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苏记】广东惠州朝云墓:最合东坡(下)

从外观看上去,六如亭乃新近翻建者,邹永祥等撰的《惠州文物志》上说:“历代都有维修。现在的四柱四角砖瓦亭为民国35年(1946)建,1984年8月修理;于此同时,朝云墓亦仿宋墓式样重修。”然小亭的前立柱上依然刻着嘉庆年间林绍龙集《金刚经》句之联: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泡如影。

朝云

正如东坡所言,早年朝云不识字,后来朝云跟随比丘尼义冲学习佛法,渐渐能够读佛经,故其去世前诵读了《金刚经》中的四句偈。正是这个缘故,林兆龙集句成联。小亭另一侧所撰联出自清末陈维之手:

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

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

朝云墓形制

刻石墙

小亭之后就是朝云墓,该墓依山而建,墓碑上刻着“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书写人是大书法家伊秉绶。墓的右侧还有一块碑墙,上嵌四块刻石,上面分别刻着苏轼所撰,伊秉绶所书朝云墓志铭,以及惠州府重修朝云墓碑,另外还有朝云侧身线描像。

六如亭外观

朝云墓能够保留到今天,当然与历代的维护有直接关系。绍圣四年,东坡由惠州又被贬到了儋州,当时只有幼子苏过随行,其家人大多留在了惠州,当时王朝云墓有家人维护。元丰三年十月,东坡遇赦北还,朝云墓就无人照看了。洪迈在《夷坚甲志》中写道:“绍兴二年,虔寇谢达陷惠州,民居官舍,焚荡无遗,独留东坡白鹤故居,并率其徒葺治六如亭,烹羊致奠而去。”

六如亭楹联

南宋初年,江西赣州强盗谢达攻占惠州,惠州城内的房屋无论官私,几乎全被焚毁,但是东坡在惠州的故居却保留了下来。更为难得的是,谢达带领人前来孤山重修六如亭,并且在亭前祭奠朝云。一位强盗尚且能如此,这足可见东坡的影响力何等之大。清陈澧所填《八声甘州》词序中写道:“惠阳朝云墓,每岁清明,倾城士女,酹酒罗拜。坡公诗云:‘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余谓朝云倘随坡公仙去,转不如死葬丰湖耳。”

亭中望

在清中晚期时,清明时惠州很多人都来祭奠朝云,陈澧感慨说朝云墓如果迁走与东坡同葬,远不如葬在这里能受到这么多人的怀念。

东坡遇赦匆匆北归,后意外病逝在常州,不知他生前是否想过把朝云墓迁到家族墓中。对于朝云仅一人始终长眠于惠州孤山上,后人也有一些看法。比如明张萱在《吊朝云用岱瞻明府韵》一诗中写道:“君不闻死同穴兮生异谷,温柔乡是迷香窟。浮花浪蕊何烨烨,安得余香长不灭。前身曾遏楚襄王,阳台一别无消息。嗟尔芳魂虽侍妾,得侍东坡情自别。生钱塘兮方待年,来惠州西湖兮遽永诀。栖禅寺即六如塔,何必首丘寻故宅。始信红颜真薄命,信根净业皆前定。”

六如亭匾

中国人讲究死而同穴,但因各种原因,朝云与东坡不能同葬一处,以致张萱感慨说红颜薄命,一切皆前生注定。但是假如朝云没有嫁给东坡,世人会知道这位不识字的女子吗?这正如潘耒在诗中的所言:“佳丽人多有,坡公妾独传。乐饥堪伴谪,离垢欲通禅。魄化兹山上,魂归何处天。纤纤湖上月,犹似照婵娟。”

天下的漂亮女子太多了,后世能知几人之名呢?然人们都知道东坡有位妾叫王朝云,幸与不幸,恐怕不能从一个角度来下断语。清何绛在诗中说:“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

宋朝的皇陵都已荡然无存了,但朝云墓却始终得到人们的维护,以至于何绛感慨嫁给著名的文人,其身后的境遇甚至超过了嫁给帝王。朝云是否在意这一点,我当然找不到相应的史料,但是她能坚持陪伴东坡来到贬地,可见她对东坡是真爱。

朝云安葬后的第三日夜间突然狂风下雨,转天发现在栖禅寺东南有五个巨人脚印,东坡带着苏过前来查看,而后东坡在栖禅寺做佛事,来追悼朝云,同时东坡作了《惠州荐朝云疏》,他在该疏中写道:

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死之言,欲托栖禅之下。故营幽室,以掩微躯。方负浼渎精蓝之愆,又虞惊触神祗之罪。而既葬三日,风雨之余,灵迹五踪,道路皆见。是知佛慈之广大,不择众生之细微。敢荐丹诚,躬修法会。伏愿山中一草一木,皆被佛光;今夜少香少花,遍周法界。湖山安吉,坟墓永坚。接引亡魂,早生净土。不论幽显,凡在见闻。俱证无上之菩提,永脱三界之火宅。

