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馆——安徽博物院(高清图片 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名称:安徽博物院

地理位置: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全天闭馆

成立时间:2011年9月29日(新馆)

安徽博物院位于安徽省合肥,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6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建筑高度37.7米,展厅15个,馆藏文物21.8万余件。新馆从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老馆则以陈列安徽近现代特色专题。建筑造型沧桑厚重,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安徽博物院是安徽一标志性文化设施。作为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个省级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的新馆,“安徽博物院”使用毛体字作为招牌字。2011年,安徽省博物馆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建筑布局

安徽博物院新馆位于合肥老城的西南面,省文博园位于新区中轴线的西侧,次景观轴的一端。安徽博物院从多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历史文化陈列和四大特色陈列。新馆位于园区的用地中部,主入口朝东,东南、东北分别是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与美术馆,三个文化建筑成品字形布局。整体布局突出公共空间从内部的中庭空间向建筑外部延伸连通的空间效果。东北面有一座小山坡。安徽博物院陈列展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以大楼为主体的整个馆区平面布局呈“中”字型。大楼为砖混结构,面南背北,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展览面积7826平方米,正中主楼五层(第五层为塔楼),两侧副楼两层为展厅。造型呈U形,建筑简洁壮观、平面规矩,中轴对称,庄严肃穆。主楼高耸突出,回廊宽缓伸展,是合肥市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三大建筑之一。

陈列主题

安徽博物院新馆展陈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文明史陈列》,4个特色专题陈列――《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新安画派》和《江淮撷珍》。

江淮撷珍

展示的江淮大地的金银器、玉石器、漆器、铁画、竹木牙角器。这里展示的数十件馆藏古代工艺珍品,精微工巧,反映了时代风尚和审美情趣。

新安画派

新安画派形成于明清之际,是以新安江流域为活动中心,绘画题材主要依据黄山和徽州山水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体。其领袖人物均为明朝遗民,他们标榜气节、绝意仕途,专事绘画,用荒简的笔墨和高洁的画境表达内心的不屈,艺术境界超凡脱俗。本陈列精选了馆藏新安画派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让观众领会到明清新安地区艺术风貌以及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

徽州古建筑

徽州古建筑陈列通过建筑构件、模型、图片等,全景式展示徽州建筑的美轮美奂,又从徽州整体搬迁古民居一幢,原状陈列,使人身临其境,尽情感悟徽州古建的魅力。

安徽文房四宝

安徽是宣纸、徽墨、宣笔、歙砚的故乡,自古以“四宝”
齐全著称于世。本陈列展出了纸、墨、笔、砚四种主要文具,同时还展示了笔筒、墨床、镇纸、水盂、砚滴、笔搁、印章等各种辅助文具。此外,陈列中还设有互动区,观众可尝试造纸制墨等工艺实践活动,从中体验制作文房四宝的雅趣。

安徽文明史陈列

安徽文明史陈列以时间为线,分为史前时期的安徽、夏商周时期的安徽、汉魏晋时期的安徽、隋唐宋元时期的安徽、明清时期的安徽五大部分。

安徽古生物陈列

安徽古生物陈列在普及古生物学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以安徽地区发现的中生代、新生代古生物、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文化为主体,结合有关资料,向人们展示生物进化的历史,是广大观众、尤其是大、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良好课堂。

潘玉良美术作品陈列

潘玉良美术作品陈列遴选出潘玉良各类代表性作品,分为序厅、油画、彩墨·国画、素描·版画·雕塑四大部分进行展出,同时展出潘氏生前所穿旗袍、展览海报、获奖证书及大量的生活照片等相关资料,全景式地反映出潘玉良的艺术人生。

馆藏文物

安徽博物院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文物库房4156平方米。馆藏文物有历代铜、陶、瓷、金、
银、玉器、货币、书画、民俗、砖雕石刻、文房四宝、革命文物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物等,总计104684件。其中古籍109126册
(其中善本书8000余册),一级藏品135件。

青铜器

青铜器是我国商周时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以它丰富的内涵、多彩的文化、精湛的工艺以及鲜明的特色而闻名全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阜南商墓、屯溪越族墓、皖西群舒墓、寿县蔡侯墓和寿县楚王墓出土的青铜器,它们分别反映着不同的文化特征,时空跨越千余年,与青铜器的兴衰相始终。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群舒文化在这里互相交流、影响、渗透与吸收,促进了本地区的发展;吴越器的精巧细腻,楚器的气势恢弘,蔡器的兼容并蓄,群舒器的清新别致,无一不显现出上述文化交融的痕迹。透过这些器物,不但能看到安徽古代先民的卓越智慧和创造能力,而且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实物资料。

夏商周:


兽面纹铜鬲

高23.2厘米 口径15.3厘米

传1944年安徽省阜南县月牙河出土

兽面纹铜鬲(lì,音历),圆口外卷,直颈窄肩,分裆,锥形空足。口沿置对称的弓形耳,一耳与一足对应,应是沿袭商代早期的作法。颈饰变形夔纹。腹饰扉棱三道,与足对应。并以扉棱为中轴,构成三组兽面纹。


凤纹铜方鼎

西周

高22.8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立耳,直腹,平底,矮足。腹部四面纹饰相同,均为长冠垂尾的两只凤鸟,作隔棱脊相对。主纹突出,上下以粗细凸弦纹为栏,无地纹,简洁明快。短足作二箍节相叠,外圆内空,截面呈半环形。这种作法,亦属少见。这件器物融合了中原和江南地区的青铜文化特色。


云纹铜五柱器

西周

通高31厘米 柱高16.5厘米

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器上竖五柱,等高,间距亦相同。方座中空,四壁微鼓,委角。长方形扁脊的两侧和方座四壁,均饰双钩云纹。此种器形,不见于诸家著录,用途待考。


乳钉纹铜簋

西周

高16.5厘米 口径27.7厘米

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乳钉纹铜簋(guǐ,音轨),直颈,鼓腹,平底,圈足。腹部以菱形纹为地,每一菱形内饰一乳钉,并填以极细的雷纹。颈部和足饰变形夔纹。双耳附饰镂空棱脊。这种装饰极为少见。


