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警惕“标签式教育”

人都喜欢打标签,这是大脑的运行机制决定的,大脑为了省事,节省有限的认知资源,所以喜欢给别人或者其它东西打上标签,方便我们分类管理,区别对待。

如果父母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就将“打标签”这一套做法,应用到子女教育上,那么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成了“标签式教育”。

有的宝宝手上有东西,别人一拿走就哭,父母就打上“脾气不好”的标签;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父母就打上“自私”的标签;孩子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父母就打上“怕生”、“害羞”的标签……

如果父母像上面这样为了省事,不去探究孩子如此表现的真正原因,不愿意费劲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打个标签就以为自己找到问题了,就很容易带着标签眼镜看孩子,一个问题小孩就这样被塑造出来了。

其实孩子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很多表现是非常正常的,比如几个月的婴儿,饿了不舒服了就嚎啕大哭,这都是正常的生理需求,他们又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但是大人如果又开始在旁边碎碎念:这孩子怎么那么难带,怎么那么容易哭,这种负面的语言,无形中就会塑造孩子的性格、信念,而父母却浑然不知。

父母莫要胡乱给孩子打标签,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力,而标签只会让孩子往父母嘴中的形象发展。

《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包含几百名学生的研究,研究人员给这些学生布置了十道非常难的非语言型的智商测试题。当这些学生完成之后,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的赞扬方式,第一组学生听到的话是:“哇,你做对了 8 道题。这个成绩非常棒,你在这方面非常聪明。”第二组学生听到的话是:“哇,你做对了 8 道题。你一定非常努力。”

这两组学生听到的赞扬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区别在于第一组学生被赞扬其天赋不错,第二组学生被赞扬其很努力,这两种不同的赞扬方式,让这两组学生产生了不同的表现。

第一组学生表现出了所有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拥有的特征:当研究人员让这些学生选择的时候,“他们对有挑战性、可以让他们从中学习的新任务表示拒绝。他们不想做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缺点的事,以避免别人对他们的才能提出质疑。”

而第二组学生的表现则让人大吃一惊,“有 90% 的人希望挑战可以让他们学到新知识的新任务”。但是当你给这些学生打上“努力”、“勤奋”的标签之后,其实“潜标签”就是说这些学生并不聪明,所以当研究人员再给第二组学生布置一些新的难题,他们完成得都不太好。

从这个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你给孩子打上了不同的标签,比如“聪明”或者“努力”,孩子的发展完全是不同的走向,也就是说,错误的标签,很可能让孩子表现得更加差劲。虽然在这个研究里,正面标签让一个孩子表现得更好,但是正面标签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因为你肯定了一个标签A(例如“努力”),其实也否定了与标签A相对应的标签B(例如“聪明”),相当于孩子接收到的标签等于“标签A+负标签B”,即“努力”+“不聪明”。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只要打正面标签就没事,实质上依然有不少的风险。

更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胡乱给孩子打各种各样的标签,而是培养他们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一个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会认为包括能力、才智在内的各种特质,都可以通过努力而变得更好(成长),所以这样的孩子,即使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亦能够坚持更久并秉持乐观的态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