东坡感念朝云能够陪伴他来到这蛮荒之地,他夸赞朝云一生辛勤,同时也讲到了葬之三日后出现巨人脚印之事,由此说明了朝云的真心人神共鉴。

关于栖禅寺所在的位置,按照史料所载,其就处在六如亭侧。而今这里已经没有了任何寺庙的痕迹,但在明代时该寺仍然存在。明黄瑜《双槐岁抄》转载了孙蕡《集句诗序》中的所言,孙蕡称他夜晚信在了栖禅寺,他晚上在院中观看刻石:“篝灯读之,字体流丽飞动,仿卫夫人书法,诗十首,皆集古语。惊曰:此非仙语,乃人间意态也。欲谛视,灯为风灭,月亦烟晦,林木浙沥作山鬼声。余毛发森竖,即还卧。”

六如亭侧空地

正当孙蕡看的入神时,忽然间来了一阵风吹灭了他手上的灯,同时树林中有声音像鬼哭,吓的孙蕡毛发倒竖,他立即跑回房间躺在床上,当晚做了一梦:“梦一美人,衣红绡,系荷丝裙,从花阴中来。年可念六七,奇葩逸丽,光夺人目,风鬟雾鬓,飒然凄冷,殊不类人世中所见者。仿佛若有金支翠蕤,导从前后。隔竹先闻歌声,似吴人语。余侧足倾耳,竦身听之,悠扬宛转,欲断还续。”

栖禅寺旧址

孙蕡详细描述了梦到的美人光彩动人的容貌与衣装,同时还听到此美人用吴语唱歌。后来此女跟孙蕡说:“谓余曰:‘妾钱塘歌者,眉山苏公妾也。’言讫不见,余亦惊觉。询之寺僧,则曰寺南有王氏朝云之墓,今数百年矣,或其余魄也耶?”

这位美人自称原本是杭州歌女,后来做了东坡妾。显然这就是朝云,说完之后美人就不见了,孙蕡也吓醒了,他立即向栖禅寺僧了解情况,僧人告诉他寺的南边就是朝云墓。孙蕡怀疑他梦中所见乃是朝云的魂魄。

东坡书迹

东坡书法简介

东坡书法刻石

而今朝云墓的南侧确实有一块空地,而今那里建成了刻石墙,起手一块刻着“东坡书迹”,之后的一块则为前言,上面谈到苏轼乃是北宋四大书家之一,为纪念苏东坡,当地的东坡纪念馆特意建此刻石墙。此处所刊刻者均为东坡的书迹,将一处禅寺遗迹变成东坡书法墙,这是个不错的创意。

向上是东坡纪念馆

向下看到仿古房屋

而后我到山顶参观了东坡纪念馆,纪念馆处在孤山顶上。拍照完毕后,无意间看到后方山脚下有一处仿古建筑,沿路下行前去观看,走到这处建筑的后墙时看到了“朝云书舍”的招牌。将朝云与书店连在一起,这是个不错的创意。

朝云书舍

大型四合院

我从后门穿入,于此见到一个大型的四合院,此院左侧的一排房就是我看到的朝云书舍,其门楣上挂着“王朝云主题书舍”的匾额,而下方又有一匾“痕迹书局掌灯惠州”。

书舍全称

书舍另一匾额

书吧形式

走入店中,这里是书吧布局,正前方的影壁上写着“唯有朝云能识我”,下面则记载着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掌故。朝云没有作品流传下来,这位书吧的经营者却对朝云如此热爱,令我感慨不已。

朝云与东坡著名的段子

古书叶子卷成卷

应该是朝云画像

我在店内浏览一番,看到了影印复制的宋版《锦绣万花谷》的散页,这些散页十余张捆为一捆,不清楚买去有何用。

与东坡有关的书

惠州的王朝云

如是皂

书吧的另一侧布置成了展台的模样,货架上写着大字“天下的苏东坡,惠州的王朝云”,看来惠州人民将朝云视为自己的。

文创品之一

文创品之二

参观完书房,在院内游览一圈,看到其中一间名为“东坡食街”,进内探看一番,未曾发现以朝云之名命名的食品。朝云去世后,东坡只能让儿子苏过照顾他,想来苏过不会像朝云那样细心。当时东坡有怎样的想法,后人只能靠他的一些诗作来猜测,但还是有人感慨于朝云没有迁葬到苏氏墓园,比如宋湘在诗中写道:“一骨何难共北归,东坡心事太深微。只今大圣东南塔,零落寒灯蝙蝠飞。”

书吧对面的喝茶处

东坡膳食馆

东坡食街

看来宋湘也在揣测东坡是怎么想的,其实这件事转念思之,这都是东坡的家事,乃是其私人问题,后人为什么要操这么多心呢?我突然想到了在书吧内看到的那句话,惠州人已然把朝云视为家人,朝云不仅仅是东坡的,也是大家的了。

(0)

相关推荐

  • 又是一年清明至

    又是清明. 以往此时,我总会提醒我的学生们去惠州西湖走走,去看看孤山之上的那个女子,那个在苏轼最艰苦的时候一直陪在他身边而最后就长眠于此的女子--王朝云. 我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了王朝云与苏轼的故事,然 ...