编织纹铜簋

西周

高18.8厘米 口径27.2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编织纹铜簋(guǐ,音轨),唇微外卷,直颈,鼓腹,圈足。双兽耳附饰垂珥。腹饰变形兽面纹和由横竖线条等组成的几何纹。这种几何纹,应是编织物纹样的反映。此簋的腹部较中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器腹宽而扁,纹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鸟纹铜方足器

西周

高14厘米 底边长11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形似有柄方罩,弧壁,腹中空。圆柱形柄,中空,下端伸入腹中。四壁均饰对鸟纹,四周围以二或三道斜线回纹。四面的纹饰大体相同,唯大小和局部稍异。可能为器物底座之类。


跽坐铜人

西周

通高约15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铜人作跽坐状,双手上举,原似托举物件。身材较矮,且裸体无饰,似是古代南人的习俗。头顶有柱,柱上有一长方形穿,耳作环穿。同时出土4件,可能是器足之类。


蟠虺纹提梁铜卣

西周

高34厘米 口径12.5—15.6厘米

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蟠虺纹提梁铜卣(yǒu,音友),卣体横截面作椭圆形。花苞状盖纽,提梁两端作兽首。腹部满饰变形夔纹,首足不现,纠结难分。这种极度图案化的纹饰是江南地区青铜器的特色之一。


兽面纹铜斝

高55.4厘米 口径25.7厘米

1965年安徽省肥西县馆驿出土

兽面纹铜斝(jiǎ,音甲),圆口厚唇,伞形双柱,伞周和顶端饰涡纹。身分两段,均饰相同的兽面纹三组。底微鼓,尖足外侈。扁平鋬。如此巨大的铜斝,颇为少见。


公卣

时代:西周

尺寸:高23厘米 口径10.2—12.8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公卣(yǒu,音友),低体垂腹,横截面呈椭圆形。提梁饰蝉纹。颈饰相对回首夔纹,中置浮雕牺首。盖、器均饰对凤纹,凤首回顾,羽冠相交下垂。器身两面的纹饰稍异。此卣纹饰华丽,铸技精湛,堪称青铜器中之珍品。盖、器同铭:“公作宝尊彝,其孙子永用。”


兽面纹铜爵

高38.7厘米 流至尾长21.5厘米

1965安徽省肥西县馆驿出土

兽面纹铜爵(jué,音决),长流短尾,涡纹伞状单柱。直腹平底,三棱形尖足外侈。扁平鋬。身分上下两段,均饰以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此爵形体高大,比较少见。


兽面纹铜尊

高47厘米 口径39.3厘米

1957年安徽省阜南县月牙河出土

侈口,折肩,鼓腹,圈足。肩置三兽首,兽首间用扉棱分隔。肩饰云纹,腹饰三组浮雕兽面纹,器内壁随表面浮雕而凹凸不平,圈足有三个“十”字形镂孔。此尊气势雄浑,富丽端庄,是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珍品。

春秋战国:


吴王光鉴

通高37.7厘米,口径60厘米

1955年寿县蔡侯墓出土

直口,折沿,方唇, 颈腹部对置兽耳衔环,内壁铸铭八列五十二字。器表模印蟠虺纹。此鉴是吴王光为其女叔姬寺吁出嫁蔡侯所作的陪嫁器,自铭“荐鉴”。对于研究春秋时期诸侯国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兽首鼎

高27厘米,口径20厘米

1974年舒城县五里出土

器作兽形,前端兽首突出,双角耸立,双目圆睁,附耳,垂腹,圜底,三蹄足。腹部饰一周蟠虺纹。此式鼎为群舒代表性器物,地域特征明显。


龙柄盉

春秋

通高17厘米 口径14.4厘米

1978年安徽省庐江县泥河区出土

此盉上部作盘口束颈式,下部为空足鬲状。腹部一侧置短流。鋬长而曲,端部为一独角兽首,作回首探视状,形象颇为生动。


环链铜方炉

战国

高12厘米 口纵32.8厘米 口横60.2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直壁,浅腹,平底。口部四角有曲尺形卷沿。腹外壁两侧有四个铺首衔环,联以环链提梁。腹下置四个小蹄足,底下纵列四个方纽。腹部模印细密的羽纹,繁而不乱。卷沿与足对应处各有方孔,似为置盖扣合或插架之用,类似今某些炭炉上的镂孔罩盖。此炉既可用来烧木炭取暖,亦可用作煎烤食物。


展翅攫蛇鹰

战国

高17厘米长24.7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鹰作伸首展翅,两爪抓住一条双尾蛇。鹰、翼、尾饰羽纹,造型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铸客铜鼎

战国

通高113厘米 口径87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圆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附耳外侈。腹饰一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模印菱形几何图案,足根部饰浮雕漩涡纹。口沿刻铭文12字,研究者释读不一。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

鼎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青铜礼器,是统治阶级用来“明尊卑,别上下”的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铸客大鼎圆口,方唇,鼓腹,圜底,附耳,耳的上部外侈,三蹄足。腹部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羽翅纹,双耳和颈部外壁模印变体鸟首几何纹,足的根部高浮雕兽首纹。鼎口平沿处阴刻铭文十二字“铸客为……”,前足膝部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铸客”,是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说明战国时期的工匠已不再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的附属物,身份比较自由。该鼎在众多楚器当中最为雄伟,为楚王重器。
铸客大鼎体量巨大,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无不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


蔡侯莲瓣盖铜方壶

春秋

通高80厘米 口纵18.2厘米 口横18.7厘米

1955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

盖饰镂空八瓣莲花形。方颈,圆腹。颈部饰对称兽耳。腹部作“十”字带区划。圈足四角各有一兽,昂首跪伏。有铭文6字。此壶形体高大,装饰华丽,为春秋青铜艺术之珍品。


铸客升鼎

战国

通高51厘米 口径48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圆口,直壁,束腰,平底,蹄足。双耳外侈。腹有四兽,攀援直上,作向内探视状。腹饰羽纹,足根作兽首状。口沿有铭文9字:“铸客为王后七府为之”。古代贵族用鼎以“升鼎”为中心,因此有人把它称为“正鼎”。


鄂君启金节

战国

左:车节长29.6厘米 右:舟节长3l厘米

1957年安徽省寿县邱家花园出土

共发现车节3件(形式和铭文均相同),舟节2件(形式和铭文均同)。自铭“金节”,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据节文记载,颁发此节的时间是楚国的“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为公元前322年。鄂君的封地约在今湖北鄂城一带。舟节规定鄂君使用船只的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水路的范围涉及今汉水、长江、湘江、资水、沅水、澧水等。车节规定的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陆路的范围涉及今河南南部和安徽、湖北等地。节文还规定载运牛、马及有关折算的办法,禁止运输铜和皮革等物资。凭此节通过各处关卡可以免税,否则必须征税。

