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十一)

  三月,乙亥晦,日有食之。
  夏,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半民:募民实边政策既解决了边境的充实问题,比如军队、军粮等,也可以解决人口增长造成的土地兼并问题,是晁错相关建议的具体化。但实施中,肯定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果想落实的好,细致深入的工作必须做好才行。
  主父偃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桀(豪强),并兼之家(富户),乱众之民(不安分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上从之,徙郡国豪杰及訾(资材)三百万以上于茂陵。

半民:募民徙陵是自高祖长陵以来就实行的制度,当初迁徙关东大户于长安,既弥补了秦末动乱造成的关内人口的不足,又削弱了传统旧贵族势力,动摇其根本,是个不错的政策。但随着天下承平太久,这一政策实行的必要性就降低了。首先关内土地贫瘠,人口承载能力有限,也缺乏压制旧贵族的动力,要知道,豪强到哪儿都是豪强,而六国贵族离开自己本土自然能力就被削弱。因而这其实是帝王自己的“面子工程”,比起不得已为国家的募民实边,弊大于利。故这一政策值得推敲。
  轵(地名,在河南)人郭解,关东大侠也,亦在徙中。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符合标准)徙。”上曰:“解,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能让将军为他说话)”卒徙解家。解平生睚眦杀人甚众,上闻之,下吏捕治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赞誉)郭解,生曰:“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郭解的门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族灭)郭解。

半民:《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郭解这样的“侠”因为人家瞪他一眼就要杀人,其实只是有着“侠”的暴戾的外壳,并非急人所难,救人于困,除暴扶弱“侠之小者,为友为邻”的人,更不是郭靖那样的勇于为国牺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班固曰: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等级),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非分之想)。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桓、文之后,大夫世权(掌权),陪臣执命(家臣执行政令)。陵夷(以下待上的形势)至于战国,合从连衡,繇(由)是列国公子,魏人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借王族公权势力)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门客被以礼相待)。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不顾国家、君主),以周(周济)穷交魏齐之厄(因为得罪秦相范睢而走投无路的魏齐);信陵无忌,窃符矫命(窃符救赵),戮将(信陵君杀魏主将晋鄙而多其君)专师,以赴平原之急(救平原之急,即救赵);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扼腕而游谈者,以四豪为称首(这样的人却因此扬名)。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矣(形成了背叛国家而竟为私利的社会舆论氛围,奉公守法精神反倒被废弃)。及至汉兴,禁网疏阔(法网宽松),未知匡改(纠正此种风气)也。是故代相陈豨从车千乘(陈豨赴京,宾客千乘而随),而吴濞、淮南皆招客(门客)以千数。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属竞逐于京师,布衣游侠剧孟、郭解之徒驰骛(驰骋纵横)于阎闾(里巷)、权行州域(横行州郡)。力折(折服)公侯,众庶荣其名迹(百姓以此为荣),觊而慕之。虽其陷于刑辟,自与杀身成名(虽然人死都能名显),若季路、仇牧(宋国大夫,中国忠义传统的最佳楷模),死而不悔。故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君主丧失原则,百姓离心离德)。”非明王在上,示之以好恶,齐(约束)之以礼法,民曷由知禁而反正(百姓怎么能知道啥是禁止的,啥是该做的)乎!古之正法:五伯(霸),三王之罪人也;而六国,五伯之罪人也。夫四豪(战国四公子)者,又六国之罪人也(王权解钮,逐层下移)。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以个人凌驾公权,罪不容诛)。观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自夸),亦皆有绝异之姿。惜乎,不入于道德(大的道德),苟放纵于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

半民:班固这段话分析了侠客形成的社会原因:王权逐渐下移,百姓离心离德,个体因为不能得到保护,只有依靠这些有“绝异之姿”的人扶危济困,既然得到了保护,他们的声望势必提升到大于不能保护他们的“国家”,从而蔚然成风,终成主流。但这毕竟是“乱世”的产物,一旦进入大一统的“治世”之时,此种风气势必影响国家一统,影响民众正常的生活,反倒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了。故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所以,历史规律,此一时彼一时也,没有对错,只有适合。班固的“惜乎,不入于道德,苟放纵于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显然是一直认为着他们(游侠)是错误,这种看法有点“刻舟求剑”。郭解权倾诸侯,不利国家,那么身处乱世的急需救助的“弱者”,国家不能保护,谁来保护呢?