  • 大江东去,留下一腔情深

    思悠悠,恨悠悠,此生此情几时休?纵观古今文人的许多爱情故事,感天动地,风流千古.唐宋五位诗人词家李商隐.苏轼.柳永.李清照.陆游.朱淑真,更堪称令人驰魂宕魄的旷世情种,他(她)们留下的篇篇爱情绝唱,成 ...

  • 苏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看到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会努力地靠近你,透过烟雾,看到你内心的火焰,对苏轼来说,那个人名叫王朝云. 那日,苏轼与几位好友西湖游玩,宴饮时招来歌姬助兴,一曲舞罢,歌女入座侍 ...

  • 苏轼一生三位爱人,最爱的不是《江城子》让他“年年肠断”王弗

    作为世界级的文豪,苏东坡的感情生活也是丰富的.他一生有三位爱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这三位女性相继伴随他走过风雨一生. 不思量,自难忘 宋至和元年(1054年),十六岁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轼.她是 ...

  • 传诵千年的爱情

     王朝云,在苏东坡人生低谷给与陪伴的女人,不知是否是苏轼最爱的那个女人,但在苏轼心中占有无法言说的重要地位.相比于王弗.王闰之在生活上的细心体贴,王朝云应该是苏轼在精神方面的慰藉,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

  • 李木生:在苏轼为王朝云所写文字中

    苏轼为王朝云写下如许多的文字,在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十分罕见的.王朝云.苏东坡,都因为有了对方而成为幸运的人--尽管生途维艰.沟坎密布--因为这些文字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而他们化在生命中的相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韦力撰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觅苏记】广东惠州朝云墓:最合东坡(上)

    熙宁七年,东坡37岁时,在这年的九月,纳王朝云为侍妾,这年朝云12岁.关于王朝云的身世,孔凡礼所著<苏轼年谱>中说:"<燕石斋补>谓朝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纳为常侍 ...

  • 【觅苏记】镇江金山寺:佛印留带(下)

    元丰八年七月,东坡过润州,准备到金山寺拜访佛印,以答谢对方帮其买地之情.<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七中载:"<僧宝传>云:东坡元丰末年,得请归耕阳羡,舟次瓜步,以书抵金 ...

  • 【觅苏记】开封府:聪敏愚直(下)

    宋英宗治平二年正月,凤翔任期结束后,苏轼又回到东京,朝廷命其转任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皇子时就已闻苏轼之名,所以他想遵循唐朝之令,召苏轼入翰林知制诰.但宰相韩琦不赞同,<宋史·苏轼传>中载有 ...

  • 【觅苏记】开封金明池:高处之寒(下)

    另外,董敦逸指责苏轼.苏辙结党营私,拉很多亲朋同乡入朝任职:"臣近具奏,乞减杀川人太盛之势,及乞广为体访等事,已尘圣览,今采众言,有合开陈下项.一.访闻苏轼.苏辙.范百禄辈,各有奏举,及主张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觅苏记】广东惠州:丰湖书院、苏东坡纪念馆、鳄湖:食美念生(下)

    广场之后有一座小山,此乃惠州孤山,沿着台阶上行,登孤山顶,该处建有东坡纪念馆.按照吴定贤所写<千秋留胜迹,万古仰高风--东坡纪念馆的创建和影响>一文中所载,该馆于1983年春季揭幕开馆,此 ...

  • 【觅苏记】广东惠州白鹤峰故居:营建新居(下)

    白鹤峰看上去有二十多米高,沿江的一面被切削成直壁,且搭起了围墙,因为四周没有遮挡,所以这座小山峰看上去颇为巍峨.山门入口处有一片平地,沿墙的一面有平面图,然其称为"惠州苏东坡祠参观指引&qu ...

  • 【觅苏记】广东惠州白鹤峰故居:营建新居(上)

    绍圣三年正月,程之才调离广东,没有了程的庇护,惠州一些官员对东坡的态度迅速冷淡了下来.东坡觉得不能在合江楼再住下去,何况此前他听闻到皇帝已经明确地称"元祐臣僚,一律不赦",这让东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