金节是研究当时楚国的交通、商业、地理、符节制度、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以及楚王与封君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

此“金节”用铜铸成,文字错金。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故名“节”。这种“车节”和“舟节”,迄今为止仅此一见,因而极为珍贵。


鸟纽铜盖鼎

春秋

通高27.1厘米 口径13.9厘米

1971年安徽省铜陵市车站出土

小口,球腹,圜底,蹄足。盖纽作鸟形。腹饰蟠虺纹和弦纹,并有对称扉棱两道。双耳外侧作双角兽面。造型新颖别致。


蔡侯铜编鎛

春秋

高31.2厘米

1955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

蔡侯铜编鎛(bǒ音搏),这套编鎛共8枚,大小相次。此为第7枚。均为镂空复纽。纹饰与编钟基本相同。其中铭文清晰者4件,各有铭文12行82字。自铭“言哥钟”,为蔡侯日常所用,与“行钟”为同类型的两组乐器。


蔡侯铜盥缶

春秋

通高36厘米 口径21厘米

1955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

蔡侯铜盥缶(guàn fǒu,音灌否),盖顶作六柱环握。腹下内收,底为假圈足。盖和器均饰圆饼状涡纹,盖为6个,器为8个。器外壁嵌红铜兽纹,纹饰精美。器、盖同铭:“蔡侯申之盥缶”。出土时内附有一小匜。原有双链提梁,已残。


蝉纹铜盖鼎

春秋

通高27厘米 口径24厘米

1974年安徽省六安县孙家岗出土

圆口厚唇,双耳外侈。鼓腹,圜底。平盖,中央置半环形纽。盖面饰兽首纹一周(有作波纹)。腹上部饰蟠虺纹,下部饰蝉纹,并隔以扉棱。


蔡侯铜编钟

春秋

高28.6厘米

1955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

此套编钟共9枚,大小相次,这是第1枚。均为长方单纽,钲部饰6排共18个螺状枚。舞、篆和鼓部均饰蟠螭纹。纽饰三角纹组成的连续纹样。各钟皆有铭文,字数不等。第l、2两钟均为12行82字,最少的只有3字。有的自铭“行钟”,铭文有韵,内容反映了蔡国和楚国的关系。


楚王熊肯釶鼎

战国

高38.5厘米 口径55.5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楚王熊肯釶鼎方耳外折,直壁,平底,蹄足。腹饰凸弦纹,足根作兽首形。口沿外壁有铭文12字:“楚王熊肯作铸釶鼎以共岁尝”。青铜器中的匜,往往自铭“也”或“釶”。此鼎有流,故自铭釶鼎。“楚王熊肯”经考证为楚考烈王。


蟠虺纹铜盨

春秋

高16.8厘米口纵2l厘米 口横33厘米

1958年安徽省太和县胡窑出土

蟠虺纹铜盨(xǔ,音许),椭圆形,双兽耳。盖顶饰镂空盖冠,可仰置盛食物。曲尺形圈足。器、盖均满饰蟠虺纹,圈足饰夔纹。纹饰精细,色泽艳丽,是盨中精品。


龙虎纹四环铜鼓座

春秋

残高29厘米 直径80厘米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孔集出土

口沿作虎首和龙盘绕一周。虎竖耳,怒目圆睁,张口作吼啸状。龙独角上翘。器身满饰蟠虺纹。外壁饰四个衔环铺首,并铸有铭文两周,上周约98字,下周约52字。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通读

陶瓷器

中国的陶瓷融合了生活美、艺术美和科学美。安徽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陶瓷器,有从历史久远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造型多样的铅釉陶、鲜艳夺目的唐三彩等;有质朴典雅的原始青瓷、东汉至明清时期各类素净莹润的单色釉瓷和色彩华丽的彩绘瓷器;其年代跨度之大、品种之多,贯穿了整个中国陶瓷史。院藏瓷器中有不少颇具地方特色的本省窑制品,如釉色纯正的南朝到中唐时期的寿州窑出产的青、黄、黑釉瓷器;恬静素雅的宋代繁昌窑影青瓷以及具有北方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产品等;特别是寿州窑的黄釉瓷独具韵味,在唐代瓷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院藏还有一些纪年墓出土的瓷器,代表了当时瓷器的烧造水准,也是一批不可多得的精美之作。

新石器时代


黑陶绳纽镂足豆形器

新石器时代

高13.1,底径6,腹围25厘米

1979年潜山县薛家岗出土

该器也称陶壶形器,其上部为泥条绕成的麻花辫形长纽,纽下部镂一圆孔,肩部纽旁开一方形口,下部喇叭形圈足柄饰数圈棱。棱间饰等间距圆镂空三个,器物造型独特,通体磨光,不失为史前陶器中的精品。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

通高19厘米 口径8厘米 腹径42厘米

1960年安徽萧县花家寺遗址出土

泥质白陶。敞口,细长颈。扁带形鋬,三袋状足。腹中部有锯齿形堆纹一周,陶胎薄而细腻。花家寺遗址系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有陶鬲,石斧、石石奔、石箭镞、蚌镰、骨针、鹿角等遗物。属大汶口文化类型,该遗址被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鬶是花家寺遗址中发现的较为精致的陶器。

夏商周


原始青瓷虎形器

春秋

高23.5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西郊出土

胎色灰白,釉色淡黄,且薄而均匀。以虎首为流,一兽作提梁。口、腹和底均呈椭圆形。背面和上腹刻划方折纹,腹下部刻划竖线纹和方格纹。整器犹如一只张口、翘尾的猛虎,造型颇为别致。用途说法不一,也许与后世的虎子有某种渊源关系。


原始青瓷尊

西周

高17.3厘米 腹径13.4厘米

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西周墓葬出土

高岭土胎,胎色灰白,与著名的祁门瓷土近似。表里均施灰白色釉,有脱釉现象。器身刻划弦纹、斜方格纹和波纹等。口沿和肩部堆附卷云纹。器形端庄,纹饰简朴。

屯溪市西郊出土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原始瓷器数百件。器形有碗、盂、豆、尊、盉、盘、罐、簋、罍、瓮、瓿、坛、瓶、杯、鼎、漏斗、虎形器等。它们反映了自商代出现原始瓷器以来,到了西周和春秋时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烧造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原始青瓷鼎

