性冲锋。

赵括死了。白起或者惺惺相惜,或者其他原因,派人遍战场寻找赵括尸体,不得。找到赵括用剑和铠甲,白起看着极为伤心,令以衣冠厚葬。取赵括剑自用。史书记载,赵括身材长大,美姿仪,矫健多力,非常具有人格魅力。

随赵括战死,他身后,尚且可以作战的数万将士,和更多被饥饿折磨的将士,以及人数更为庞大的后勤民夫等合计大致四十万,除却不到三百人因为年幼被释放传信,其他均被惨遭坑杀。

最后时刻,赵括率领少量亲军的自杀性冲锋。

战后,白起见秦昭王,两人在议论赵括和长平之战。白起对赵括予以非常高的评价。取得最后胜利的秦昭王,则在这次秦赵两国拼国力、赌国运的大战后,叹息秦国伤亡太大,也对赵括予以非常高的评价——“而赵括死,武安君存,可谓大胜。”

长平之战规模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乃至改写了战国格局和中国后来的历史。然而,关于赵括,在那个时代,甚至于前秦时期的文著,完全找不到贬词。反之,我们在赵括曾经的敌人的交谈里,依稀可以看到赵括的神勇。

赵括一直以这种英雄的形象出现。直到司马迁(当年司马错家族后裔和白起军团军官后裔)写《史记》描叙赵括,赵括开始被冤。其后,汉帝国擅长民间故事的刘向撰写故事会文本《列女传》,通过代言赵括母亲,狠狠损了赵括。

再往后,到明朝,一个愤青学士,对当时朝廷文人相轻与政治打压表示不满,于是码诗一首,其中:

遣使频年赴帝京,

名为计事岂真情。

鄂垣仅有湘南地,

朝野犹夸纸上兵。

这首诗,就是纸上谈兵成语的由来。其意思本来是影射朝野夸夸其谈,勾心斗角,脱离现实的官僚习气。等到《上下五千年》出版,这个本来讥嘲腐儒官僚脱离现实的成语,被某个体制腐儒自作聪明,连带刘向的故事会,整理成一个荒谬的,针对赵括的成语:纸上谈兵。须知,赵括时代还在用竹简,即便非要有一个成语,那也应该是:简上谈兵!

随后,习惯被那个时代垄断的“历史”洗脑的家长们,忙着让孩子去学习《上下五千年》,随后,赵括的名声,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彻底被颠覆了。

其实,很多历史,都是这样。看书吧,多比较着去阅读。

人性崇尚自由。加关注,关注历史,关注文艺。本号为原创公众号,感谢转载,但需注明源出本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