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形——青铜剑类比(古物横向对比研究资料必备欢迎关注、分享)

笔者详细查阅了本周一器物件青铜剑的藏入信息,海南省博物馆的为后期海外回购,上海博物馆的入藏信息不详,安庆市博物馆的为正规考古出土物,但墓葬人为破坏盗倔严重,出土物件较少,作为本周一周一墓信息分享,觉得意义不是特别大,在战汉墓里不具备典型性,所以以这三把同一名称的剑做横向类比代替本周一周一墓的内容,做一周一形对比,加强对青铜剑的理解和深入研究。

剑,被誉为冷兵器之王,自古就是强者的象征。干将镆铘、欧冶子等铸剑大师的传说虽源远流长,却久无凭证,但古代君王所佩戴的王者之剑随着一座座古墓的发掘而声名大噪。越王亓(jī音基)北古剑就是其中的一把。亓北古,是越王勾践的孙子,即是越王盲姑,盲姑即不寿。所以此剑又称“盲姑”剑,距今有2400年历史,目前发现存世仅3柄,分别藏于安徽的安庆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海南博物馆。

考古发现传世的越王剑近20余把,其中有越王勾践剑、越王者旨於赐剑、越王亓北古剑、越王州勾剑。

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两国的君王拥有天下名剑。据《越绝书》外传《宝剑》记载:“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勾践的五把名剑,指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渊;其中大型者三、小型者二,都锋利无比,“风吹断发,削铁如泥”。后来,吴越交战,勾践败北,夫差的胜邪、鱼肠、湛庐三剑为吴王阖闾所得。吴越之剑的锋利,先秦文献就有详细的描述。《战国策·赵策三》马服君赵奢对田单说:“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不仅可以斩断牛马之躯,而且可以斩断青铜质地的盘匜。真可谓无坚不摧。吴越之剑的品相也为时人所赞美,《吴越春秋》载相剑名家薛烛之语说:“光乎如屈阳之华,沈沈如芙蓉始生于湘。观其文,如列星之芒;观其光,如水之溢塘;观其色,涣如冰将释,见日之光。”吴越的铸剑工艺名闻天下,代表东周时期铸剑技术的最高水平。由此可见,越王亓北古剑的精湛工艺不是浪得虚名的。

在吴越地区的历史文化中,由于剑的出现,而变得更为生动鲜明。工匠的终生愿望,就是为了铸造出一把盖世无双的名剑,为此目的,可以慷慨赴死。《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吴人干将与妻善于铸剑,吴王命其铸雌雄剑,久炼而不得,遂双双跃入沸腾的铜液之中,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天下名剑。

东周列国的君王为了一把吴越名剑,不惜连年征战。越王勾践拥有的五把名剑之一的湛庐之剑,其后流入楚王之手。秦王闻讯,要求楚王交出,楚王不允。秦王乃兴师攻楚,楚王宁可兵戎相见,也决不交剑,钟爱的程度不难想见。《越绝书》记载,楚王派风胡子到吴国请欧冶子、干将铸铁剑。 欧冶子、干将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剑,晋郑王闻而往求,楚王不允,于是出兵围楚,竟达三年之久。拥有吴越之剑者,无不视为奇珍,《庄子·刻意》说:“ 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可见吴越之剑的名贵。

海南省博物馆藏越王亓北古剑

海南省博物馆的越王亓北古剑于2007年购于境外,当时的收购价已达到400万元人民币。该剑采用复合金属嵌铸剑身,器形完整,鸟篆铭文清晰,错金色彩鲜明。

此剑为复合剑,通长65.2厘米,格宽5厘米,剑圆茎上有平行箍两圈,上有错金纹饰,刃一侧微残(有小缺口)。剑格正、背皆有错金鸟虫书铭文,正面有铭文一行10字,左右两边各5字,对称分布,做“戊(越)王亓北古”;背面亦10字在左右两边对称分布,作“自乍(作)元用之”;圆形剑首环列错金鸟虫书铭文12字“台戊(越)王亓北自乍(作)元之用之佥(剑)”。

此剑有如下特点:
1、全剑器形完整,品相佳,上海博物馆与安庆市博物馆藏剑或残或断。

2、剑首环铭十二字、格铭正反两面二十字,共计三十二字错金鸟篆书体保存完整,无佚落,文字清晰,错金色彩鲜明。

3、此剑以复合(学界亦称双色剑)金属嵌铸剑身,不同于上海博物馆与安庆市博物馆藏剑。

安庆市博物馆藏越王亓北古剑

1987年6月,位于安庆市迎江寺东的王家山(也就是沿江东路与湖心南路交口东北角,紧临江边。)第二自来水厂基建工地上,发现一座墓葬,从形制和出土器物来看,该墓葬为一战国小型墓葬,又因基建工地施工已对该墓破坏严重,市博物馆同志赶到时,只从墓中出土了6件陶器、6件铜器。但其中一把刻有错金鸟篆体铭文的青铜剑让人眼前一亮。现在,它已是安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它曾与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浙江博物馆的越王剑、安徽博物馆的吴太子剑首次聚首北京军事博物馆,向世人展示它们的风采。