西周

高7.7厘米口径9.1厘米

1965年安徽屯溪西郊土墩墓出土

炊具。侈口,短颈.腹稍鼓,圜底,三羊角式足,通身饰弦纹,腹部分作三组双圆饼鼻纽。此器造型小巧玲珑,规整独特,可能只是一种随葬明器。在屯溪土墩墓出土的一百余件原始瓷器中,仅发现一件,出于3号墓。


原始青瓷盉

西周

高12.4厘米 底径8.8厘米

1965年安徽屯溪西郊土墩墓出土

此盉形如扑满,顶端作兽首状,上腹一侧附牛角式銎手,另一端有一流,全身均作弦纹环绕,青黄色釉。釉面光亮,保存完整。出土于屯溪3号墓中。此墓共出土了三件原始青瓷盉。


印纹陶瓿

西周

高6厘米 口径9.1厘米 底径7.5厘米

1965年安徽屯溪西郊土墩墓出土

泥质陶。敞口,卷唇,短颈,扁圆腹,平底。颈部刻弦纹数道,肩有四组圆泥饼形纽,器腹印细方格纹。瓿,古代贮水盛酒的器皿。西周时期的瓿多仿青铜瓿的造型。进入东汉以后,陶、瓷瓿已不再流行,为罍所替代。


原始青瓷盂

西周

高6厘米 口径8.9厘米 底径6.4厘米

1965年安徽屯溪西郊土墩墓出土

侈口,深腹,圈足。瓷盂最早见于西周,多仿青铜器造型,所不同的是青铜盂多有附耳,而瓷盂不加附耳。青瓷盂是安徽屯溪西周-春秋墓葬出土较多的一种原始青瓷。此盂出土于屯溪3号墓中,通体饰弦纹,腹上部有双圆钉实鼻凸起,作三角式平衡分布,整体造型规整。青釉均匀润泽。为原始青瓷之佳作。

秦汉:


青釉刻花陶壶

东汉

高25.1厘米 腹径18.7厘米

1960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

盘口,直颈,球腹,矮圈足。肩部有四个桥形耳,耳饰卷云纹,并各附一环。口沿刻划凹弦纹和水波纹,颈部亦刻凹弦纹、水波纹和斜方格纹。腹上部刻蕉叶纹四周,叶尖向下,作二方连续叠压。中部再刻水波纹一周。腹下部刻卷云纹一周。

灰红色胎,胎质坚硬。青灰色釉仅施至腹中部。此种釉是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助熔剂,大约在700℃即开始熔化,是一种低温釉。铅釉陶器制作的成功,是汉代陶瓷工艺的杰出成就之一。

魏晋南北朝:


青瓷辟邪

西晋

高7.3厘米长12.2厘米

1955年安徽合肥出土

青釉瓷质的动物造型,西晋较为流行。此辟邪似狮而带翼,呈昂首蹲伏状,器身刻划、印贴胡须鬃毛、兽尾,背有一管状流,通体施青釉。造型生动,釉面匀润光亮,胎质坚硬,瓷化程度高,为西晋青瓷中的佳作。


青瓷虎子

西晋

高22厘米口径7.8厘米长29.5厘米

1959年安徽肥西出土

青瓷虎子东汉开始出现,为六朝墓中常见的青瓷随葬品之一。此器呈蚕茧状,两端略鼓,中腰微敛,圆口,呈虎头状,四肢向前屈曲,颈背间有圆条半环形提梁。腹左右刻划羽翼


青釉贴花罐

南朝

高22.3厘米 腹径21.8厘米

1982年安徽省寿县出土

胎质坚硬,色灰白。釉色青中泛黄,积釉处呈酱黑色,有凝脂状蜡泪釉珠。直口,短颈,平底。肩置8系,并堆贴团花和佛像图案。腹上部堆贴老虎和团花,中部堆贴佛像立于莲花上。造型端庄,纹饰富丽,是南朝青瓷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隋唐五代


寿州窑黄釉注子

高23.2厘米口径10.4厘米足径9.6厘米

1959年安徽泗县出土

注子是唐代较为流行的酒具。寿州窑黄釉注子除造型工整,制作精美外,其最具特色是纯正腊黄的釉色,且釉面光滑匀净。这是缘于在施釉前先上了一层化妆土,又称“瓷衣”,它掩盖了胎骨的粗糙,起到了美化瓷器釉面的作用,因此寿州窑的黄釉产品在唐代的瓷器中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守门按盾武士俑

高50厘米

1973年安徽合肥郊区隋开皇六年(586年)墓出土

用陶俑陪葬在秦至唐代贵族墓葬中较流行,主要根据各时期官吏的形象雕塑而成,以显示死者生前显赫的地位。此俑出土于墓中,该墓共出土了近四十件陶塑,为研究隋代的墓葬习俗和陶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出土的陶俑中.只有两件为守门武士俑,他们一手按盾,一手执兵器(所执兵器已脱落)。一为张口鼓目,面带笑容,一为竖眉鼓眼,脸为怒容。


白釉梅花口碟

五代

高3.7 口径13.5 底径5.5厘米

1958年安徽肥西出土

五瓣梅花形口,浅腹,矮圈足。胎薄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质晶莹光亮,釉面匀净,瓷化程度高。器物造型颇具特色,是五代白瓷中较精细的一类。


三彩三环足盘

高4.8厘米 口径18.7厘米 足高1.6厘米

1987年孙大光先生捐赠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釉色有黄、绿、褐、蓝、黑、白、紫等。其中以黄、绿、褐彩为主,所以称三彩。此盘外为黄色釉,内为黄、褐、绿三色釉,配以模印六角形图案。色彩斑驳.鲜艳夺目,为三彩中之精品。


白釉碟

五代

高3.6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4.7厘米

1956年安徽合肥西郊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

五瓣花形口。造型规整。此器发现于具有明确年代的墓中,伴出的还有注子、高足杯、孟等白瓷器。几件白瓷皆瓷质细腻,器型规整。是研究中国五代白瓷具有可靠纪年的宝贵实物资料。


