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灵璧县园艺场

 灵璧县园艺场

文/同龄人



昨天下午,县政协主编的《磬乡记忆》编委会给我下达了一个任务,让我写一篇有关灵璧县园艺场的文章。我顿时想起了一位老朋友——汪大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在灵璧县家畜配种站工作三年时间。配种站会计许乃侠的爱人汪尊森同志,是灵璧县园艺场的第一任技术员。我们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彼此很熟悉。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正是拜访老朋友的好日子。上午九点钟,我准时到达灵璧县林业局,汪大哥已经捧着茶杯在大门口等候。汪大哥住在二十多年前的局职工宿舍楼的最东头三楼上,那是当年专门为局领导和高中级知识分子盖的一栋宿舍楼,一般职工是住不上的。进了汪大哥的家里,简单的寒暄一会儿,我便说明去意,直奔主题,开始采访。

我问:“汪大哥,我知道你是著名的将军县——金寨县人,你怎么会来到穷乡僻壤的灵璧县工作的呢?”

我的一句问话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说:“我1956年至1959年在安徽省合肥林业中专学校上学,毕业分配在安徽省林业厅林业科学研究所园艺组工作。当时,安徽省要在灵璧县建一个亚洲第一大果园,规模两万亩。并且要从省直机关抽调人员到灵璧县工作三年,帮助建设园艺场。这一特大喜讯,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人来说,无疑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我便主动报名来灵璧工作。1960年春节刚过,我就兴冲冲的来到灵璧县九顶园艺场。在我前后来的,有安徽省交通厅秘书处科长李竞成同志,他是九顶园艺场的第一任场长;有合肥林业学校的会计赵承业同志,他担任园艺场会计;有从砀山果园场调来的于文炳同志,他在安徽省林业干部学校培训班学习过,是技术工人;还有一位负责管理的干部李继言同志,我们五位组成一个领导班子。”

“你们来到以后是怎么样打开工作局面的?”我接着往下问。

他说:“我们来到时正在建场,我们参加丈量土地,调运果树苗,指导农民栽植果树。经过三年的努力,在灵璧县最北部的九顶区、王集区栽植果树面积达到17800亩,已经接近规划20000亩的目标。后来实行退田还农,把正在茁壮成长的果树林退还给附近生产队,园艺场只保留果树3300亩。同时对园艺场的机构进行定编:正式定名为灵璧县九顶园艺场,下面设四个大队,山南是一大队,山北是二大队,崔楼东头是三大队,四大队在王集区的程庙和湖北村。场部驻在二大队,即小姚庄东边。”

“据我所知,1980年一个园艺场分为两个园艺场,请你谈谈当时的情况。”我继续问道。

他说:“当时园艺场亏损,灵璧县人民政府决定把园艺场分成两个场,在王集区(1992年2月撤区并乡后为下楼镇,作者注)境内的四大队独立为灵璧县园艺二场,有职工100多人,果树1500多亩;在九顶区(1992年2月撤区并乡后为朝阳镇,作者注)境内的第一、二、三大队为灵璧县园艺一场,有职工近300人,果树2300多亩,其中有梨树1700亩、苹果树300亩、葡萄树300亩。在分成两个场的同时,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果树分给场内职工管理,场里负责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和行政管理事务。我们利用火车皮调运酥梨和苹果,销售到南京、上海、广州、长沙、重庆、贵州等地;利用汽车运输葡萄,供应徐州、宿迁、萧县、蚌埠等葡萄酒厂。当年,一亩梨树能产酥梨6000到8000斤,每一斤卖一块三毛多,每亩果园的经济收益高达8000至10000元。那十几年,园艺场的经济效益扶摇直上,职工的奖金节节攀升,是园艺场最红红火火的时期。可惜的是好景不长,近二十年以来逐渐走下坡路,到现在仅仅在九顶还剩下几十亩果树,几乎毁灭殆尽。”一位把毕生精力和才华献给果树栽培事业的技术骨干、亲眼见证了灵璧县园艺场兴衰史的77岁老人,说到这里不无遗憾!

见此情况,我把话锋一转,请他谈谈果树栽培技术方面的事情,汪大哥的兴趣又上来了。他说:“我们刚来的时候进行土壤土质分析和果树栽培历史调查,在安徽省灵璧县的北部和江苏省睢宁县、铜山县的南部边界地带属于黄河故道,适宜栽植果树。在九顶区的邵埝有70多亩梨树,在王集区的程庙有100多亩梨树,树龄都在300年以上。我们做的工作重点是引进并且推广科学栽培果树技术,从改良土壤、选施肥料、引进良种、合理密植、整形修枝和防治病虫害等环节上下工夫。我们场生产的砀山酥梨、红富士苹果,曾经多次获得安徽省优质产品一等奖。我们场引进的保加利亚优良品种葡萄,产品深受客户的青睐。”

虽然我的老家马集庄,原来隶属九顶区,并且在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1960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高年级学生徒步二十五里路,前往九顶园艺场参加栽植果树劳动,还在小姚庄住了一夜(知道那庄上扎柳活的人多)。之后的几十年里,我也到园艺场去过几次,但是对它的了解知之甚少。通过这次采访,我才知道灵璧县园艺场的来龙去脉,特予记述,让更多的人记住曾经辉煌的灵璧县园艺场吧!

作者:  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