根据铭文内容,此剑乃是越王丌北古自用之剑,丌北古是越王勾践之孙。上海博物馆也有一把越王丌北古剑,早在1962年马承源先生就据古音韵学考证丌北古即盲姑,也就是文献中记载的越王不寿。

其铸造工艺十分精湛,通体无锈蚀,刃锋锐利,棱脊、喇叭形首,圆茎实心,有凸圆箍二道,箍上饰云雷纹。剑格两面各铸铭文10字,剑首铸铭文12字,共32字,字迹清晰可读,错金铭文细如毫发,金光灿然。剑通长64厘米,茎长9.6厘米,剑格宽5.2厘米,首径8.8厘米。

剑格正面: 古北亓王(越)钺 钺(越)王亓北古; 剑格背面:自(剑)佥用(作)乍自 自乍(作)用佥自; 剑首:隹(唯)钺(越)王亓北自乍(作) 之用之佥(剑)。关于铭文的读法,专家认为剑格正面10字应从中端向左右侧顺读,为“钺(越)王亓北古”;背面10字也应照此顺读,第5字可不读,为“自作用剑”。第5字应为对称而设,并无实际意义。剑首文字应从佳(唯)字起首旋读,第8字不识,似为“公”字,有待考证。按铭文所记,此剑为越王亓北古自用剑。  

越王亓北古剑的铭文共32字,书体为鸟篆书,笔划细如毫发(只有0.3~0.4毫米)。说起鸟篆书铭文的出现,在我国至少有2500年历史,鸟篆是一种近于图案的文字,它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吴越地区,流行于古代越、吴、楚、蔡等国,因其形与鸟、虫相似,故又称鸟虫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美术字”。 鸟篆是以鸟的形态装饰文字,寓静态的文字以灵动的气息。加之错金工艺的处理,使文字生动秀劲,端庄辉煌。如此精美的铭文是采用何等的工艺完成的呢?据考证,铭文的线条光洁流畅,有很大的可能是采用了錾刻的方法完成的。

那么这样一把越王自用之剑,怎么会埋藏在这样一座低级别墓葬里呢?黄光新先生在文章中分析指出,安庆春秋时为皖、桐两国之地,西周末和春秋时分别被楚国所灭,春秋之时安庆就是楚国的领地。该墓出土器物除此剑与一件鼎(笔者也认为此鼎细长足是明显的越式鼎)之外其它器物均有楚器物的风格,因此可判定该墓葬应为楚国墓葬。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很有可能此越王剑作为战利品,被楚国某位中下级将领占有,后随其入葬。

越国偏居江南,史料记载很少。笔者略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传子鼫舆,传子不寿,传子翁,传子翳,传子之侯,传子无彊(强)。不寿死后传四代到越王无彊,无彊好战,兴师北伐齐。齐国使者劝说越王:楚晋(指韩、魏)相争,正是越伐楚的好时机。于是越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学者当年的推测也应该是基于此。

上海博物馆藏越王亓北古剑

剑残长60.3、剑格广5.1、剑茎长9.5、剑首直径4厘米。铭文鸟书错金,除剑首上个别字有损伤外,其余皆完整,剑体虽有较多的残伤,剑锋残损、剑身已经断为四截,然形制大体完全,仍不失为诸越王剑中的珍品。此剑出土时锈蚀情况较为严重,现藏上海博物馆。

铭文分铸于剑格剑首两处,剑格两面各铸铭文10字,剑首铸铭文12字,合计三十二字,字数之多为传世越王剑之冠。剑格正面铭文为“古北丌(音基)王越越王丌北古”;背面铭文为“自佥(剑)用乍(作)自自乍(作)用佥(剑)自”。剑首铭文为“唯越王丌北古自乍(作)之用之佥(剑)”。均为鸟篆体阴文,共有16字错金,隔字错金。

此剑之形制、尺寸与格首铭文式样,与安徽省安庆市博物馆藏越王丌北古剑(1987年6月安庆市迎江寺东王家山战国古墓出土)极其相似,铭文字数亦相同。唯前者残损情况较重,后者出土时依然完好锋利。

这三把越王亓北古剑,从铸造工艺、形制或错金铭文均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个王的用剑在铸造、加工、铭文诸方面都不雷同。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祖先创造出的青铜文化是何等的璀璨夺目。也为我们总结器形、工艺、纹饰等时代特征提供了参照。

古美征稿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