青瓷鸟埙

高4厘米孔径0.9—1.0厘米

1984年安徽繁昌出土

青瓷埙作鸟形,似小憩之姿,背上有一吹孔。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后来逐渐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的工具,经过长期的演进发展,才成为古代的一种乐器。埙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等,以陶制最为普通,青瓷鸟埙少见。


唐三彩双系凤柄壶

通高22.5厘米 腹径10.8厘米

1958年安徽省芜湖市出土

直口,伞状盖,盖上附乳钉小纽龙形柄。球腹,圈足。肩上堆贴对称双系。颈饰凸弦纹,形同竹节。肩饰凹弦纹三道。口外壁堆贴模印的葡萄叶,腹部贴模印葡萄和小鸟。造型庄重,装饰生动别致。胎色微黄,釉色美观雅致,是唐三彩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长沙窑青黄釉贴花人物注子

高23.2厘米 腹径15.7厘米

1965年安徽省濉溪县出土

灰白色胎,青黄色釉,有小开片。喇叭形口,圆唇,鼓腹,圆饼状足。短流,曲柄,对称双耳。在流和耳下的褐斑上,饰模印贴花人物,有的吹笛,有的舞蹈,形象颇为生动。褐斑为釉下彩,是长沙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贴花也是它的特征之一。

长沙窑始烧于唐而终于五代。产品行销国内外,深受人们喜爱。扬州是它的主要集散地之一。与扬州毗邻的江淮地区的唐代墓葬中,常有长沙窑瓷器出土,且多为上乘之作。


寿州窑青瓷龙柄壶

通高32.2厘米 腹径11.4厘米

1974年安徽省长丰县孙庙乡出土

胎色灰白,胎质厚而坚。青釉,积釉处呈绿色,下腹有蜡泪痕,局部脱釉。肩上有四系。龙形柄,龙张嘴衔住壶口。颈部和肩上均饰凸弦纹。这是安徽寿州窑的产品。

寿州窑窑址在今寿县,它始烧于南朝,盛于唐,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

辽宋金元


吉州窑黑地白花莲花纹瓶

南宋

高29 ,口径6.3,底径9.6厘米

1955年安徽巢县出土

小口,唇外卷,短颈,溜肩,椭圆形腹,矮圈足。黄白色胎,器体轻薄细致。口、颈部施白釉,肩以下为莲花、荷叶及莲蓬果组成的黑地白花图案,全器图案装饰饱满,色调柔和富丽。


青花莲花纹盘

高1.3厘米 口径16.3厘米

1977年安徽省安庆市出土

胎质洁白精细。口沿折边,作八瓣葵花形,平底。口沿绘忍冬纹一周,盘心绘两组并蒂莲和水草纹。色泽浓艳,纹饰秀丽,为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的精品。


吉州窑绿釉狮盖香熏

北宋

通高32厘米 腹径10.8厘米

1963年安徽省宿松县北宋墓出土

黄白色胎,胎质较松。绿釉厚润。炉身饰四层仰莲,有的莲瓣不施釉,露黄白色胎。盖顶饰一雄狮,侧首,张口,翘尾,前足踩于彩球上,颈上挂三枚响铃。姿态雄健,生动可爱,是一件难得的陶瓷工艺品。


康津窑青瓷龙纹罐

十二世纪末

高23厘米 腹径27.7厘米

1960年安徽省滁县出土

胎灰色,质坚硬。里外满饰釉,唯足部露胎。釉色青中微黄,釉面均匀、光洁,略开小片。平唇,丰肩,小圈足。装饰采用镶嵌法。纹饰分为三组:肩部为黑白彩牡丹花卉,腹部为黑白彩云龙,腹下为白彩多层仰莲。造型端庄,纹饰瑰丽,色彩清雅柔和。

此器为朝鲜康津窑产品,俗称“高丽瓷”。高丽青瓷是在我国唐代越窑和宋代汝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南宋时期,高丽青瓷的造型、纹饰、釉色及制作技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南宋“太平老人”的《袖中锦》一书,在“天下第一”条下说: “监书……高丽秘色(瓷)……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


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

高33.8厘米 腹径20.4厘米

1973年安徽省合肥市明陈闻墓出土

胎色洁白,胎体浑厚凝重。釉色温润如玉。颈饰蕉叶纹,蕉叶下饰回纹一周。腹部饰缠枝牡丹和变形莲瓣纹。圈足饰回纹一周。造型端庄,纹饰精致,为龙泉窑的精品。

据墓志记载,该墓葬于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墓主陈闻,生于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此器虽出土于明代墓葬,但其形制、纹饰和釉色,都具元代瓷器的特征。


景德镇窑影青釉莲瓣纹注子温碗

北宋

注子通高20.2厘米 碗高13.9厘米

1963年安徽省宿松县北宋墓出土

注子注碗是宋代盛酒和温酒的用具。注子为小口,直颈,颈下肩上饰一周覆莲瓣纹,套盖,盖顶蹲一狮,昂首翘尾,富于装饰趣味。斜宽肩,六棱形腹,前置上扬的细流,后置带式曲柄,圈足。注子表面所施影青釉,釉色光润明亮,有细碎片纹。注子坐于一个较注体略大的莲花形注碗之中。注碗全形为一朵仰开的莲花,宽服的莲瓣自下向上合成深服大碗,在莲瓣接合处饰如意纹。碗下承以高圈足,圈足外装饰尖叶形花蒂。注碗内底尚留有五个支钉痕,正好与注子底部的支烧痕吻合,说明注子与碗是成套烧制的。注子坐于注碗中以后,肩以下均没于碗体之中,肩以上露出碗外,可以看到前翘的注嘴与后仰的高把手和直口及盖,以及突出盖上的蹲狮。器型稳重,构图富于变化,整体呈现出和谐完美的艺术造型。胎体洁白细腻,所施影青釉晶莹润泽。影青釉又称“青白釉”,乍一看似乎是白色的,细看来却在白色中泛出淡淡的青色,显得素雅异常,有一种恬静的美感。它的产地是著名的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其原料选择、制作工艺以及装饰纹样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度,代表了宋代影青瓷烧造的最高水平。此器出土于北宋纪年墓中,故历史价值很高,同时又因典雅的造型和晶莹的釉色,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青花葡萄纹折沿盘

