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秦始皇嬴政重责吕不韦,令其迁往蜀地,吕不韦却服毒自尽

在历史剧《大秦赋》中,为抵抗秦国的进攻,赵国春平君去邀请吕不韦入赵为相,吕不韦明确拒绝。秦始皇嬴政听说此事后,重责吕不韦,令其迁往蜀地。不久,吕不韦服毒自尽。嬴政得知后,悲痛大呼:寡人没让他死,他怎敢死?

在历史上,吕不韦的结局确实是服毒自尽,“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史记》)。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嬴柱正式即位,三天后突然去世,太子嬴子楚继位。

秦王嬴子楚兑现多年前的诺言,封吕不韦为文信侯,任命他为丞相,赐给他河南雒阳(今河南洛阳)十万户为食邑,和他共同治理秦国,“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史记》)。

从此,商人吕不韦成功转型,开始在秦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

公元前247年,秦王嬴子楚去世,谥号庄襄王,太子嬴政即位为秦王,尊吕不韦为相邦,称之为“仲父”。

在古代,称父亲最年长的弟弟为仲父。春秋时期,管仲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

此时嬴政只有十三岁,尚未成年,无法亲自执掌朝政,只能靠吕不韦全面打理。

同时,嬴政的生母赵姬成为太后,拥有很大的权力,例如,同时加盖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可以调动兵马,“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史记》)。

不过,赵姬对朝政既不懂也毫无兴趣。而赵姬本是吕不韦的姬妾,丈夫子楚死后,她耐不住寂寞,和吕不韦旧情复燃,二人常常私会。

因此,吕不韦总揽朝政,主持军政大事,权力达到巅峰。

秦王嬴政一天天长大,太后仍然缠着吕不韦不放。吕不韦不想和太后纠缠,担心事情暴露,给自己带来灾祸,但是又不能得罪太后,于是想了个办法脱身,他把一个名叫嫪毐的假宦官献给赵姬。

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无不无不竞相收养门客。吕不韦觉得秦国如此强大,自己的门客竟没有他们多,因此以优厚的待遇招揽门客,食客人数多达三千,秦朝丞相李斯曾是吕不韦的门客。

吕不韦召集门客编写《吕氏春秋》,内容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此书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以道家学说为基础,博采诸子百家的精华,吕不韦想以此作为统一六国后的治国思想。

公元前244年,秦国发生大饥荒;次年十月,又发生严重的蝗灾,后来又发生了瘟疫。秦国粮食减产,经济陷入困难。"三年......岁大饥。四年......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史记》)

为解决经济上的困境,吕不韦采取措施调动民间财力,规定百姓向官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可换取相应爵位,“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

公元前242年,将军蒙骜率军攻打魏国,攻占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地,共二十座城池,在此地初建东郡。次年,秦军击败韩、魏、赵、卫、楚五国合纵,夺取魏地朝歌、卫地濮阳,将东郡的治所设在濮阳。

东郡靠近齐国,从此,秦国和齐国接壤。东郡位于六国中央,切断了楚国与其他五国的联系,也阻隔了燕、赵与魏、韩的联系,给六国的合纵抗秦以致命一击。

公元前238年四月,二十二岁的秦王嬴政在雍城举行冠礼,太后赵姬的男宠嫪毐发动叛乱,嬴政派兵平定,接着将太后幽禁于雍城。

公元前237年十月,嬴政罢免吕不韦的相邦职位,吕不韦回到封地洛阳。在这一年,嬴政在茅焦的力谏之下,将太后赵姬接回咸阳。

一年多后,各诸侯国纷纷派使者到洛阳,争相邀请吕不韦出山。嬴政听闻后,担心吕不韦叛乱,于是派人赐书信给他,严厉斥责:你有何功劳?秦国封给你河南十万户;你与秦国有何亲缘?寡人称你为仲父;令你与家人迁往蜀地。

吕不韦真的会叛乱吗?当时六国的实力已被大大削弱,远不如秦国,以吕不韦的精明,怎会去六国效力?正如在《大秦赋》中,吕不韦拒绝赵国时所说的:赵国这件货品的成色,难入不韦眼目。

嬴政身为秦王,已经加冠亲政,是秦国名正言顺的最高统治者,怎会担心已被免职的吕不韦叛乱?

首先,吕不韦能力不凡,有声望,有影响力。在吕不韦掌权期间,秦国对外军事行动接连胜利,设置东郡,彻底阻断六国的合纵之路,国内政令严明,百姓安居乐业。

其次,吕不韦为相多年 ,势力盘根错节。嫪毐叛乱,吕不韦难辞其咎,嬴政为何没有立即处置他呢?根据《史记》的记载,嬴政本想诛杀吕不韦,但考虑到他侍奉先王功劳大,而且有很多人为他说请,因而没有处罚,“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说情的人多,恰恰说明吕不韦的势力大。

再者,嬴政加冠亲政后,吕不韦并未及时引咎辞职,归养乡里,而是被嬴政免职还乡。

最后,太后赵姬和嫪毐的私情可能给嬴政的内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使他无法相信吕不韦的忠心。

嬴政三岁时,父亲便逃回咸阳,九岁时才来到咸阳再次见到父亲,六年的时间里,他和母亲在赵国邯郸相依为命,东躲西藏,危险重重,可以说,母亲赵姬是他最信任、最亲近的人。可是这一切都因为嫪毐的出现而变了,太后赵姬竟然和嫪毐这个假宦官生了两儿子,而且嫪毐和赵姬密谋:嬴政死了,让他们的孩子继位,“王即薨,以子为后”(《史记》)。

也许,吕不韦深知与嬴政的关系已经无法挽回,但是除了秦国,吕不韦根本不想去别的地方,可是呆在秦国,又会引起嬴政的猜忌,于是不得不选择自尽,既可消除嬴政的担心,又可保全家人和门客。

公元前235年,文信侯吕不韦在洛阳服毒自尽。

吕不韦的门客将其悄悄安葬,嬴政知道后,严惩其门客,将他们全部流放,“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史记》)。

吕不韦死后,嬴政采用李斯、韩非等人的法家理论,继续推进统一六国的进程,而对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弃而不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