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校门后的小村馆
来源:现代散文网
其他平台转载请标注作者和来源
校门后的小村馆
作者:武微波
“晚上一块吃饭去不?”
“哪家?”
“就那家小村馆。”
“好!”
每当到了周五下午最后一堂课后或是双休日傍晚时分,便能经常听见周围同学类似上述的对话。尤其是月初,有事没事兜里有俩钱,几人便来这里撮一顿!
小村馆位于三环路边上的村中,距离我的学校算不上远,但也不是很近。若要抄近道须得穿过学校后门,越过三环桥沿着小路向东走上二里就能到这儿。
饭馆其实就是由村中自家平房改建而成。因为这里位置较为偏僻房租便宜许多,不少农民工们都选择租住村里,白天往往沉闷安静的村子,随着夜色降临,他们收工吃饭,我们放学聚餐,村子就开始变得尤为热闹起来。究其根本大伙之所以来这里吃饭,主要还是量大实惠缘故,完全满足青年人和农民工的饭量和预算。
小村馆不止一家,许多村民或是将房子改装成饭馆,或是批发些东西摇身变成日用品超市等。店名大多都是在“饭馆”前加上老板本人的姓名即可,简单方便易寻找。我常去的那家村馆住着祖孙三代人,一楼负责经营饭馆,二楼则用来日常居住。中年夫妻二人负责洗菜炒菜,二老主要工作是报菜、传菜。小孙子、孙女两人年纪相仿,好动贪玩,有时在大厅里追逐嬉笑,就会听见在后厨的中年男子炸雷般大吼一声,俩孩子随即蔫儿似的耷拉着小脑袋缩在角落旁看着周围食客吃饭,又或者去帮爷爷奶奶盛米饭。过了一会奶奶悄悄走过来摸摸俩人小圆脑袋示意让他们出去玩吧,于是姐弟俩又蹦着跳着出门耍了。这一幕像极了我的儿时。
立夏后的有段时间,天天下完晚自习后和朋友两三人出门散步,绕着学校走一大圈吹吹晚风赏赏邻校的风景,回来时路过小村馆,饿了就进去加顿餐。两瓶冰啤酒,三道菜,四碗米饭,饭若是不够免费再添!
店里炒的都是家常菜,凉菜中属香菜牛肉片最佳,给我的印象也最为深刻。做法简单,味道却极好吃。在切好的牛肉上加上香菜,添些麻油、碎花生搅拌后即可上桌,夏夜里有此菜作为下酒菜,当真幸福!
鱼香肉丝也是本店的绝活!我在很多地方都曾吃过鱼香肉丝,菜虽寻常可见但实际味道参差不齐,真正做到最佳的便是本店。单点一份是绝对不足以满足大伙食欲的,起码两份才够分的!
包间原本是一间约十几平米的小卧室,屋内中间摆张大圆桌,加些椅子就成了。人多时大家聚在这屋吃吃喝喝,谈天说地,菜一上桌立马结束话题先吃菜再说。只见十来双筷子下箸再经转盘轮一圈,菜盘基本就见底了。嘴馋的甚至连菜汤都不放过,倒入自己碗中泡饭吃。等到结账时桌上往往一片杯盘狼藉,盘里碗里空空如也。大伙踏着月色归去,路上少有车辆来往,几个人打着饱嗝醉醺醺地并排走着。三环路旁便是铁轨,有时“吭哧吭哧”从不远处传来火车经过的声音,不知道一扇扇明亮的车窗内坐的是归人还是过客?
这一刻醉眼朦胧,抬头望着天上阴晴圆缺的月亮隐隐约约参悟到了古人的“异乡思情”。
有一回一舍友喝的烂醉,付完帐后四个人轮流背着扶着他走到半路实在精疲力竭,最后没法子只得叫人骑电车接回去,事后聊起来这位舍友也觉得不好意思。
临实习前,邀洛阳好友裴同学到小村馆一聚,没成想偶遇另一桌朋友也在此吃饭索性坐一块图个热闹。桌上大家借着酒兴畅所欲言,小雪节气晚上天正凉,却吃的浑身冒热汗。裴同学几轮推杯换盏后不胜酒力,饭没吃完便趴在桌上宣布“投降”,深夜回去后抱着垃圾桶吐了好几回。我本喝的不多,返校路上经冷风一吹脑袋发胀,摇摇晃晃慢悠悠地回到寝室上床后一翻身就睡着了,第二天听舍友们说起那晚我打呼噜震天响,睡眠质量颇好。
今年是走出校园,踏入职场的第一年。大伙也都由一名学生转变成为一名职业人,每个人都开始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奔波忙碌。晚上出门散步时途经门口饭馆透过玻璃瞧见几位年轻学生围坐一桌谈笑风生,扑面而来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一下子勾起我对小村馆的无限怀念。
不只是小村馆,还有的是后门那条小路上一行人来来往往踩过的痕迹和回不去的大学时光……
作者简介: 武微波,职场新人,喜欢文字和摄影
【现代散文网】
欢迎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