明·永乐

高6.8厘米口径37.6厘米足径23.8厘米

1957年安徽皖南收购

折沿,浅弧壁,圈足,细砂底。盘内分绘三层纹饰,内心为葡萄纹,壁是缠枝花卉,口沿饰海水江牙纹,外壁亦为缠枝花装饰,底有墨书”许8号”三字。整体纹饰疏密有致。所用青料为含有高量铁元素的”苏麻离青”,在聚釉处呈铁褐色,有凹凸不平之感,在与白色的地子相衬下,产生一种清晰明丽的视觉效果。明永乐宣德时期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折沿盘是其典型作品。器型规整完美。


蓝釉白花盘

高5.2厘米 口径26厘米

1981年入藏

胎体较厚。盘底中央为青花双圈同心圆,内细外粗、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款,与习见的宣德款的书法特征相同。盘内为花果图案,外壁饰莲花一周。白彩浓重,与蓝釉相互辉映,鲜艳夺目。


“大清乾隆年制”茶叶末釉瓶

清乾隆

高17.8,口径4,底径7.7

1987年孙大光先生捐献

直口,直颈,扁圆腹,圈足。釉色偏绿,颇似茶叶细末,又称“蟹甲青”,古朴清雅,耐人寻味。底有刻款“大清乾隆年制”。


五彩云龙纹碟

清·康熙

高1.3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9.5厘米

1987年由孙大光先生捐献

口沿外折,直腹,平底。内底绘朱龙一条,间饰黄绿彩云纹,画面精美,寓意吉祥,色彩绚丽。康熙五彩是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继承其传统技法而又有创新和发展,达到了中国传统彩瓷的顶峰。此碟制作精致,为康熙五彩之佳作。


青花宝相花八吉祥纹尊

清·乾隆

高49.5厘米口径19.7厘米足径21.5厘米

1985年由国家文物总店拨交

侈口,束颈,鼓腹,圈足。肩置铺首衔环耳,颈部饰缠枝宝相花,肩部饰八吉祥图案,腹下部绘仰莲瓣纹,口沿和圈足饰海水江牙,共八组纹饰组成整体画面。宝相花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花,它集中了莲花、牡丹、菊花的特征,是经过艺术处理而成的更圣洁、更端庄、更美观的理想花型,它与八吉祥相配即寓意吉祥如意。此尊造型工整,画风古朴,青花颜色明快艳丽。


青花八卦纹盘

清·雍正

高3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5.4厘米

1987年由孙大光先生捐献

盘内心绘太极八卦图,四周环绕折枝莲花,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造型规整,纹饰秀丽,堪称官窑瓷中之精品。

书画

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书画藏品年代远达汉晋,近至现代,尤以明清两季最为全面。绘画方面,各大宗派名流和宫廷、民间佳品皆备,然以古代徽州地区的新安画派名人墨迹最为集中。明清之际,在徽州地区有许多明宗室、遗臣不肯屈身于异族的统治,终老于山林间,并藉笔墨聊写胸中逸气,从而形成中国画坛上别具一格的新安画派。新安画派幽僻寒荒的意境、枯笔干墨的表现手法以及生辣苍冷的风格,加之充满禅机的题诗,丰富并强化了中国文人画的内容和深度;书法方面,除汉隶简牍、历代写经、明清诸家外,更有重创北碑、独步书坛的皖派名家邓石如以及其他功底深厚、锐意革新的重要书法家。

辽金宋元


张即之书《华严经》册

南宋

纸本

张即之,字温夫,号樗寮。安徽和县人。南宋时以能书闻天下。学颜真卿而参以欧阳询、褚遂良体势笔法,清劲绝人。特擅大字,晚年益放。或谓度宗咸淳年间八十余岁尚在。

此册为其所书《华严经》残片,经改装成册。无款。钤有梁巘印一方。经张珩等书画鉴定家鉴定,确认其为张即之真迹。


汪之瑞空亭幽树图册页

纸本,水墨。纵23、横49厘米。

汪之瑞:字无瑞,号乘槎,清朝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可具考,约和查士标同时,初从同邑李永昌学画,为明末新安画家李永昌高足。书学李邕,清劲可喜。善山水,以悬肘中锋运渴笔焦墨,多麻皮、荷叶等皴。与弘仁、孙逸、查士标为“新安四家”。

图写荒山野滨,片石数峦。坡峦绵延如带,古柏苍松相背。隔江平岩一片,似方舟空陈。高岗平台之上,卓建空亭一座。树根处压钤: “汪瑞”二字朱文方印一枚。左下角压钤: “淞聆珍赏”四字朱文方印一枚。


项圣谟枫林山居图轴

纸本设色

项圣谟,字孔彰,号易庵、胥山樵。浙江嘉兴人。明万历二十五年生,清顺治十五年卒(公元1597—1658年)。善画,人物、花卉、树石、屋宇学宋人,山水学元人。论者谓士气、作家兼备。

此图为清宫旧藏。风格清隽,设色雅丽。有乾隆御题,钤“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印。作于崇祯五年(1632年),时作者三十六岁。


萧云从碧山寻旧图册

纸本设色

萧云从,字尺木,号默思,别号无闷道人,晚年称钟山老人。安徽芜湖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卒于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596--1673年)。崇祯九年和十五年两科副贡,入清不仕。善画山水、人物,不专宗一家,白成面貌。曾绘《太平山水图》、《离骚图》镂版印行,是版画史上的名作。

此册八页,本书选录一幅,有王士祯对题。引首有归庄题“胜情遥寄”四字。款署“学荆浩,癸巳夏初,访士介年兄写此致意。区湖萧云从”。“癸巳”,当为清顺治十年(1653年),时作者五十八岁


沈周杨梅村坞图轴

纸本设色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今江苏吴县人。明宣德二年生,正德四年卒(公元1427—1509年)。读书不仕,工诗文。书法学黄庭坚。尤善绘画,山水、人物、花卉,无不工。中年画法谨细,晚岁粗简。融合宋元各派,自成一家,对后世绘画影响很大。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此幅作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时作者年七十四。


石涛《水竹清溪图》扇面

泥金笺纸本,设色。横长51.5厘米、直高17.5厘米。

石涛(1642一约1707):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等。明靖江王后裔,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卖画为业。法名原济。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清初画坛“四高僧”之一。

