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传海 | 冬至话水饺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冬至将至话水饺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转眼又是一年冬至到。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杜甫诗《小至》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每年“冬至”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论贫富,家家户户都要做顿饺子吃。谚云:“冬至到,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据传,这种习俗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穰东)人,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张仲景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他一到家,就琢磨着找个适当地方,乡亲们医治冻烂的耳朵。若在涅阳治病,东边几个县的人跑路太远,十冬腊月天,最好让周围人都不跑远路。想来想去就叫家人在南阳城东关搭个棚子,盘几口大锅灶。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饺子”,也叫“扁食”。因此,南阳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流传。
张仲景当长沙太守时,十分爱护当地百姓,他弃官还乡后,长沙百姓每年选派人来看他。张仲景病重时,长沙人希望他百年后能葬在长沙。南阳和邓州人却不依,两下为此争吵起来。张仲景解和说:“我忘不了长沙父老情,也舍不下家乡养育恩。等我早晚去世了,你们抬上我的棺材去长沙,灵绳到哪儿断了,就把我埋在哪儿吧”。后来张仲景寿终了,人们只好按张仲景的遗嘱办。两下的人合抬尸棺启程了,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大家就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南阳医圣祠。
张仲景是冬至那天去世的,也是冬至那天舍的“祛寒娇耳汤”。所以人们为纪念他,就在冬至这天包饺子吃,一直沿传到现在。经过岁月的冲刷,“祛寒娇耳汤”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吃了,但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却始终没变,并将饺子演化为广大群众的主要食品,且花样极多,不断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