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Souls) —— 对所有茫然无措的真挚讴歌
首先感谢皮克斯,在年底送上挽救了一整年低迷大银幕观影体验的巨作。
Thinking Self(思考性自我 )V.S. Observing Self (观察性自我)
贯穿全片的核心思考,来自于这样一个问题:“生命的火花是什么?”
出于惯常的做题家思路,不管是G老师还是2同学都把这个问题的答案等同于“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或者“我这辈子注定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明线是,2同学因为没有答案,而面对生活的机会逡巡而不敢进,犹疑而彷徨。
暗线是,G老师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人生是一场华丽的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演出“,但是却在演出后怅然若失,难见始终。
做题家思维,就是ACT里常说的,Thinking Self。
在我们已知的时间里,所有的事物都是线性向前发展的。重点在到达之前不可得见,也无从预测。对抗生活的不可预测性无异于对抗地心引力一样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Thinking Self在问题解决时固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如果只是把生活当作一个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久了之后势必会像缘木求鱼一般的把自己变成了一台“人形自走问题解决机”。
这个世界上对的事情有很多,不算太错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如果强行一定要选出一个最优解,一次两次也许可以,在人生的漫漫长河里,终究是人力不能及的。
更大的问题是,思考的自我常常不在当下。向后看时,往往是无法回避的悔恨;向前看时,又往往是无处确认的担忧。
迷失在过去与未来中,却始终没有活在当下,直到上一个当下变成了值得悔恨的过去,又开始为下一个还没到来的当下担心不已。
我们的教育体系,在最初的十几年里,有过度强调思考和统一答案的嫌疑。这样固然能够培养出一些回答切题的小作者,但是当他们需要面对人生这样一个纯粹开放命题,不限格式,不限字数,不限问题,甚至连评判标准也没有的最终问题时,往往会执着于思考标准答案和解题思路。
遗憾的是,生活非但没有标准答案,很多时候连参考答案和基本动机也没有。
有人当街突然打了你一拳,你很少去思考为什么,生活中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却总听到有人追着我问,你觉得是不是我之前有什么事情做得有问题?是不是有更好的做法?
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是不和当下的生活结合,又怎么在生活中应用它呢?
而电影里说的火花,就是Observing Self。它始终好奇,永不倦怠,一直观察。它不会沮丧,因为沮丧是对于预期未能达到的判断,而你在观察而非思考时,是不会有预期的。它是对于事实的观察描述而非评判。它就是正念。
老G觉得一场重要的演出是能够改变他的人生的,而事实是他在台上的忘我地表演后,生活也并没有即刻有翻天覆地的不同。
自始至终,引导他激情和好奇的是他自己的投入与忘我。
如果他当年走进的不是一个爵士乐俱乐部,而是一个交响乐厅,我相信他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钢琴师。
我们往往以为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标准是人生的终极课题,认为只要做到了某件事情就可以永远的感到幸福,充实与忘我。所以我们人为的给自己设置关卡,升初中,升高中,升大学,升研究生,找工作……这样的追逐永无止息,令人绝望。
不但如此,我们在遇到达不到预期的情况时,就非黑即白地认为达不到这个标准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而真正的生活或真正人生的意义其实一直都在你身边,只是你开车开出了隧道视觉,连副驾驶坐了谁也看不到了。即使幸运地到达了终点,也没办法真的认可、享受与赞赏那个火花迸发瞬间的自己。
一直在走,就会忘记怎么停下来。
小2觉得未来太可怕了,意义哪有那么容易找到,所以她持续拒绝开始生活,直到找到意义。
久而久之,失望变成绝望,变成抵抗,变成玩世不恭。
有些讽刺的是,尽管她有全世界最好的老师,但她的问题恰恰不是一个老师可以帮她解决的,正相反,这些看似手握人生答案的老师反而让她产生了更多的困惑与自责。
一个看起来一事无成的loser,却给了她最需要的体验。
当你开始尝试的时候,事情往往不会有你想想的那么糟糕;梨到底甜不甜,要自己尝一口才知道。酸的大不了换一个,万一是甜的岂不血赚?
真正的生活,一定只存在在体验里,不存在在思考中。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很多事情都是对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是错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结了网,说不定晚上就有鱼吃了。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就连老G的老妈,也不是因为他演了什么重要演出理解他的,想要被理解,首先要把自己表达出来。
小朋友会直接告诉你我饿了,我冷了,我伤心了,成年人怎么越活越回去了呢?
动画片毕竟是动画片,我们也没有死一次再活过来这样终极体验的机会。但是其实生活原本也没有那么复杂,也就是Thinking Self把它搞复杂了,茫然无措是所有人生里最正常的体验,适应它,理解它,赞美它。
人生倘若事事都严丝合缝的设计好了,那也未免无趣的紧。
Stop thinking, start living.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