荀悦论曰:世有三游,德(公德)之贼(敌人)也:一曰游侠,二曰游说,三曰游行。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树立气势,作威作福,结交私人,称强于世),谓之游侠;饰辩辞,设诈谋,驰逐于天下以要(操纵)时势者,谓之游说;色(脸色)取仁以合(和颜悦色迎合)时好,连党类(勾结同党同类),立虚誉以为权利(树立虚名获取权力)者,谓之游行。此三者,乱之所由生(祸乱的源头)也;伤道害德,败法惑世(败坏法度,迷惑当世),先王之所慎也。国有四民(士农工商),各修其业。不由四民之业者,谓之奸民。奸民不生,王道乃成。

半民:荀悦看来比班固还要激烈。
  凡此三游之作(活动),生于季(末世)世,周、秦之末尤甚焉。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纲纪驰废;以毁誉(舆论的褒贬)为荣辱(荣辱的依据),不核(核查)其真;以爱憎(个人的爱憎)为利害,不论(考虑)其实;以喜怒为赏罚(赏罚依据),不察其理。上下相冒(冒犯),万事乖错(混乱),是以(因此)言论者计薄厚(发表言论的标准是和自己的亲属关系)而吐辞,选举(推举用人)者度亲疏而举笔,善恶谬于众声(众人的舆论),功罪乱于王法(平定功过,不依国法)。然则利不可以义求,害不可以道(道德)避也。是以君子犯礼,小人犯法,奔走驰骋,越职僭度,饰华废实(追求浮华,丢掉实际),竞趣(趋)时利。简(减损)父兄之尊而崇(提升)宾客之礼,薄(轻视)骨肉之恩而笃(笃信)朋友之爱,忘修身之道而求众人之誉(不修身而求虚誉),割衣食之业以供飨宴之好,苞苴(馈赠)盈于门庭,聘问交于道路,书记繁于公文,私务众于官事(私事重于公务),于是流俗成而正道坏矣。是以圣王在上,经国序民(治国理民),正其制度;善恶要(取决)于功罪而不淫(被干扰)于毁誉,听其言而责其事,举其名而指其实(名实相副)。故实不应其声者谓之虚(言行不一),情不覆其貌者谓之伪(表里不一),毁誉失其真者谓之诬(毁誉失真),言事失其类者谓之罔。虚伪之行不得设,诬罔之辞不得行,有罪恶者无侥幸,无罪过者不忧惧,请谒无所行(请托碰壁),货赂无所用(贿赂无用),息华文,去浮辞,禁伪辩,绝淫智,放(放弃)百家之纷乱,壹(统一)圣人之至道,养之以仁惠,文之以礼乐,则风俗定而大化成矣。

半民:国家治世之时,当然会三游不生,然而把乱世之源归结为三游,岂不是本末倒置。

(0)

相关推荐

  • 郭解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刘彻下旨让天下富户迁往茂陵居住.卫青连忙出列说:"河内郭解也在其中,这人家贫不算富户,是否能够免除!"刘彻冷冷说道:"此人一介布衣也能让你来说情可见 ...

  • 两汉时期的游侠

    中国人对侠怀有敬畏与向往,不管是"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还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都是对于侠的一种描述.正如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十)

    (十) 夏,四月,留将军邓满(人名)守(围困)巨鹿.进军邯郸,连战,破之.郎乃使其谏大夫杜威(人名)请降.威雅称郎实成帝遗体(遗留的孩子),秀曰:"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得(就算成帝复生,照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十二)

    (十二) 更始遣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将兵万馀人徇蜀.汉.公孙述遣其弟恢击宝.忠于绵竹,大破走之.述遂自立为蜀王,都成都,民.夷皆附之(蜀地汉.夷都归附他). 冬,更始遣中郎将归德侯飒(刘飒).大司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十二)

    [7] 燕王定国与父康王姬奸:夺弟妻为姬.杀肥如令郢{yǐng}人,郢人兄弟上书告之,主父偃从中发其事.公卿请诛定国,上许之.定国自杀,国除.[文帝初,王泽始封于燕,传子康王嘉:文帝九年,嘉薨,定国嗣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十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 (十三) 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于单为涉安侯,数月而卒. 初,匈奴降者言:"月氏(音:肉汁)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音:默读)攻破之.老上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六》(六)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六> (六) 及昌邑王废,霍光与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未定(立谁呢).丙吉奏记(上书)光曰:"将军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属,任(担任)天下之寄(寄托).孝昭皇帝早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 (三) 建昭元年癸未,春,正月,戊辰,陨石于梁(梁国).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冬,河间王元坐贼杀不辜(残害无辜)废,迁房陵. 罢孝文太后(汉文帝刘恒母薄太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一)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 (一)   孝殇皇帝 延平元年  丙午 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主持政务).太后以帝在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欲令重臣居禁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二)

    汉孝安皇帝上 永初元年  丁未 春,正月,癸酉朔,赦天下. 蜀郡徼外羌内属(羌人内附汉朝). 二月,丁卯,分清河国封帝弟(汉安帝的弟弟)常保为广川王. 庚午,司徒梁鲔薨. 三月,癸酉,日有食之. 己卯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三)

    孝安皇帝  永初二年  戊申 春,正月,邓骘至汉阳:诸郡兵未至(大军没集中),钟羌数千人击败骘军于冀西,杀千馀人.梁慬还,至敦煌,逆诏(迎接诏书)慬留为诸军援(留下作为诸军的后援).慬至张掖,破诸羌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