图绘清溪停舟垂钓,两岸林木郁葱,村居隐林之中。构景复杂,色墨丰富。似取真境,但不染俗垢。尤其是对远景的表现上,借用米家墨法蘸色笔来辅点渲染南方江面烟云迷蒙的手法,表现出对传统技法的大胆革新和活用。

左上方隶书:“呉下人家水竹居,窗含四面绿荫虚。初回午梦情何堪,楷法仍抄种树书。为东老年长兄先生,大滌子阿长。”


朱耷《墨荷图》立轴

纸本  墨笔  纵长185厘米  横宽91厘米。

朱耷:明天启6年(公元1626年)丙寅生,清康熙44年(公元1705)乙酉卒,享年79岁。明代宗室,祖籍安徽凤阳。本名统錾,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后裔,封蕃江西南昌。明亡后,为躲避灾祸,削发为僧。平生善画山水花鸟竹木,构图简括,笔墨凝炼。意境冷峭。大都是荒岭怪石,表现了“残山剩水、地寒天荒”的境界。署款时常将“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愤懑。艺术造诣颇高。画史列为清初画坛“四高僧”之一。

《墨荷图》绘涸塘莲荷,傍石而生。不因水污,不为风偃。一枝白莲高帜卓立,孤罄独秀;无叶可依,出泥不染,仿佛作者一生悲凉境况及孤傲性格的写照。强心铁骨、磊落不骨之气骇然可见。


邓石如隶书屏

纸本,墨笔。纵长183.5厘米,横宽53厘米。

邓石如: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原名琰,因避爱新觉罗颙琰讳,遂以字行。安徽怀宁人。乾隆八年生,嘉庆十年卒(公元1743-—1805年)。工书法篆刻。刻印出入秦汉,自成一家,世称“邓派”。书法结体严整,浑融无间。擅四体书,尤精篆隶。为清代杰出的书法篆刻家。

此屏作于清嘉庆10年乙丑(公元1805年),时邓琰62岁。首幅康有为题,未幅有包世臣跋。


华喦三星图轴

纸本设色

华喦,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又号白沙道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福建上杭人。曾在造纸作坊当过徒工,少年时即喜绘画。初寓杭州,后客扬州,晚年复归杭州。康熙二十一年生,乾隆二十一年卒(公元1682—1756年)。善画人物、山水,尤精花鸟、草虫、走兽。

远师南宋马和之,近受陈洪绶、恽寿平及石涛的影响。笔意纵逸,天趣盎然。对清代中叶以后的花鸟画影响颇大。工诗书,时称“三绝”。著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

“三星”即“福星”、“禄星”、“寿星”,为中国民间的传统题材。款署“新罗山人写于解弢馆”。

金银玉器

我国的金银玉器制作具有悠久的历史。院藏宋元时期的金盏、金杯、银果盒、银匜、玉瓶、玉饰等都是闻名遐尔的精品,其中朱晞颜墓、范文虎墓及元代窖藏出土的金银玉器,因其制作精美、时代明确,代表了当时金银玉器的制作水平,历来为行家所重视。

春秋战国


蚕形玉饰

春秋

长6.3厘米 宽2.2厘米

1955年5月在寿县城西门蔡侯墓出土

蔡国玉质装饰品。形状弯曲似玉璜,两面花纹一样,通身刻带形纹7道,带纹上有6道是斜线纹,1道是人字形纹,表现出蚕的动态。头部以穿孔做为蚕的眼睛。中国人民很早就知道养蚕,并把蚕的形状雕刻在各种器物上,但用蚕做佩饰的却不多。

秦汉


“宜子孙”钟形金饰

东汉

长2.3厘米,宽1.71厘米,厚0.55厘米,重1.8

1955年在合肥市西郊乌龟墩砖石墓出土

梯形钮的中心穿一小孔,中部竖列“宜子孙”3篆书字,为汉代习用的吉语。边饰连珠纹,“子孙”两字外侧饰对称的瓣叶纹。和汉草叶纹镜的瓣叶纹相似,系用极细的金丝和金珠。

作成花朵,与花茎瓣叶联为一体,联缀盘筑而成。金饰光彩夺目,显示了汉代的高度工艺水平。

辽金宋元


镂空双龙金香囊

宋代

长7.8厘米 宽6.5厘米

香囊为鸡心形,佩挂腰间,用于避邪除灾。系用两片金叶捶压合成,中心微鼓,边缘较薄,边缘镌刻连珠纹和草叶纹,两面纹饰一样,均镂刻首尾相对的双龙纹,中空处应是填香料的地方,顶端有—穿孔,用以穿系佩挂。在宋代金细工艺中常用龙作为装饰的题材,龙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神物,是传统的吉祥象征。常常装饰在人们的日用物品上。该香囊在制作工艺上采用捶、刻和压模等工艺制成,既是实用的装饰品,又是精致的工艺品,为研究宋代金质装饰品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资料。


菱花形凤纹银果盒

元代

通高16.8厘米 口径34.4厘米 足径26.5厘米

1955年在合肥市孔庙旧基出土

菱边圆形,由盖、底和格层组成。盖顶平,顶面线刻精细,以两首相对的凤凰为主体飞舞在百花丛中,周围10个互相连接的莲瓣。盖边缘和腹部精刻千姿百态的四季花卉,足部线刻带形卷草纹,格层精刻一株枝叶繁茂的牡丹花。器身扣合部分做成了母口。此器制作规整,镌刻刚健匀细,图案新颖,构图紧密和谐。根据同时出土器物上所刻“庐州了铺”,“章仲英造”,“至顺癸酉”等铭文看,这件银果盒也是至顺二年(1333年),庐州丁铺,章仲英制造的。


玛瑙杯

南宋

高2.8厘米 口径9.7厘米

1952年安徽省休宁县朱晞颜墓出土

大口,浅腹,平底。杯口一侧雕琢一新月形耳,耳下有一环形鋬手。造型别致,晶莹滋润。器壁极薄,呈半透明状,纹理清晰。朴实无华,优美古雅;设计奇巧,风格清新,是一件精美的工艺珍品。


六角形金杯金盏

南宋

杯高5.5厘米 口径9.1厘米 足径4厘米

盏高1.6厘米 口径17.6厘米 底径13厘米

1952年安徽省休宁县朱晞颜墓出土

杯和盏均作六棱。杯的口沿和圈足均刻连续的雷纹一周。杯心刻三朵菱花穿环纹。盏口錾刻一条精细的二方连续带形雷纹,盏底外周饰菱形二方连续纹,盏心錾刻六组双线编穿的如意纹,寓“六合如意”。


