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生问我,海子为什么自杀?

爱过的人    读过的书    经历过的事
成就了当下的你
如果学生问我,海子为什么自杀?
最近,在公众号上发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都是自己喜欢的。有朋友发来对于海子的死的疑问,甚至加上“海子,青少年的反面教材!无视生命,无视社会责任,是一个内心深处缺乏阳光的懦夫。”“一个负面影响太大的诗人。悲哀至极!”
面对这些评价,我沉思了许久。发来信息的朋友是为中学老师,出于自身的职业责任,他不能不考虑诗歌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的影响。这也是最让我忐忑不安的,我的喜好和分享,原来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你能告诉,我怎么回答海子为什么自杀吗。”我深感惶恐不安,因为字字句句的背后是一双一双求知的眼睛。
我给他发了这样的信息“对于没有孤独经验的人,这个问题是回答不清楚的。如果可能,可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哲学方面的书,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死亡对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们没法做这样的引导,还是把疑问留给孩子们去探索为好。”
他又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的学生是中学生。我国中学生因抑郁所致自杀成直线上升趋势,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而在我有限的思考和认识范围内,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它的成因很多。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缺少爱的陪伴,使人长期处于一种感情压抑隔绝的状态,从而引发抑郁症状的出现。由海子的孤独,我想到了人们对孤独和孤单这两个概念之间常常混淆,以至于取代。
“孤单,孤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年轻时,我们面对的更多是缺少爱和陪伴,是孤单,不是孤独。爱和陪伴的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孩子在想啥在干啥想干啥,我们没有用心去感受。我也是孩子的父亲,三岁的孩子都能够完全捕捉到大人对他们的情感,何况中学生?!对于孩子,我们的了解和关爱太少。有些问题我们都没想明白,如何去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呢?!没有思考,他们只能在黑暗的世界里迷茫着。”
其实,我只想说的一点是,是我们没有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引导孩子去思考。我们为什么生?我们如何面对死?我们身体和内心本身潜在的秘密?超我,本我,自我,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内心可能出现的对于现实的心理反应?我们如何面对独处?我们该怎样与他人相处?没有,这些最简单的问题,我们很少去思考,这是我们的缺失。同时,面对现实,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在秉持自己的良知在思考呢?!
“未知生,焉知死”,我们的生命哲学这一课始终是缺失的,更妄论我们对心理的关注和教育了。我看到过一组中学生写的关于孤独的诗,有的写自己的感悟,有的充满疑问,有的书写体验……读后让人感慨良多,起码出题的老师已经在做启发学生去认识孤独的路上。其中一首,对孤独的认识的体会已经超过了一般人。
这种对“孤独”的思考,通过诗歌的语言展现在我们眼前。对这样一个内心的状态,他始终抱有一种求索的态度。虽然他没有告诉结论,但诗歌的最后一节,却深刻的指出了一个普适性的哲思。我们只有经历过了,才能真正懂的。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要引导好这些孩子们思考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思考明白,同时认清问题的价值意义所在。
当下,我们基本上进入一个知识信息平等的社会,很难有绝对的我们关注而孩子不了解的。对于处于求知欲最甚的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我们在合适的时机将这些带有根本性的宏大的问题抛出来,好过被逼无奈的回答。而这些问题,有标准答案吗?从来都没有。所以,引导他们读书学习思考,进而建立起自己的对世界对生命对人生对自己对义利的看法,不是很好吗?

世界在变化,我们也在改变,一些亘古不变的疑问一直盘旋在人类的头顶。关于死亡和孤独的问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一直伴随着人类,引发许多伟大的头脑去思考。我们能给孩子们做的,就是把这些思想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引导他们深入去思考探索,找到自己精神的引路人。

诚然,我们平凡地活着,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思想家。但,这些问题的思考起码可以引发我们去思索。当我们劳累时,当我们孤独时,我们还可以仰望星空,梦想诗和远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