金手镯

明代

长15厘米

两件形制基本相同。金镯用宽0.6厘米的扁金条螺旋盘绕成弹簧状,计5圈。前圈最小,向外逐渐增大,两端渐尖,用金丝缠绕,并与相邻一圈连接。后圈外侧阴刻半圈卷云纹图案。整体手镯设计精巧,制作考究,是十分难得的工艺品。

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合称“文房四宝”。而产自安徽的宣笔、宣纸、徽墨、歙砚在历史上曾有过重要影响,安徽也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乡。唐代,宣州为全国制笔中心,其中紫毫尖如锥,利如刀,倍受世人推崇;宣纸柔韧细腻,洁白耐久,素有“纸寿千年”的美誉;歙砚石质坚润细密,为四大名砚之一;徽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文图隽雅大方,装饰华丽精致。唐末以后,安徽的文房四宝,始终为朝廷的贡品。安徽博物院以得天独厚的条件,收藏了丰富的文房四宝及文房用具,汉唐以至明清精品荟萃,形成了鲜明的院藏特色。

兽形铜盒石砚

长12.5厘米 宽7厘米 高6.5厘米

1957年安徽省肥东县出土

砚盒为铜质,由盖与底座两部分组成,盖顶置一环钮。兽身原镶嵌绿松石,出土时多已脱落。内置砚石一片,作研墨之用。此砚制作精美,显示出我国汉代铸造工艺的水平。


古麻纸

北凉

高昌出土

北凉神玺三年(公元399年)道人宝贤抄写《干佛名经卷》,通长122.7厘米,高23.5厘米。北凉经纸以麻纤维制成,质地厚硬粗糙,表面无光,坚韧耐用。此纸年代久远,今已鲜见。


箕形歙砚

长19.4厘米 上宽11.4厘米 下宽13.5厘米 高2.5厘米

1958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

砚作箕形。底部前端有二方足。石呈淡青色,质地细润,形制古朴,为早期歙砚之典型。


长方形枣心眉纹歙砚

长21.3厘米 宽13.5厘米 厚2.5厘米

1953年安徽省歙县小北门宋代窖藏出土

此砚的砚心由椭圆形眉纹石片嵌入砚体而成,可以取出。为古砚形制之最奇特者。宋时制砚甚重佳石,这种奇巧的设计,可称匠心独运。


包绶用砚

北宋

长17.1厘米宽10.8厘米高2.1厘米

1973年合肥市大兴集包绶夫妇墓出土

长方形,砚石灰黑,质较硬,无纹理。砚面前部刻有椭圆形水池,中间刻一流,与砚堂相接,四侧向下内收,底部作抄手式,较低。造型简洁。包绶为北宋名臣包拯次子,此砚是研究宋代歙砚的重要资料。


龙泉青瓷三足笔洗

高5.5厘米 口径13.6厘米

1957年皖南出土

笔洗敛口,圆唇,浅弧腹,三扁形兽足,内底平坦,通体施豆青釉,色如青玉,光亮透明,柔和淡雅,灰白色胎,腹部刻划棱形纹带,造型淳朴,稳重。龙泉青瓷始烧于北宋早期,是我国南方的著名瓷窑。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使青瓷釉之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玉笔架

高6厘米 最长14.5厘米

笔架又称“笔搁”、“笔枕”,是书写、作画间隙时搁置湿笔的专用文具。以玉、石、陶、瓷、铜、铁等各种材料制成。为便於卧笔,式样多以起伏叠嶂的山形为主,千姿百态,互不雷同,是我国传统的文具用品,特别是玉质文具,其品位高,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此件斤峰山形笔架,用青玉琢成,在制作中还采用了传统的镂空琢玉工艺。玉质晶润光泽,再与雕琢古朴的红木座相配,相得益彰,互映生辉。


明清各式毛笔

明清

明清制笔,讲求实用的同时,更注重笔管的选料与装饰。这组明清各式毛笔,除竹制笔管为常见之普通材质外,紫檀、乌木都是贵重木材,象牙、玳瑁更是稀有昂贵,或雕漆或嵌玉,虽为一支笔,却融汇了绘画、书法、雕刻、镶嵌等各种技艺,成为一种精研的工艺品。

图中从右至左分别为:清乾隆紫檀嵌玉管斗鬃笔明玳瑁管紫毫笔清乾隆牙管狼毫笔清乌木管羊毫提笔清乾隆竹管小紫颖笔


汪近圣鉴古斋小品墨

长7.8-3厘米

合臂墨,圆饼相叠形,墨面篆书“合臂”填石绿,左右为填彩变形兽纹;墨背下有“鉴古斋”方印。

金鱼佩墨,长条形,墨面楷书“金鱼佩”填蓝,下为填彩鲶鱼两条,墨背楷书“鉴古斋按易水法墨”。

墨皇灵契墨,长方形,墨面隶书“墨皇灵契”填金,下为王羲之临池学书图;墨背楷书“新安鉴古斋按易水法制”。

寥天一墨二锭,一为长条形,墨面镂一龙,饰红、金、黄三色,中部楷书“寥天一”填石绿,墨背楷书“鉴古斋制”。另一亦为长方形,墨两面均镂水波纹,墨面楷书“寥天一”填金,墨背楷书“鉴古斋易水法制”。

南唐时,河北易水奚氏一族,以善制松烟墨著称,他们的制墨方法,世称“易水法”。

这组小品墨五锭,精巧别致,淡雅大方。“寥天一”为传统名墨,汪氏所制,款款不同,时人赞誉汪近圣日“今日近圣,昔日之廷珪也”。

地理位置

老馆: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268号。

新馆: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天鹅湖南500米)。

交通信息

老馆:

乘2、30、55、99、162、901路公交车到博物馆站下。

乘114、126、127、133、138、525路公交车到城隍庙站下,向南至安庆路再向西到博物馆。

乘17、122、126、133、162路公交车到三孝口站下,向北100米到博物馆。

新馆:

乘13路到祁怀路口下,向南直行500米到安徽博物院。

乘129路到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下,向北直行600米到安徽博物院。

乘166路到安徽合肥体育中心站下,向西行100米至怀宁路再向北直行500米到安徽博物院。

古美征稿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