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我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耳目,圣人皆孩之。
此章名曰:得道者善信
德,是人对道的所得。天地万物得之于道的是不自生。天地万物的不自生体现的妙用,叫大自然。人得之于道的妙用叫善信。人之善信,清静无为,合于天地万物之自然。
老子在本章以圣人为范,述说了人之善信。
圣人,是老子对人的理想化身。圣人,是知道,行道,守道之人。之所以说圣人是人的理想化身,在老子看来,人生于天地间,受天地精气之养,与天地合,合于化生化育天地万物之道。天地万物以道为本,不自生,人亦然,道为人之本性,善信而生,人人皆可善信,人人皆可为圣人。老子得道,看到了人之善信的根本在于道化于人,为此,老子对人充满了信心。所以,即使人世间没有真正的圣人,但他依然相信,明道,行道,守道之人,就在人世间,必有而不可不有。
圣人,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经常说到的人。四十七章里说,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二章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第七章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二十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其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讲的是道,是德,道和德,其体和用要分而述之,因此,明道、行道、守道的圣人,也只能在不同的经文里分别述说。所以,通读《道德经》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唯一方法。只有通读了这部经书,才能真正理解老子所说的道和德,理解老子为道和德树立的圣人之像。
那么,在这一章里,老子所说圣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看看心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或者佛家,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认知,那就是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人有性,有心。并且,这三家文化,都认为人之性为善,人的善性,儒家称之为仁爱,佛家称它为佛性,道家称它为本真。人之本性不可变,用道家的话来说,是人生于天地之间,以天地为本,所以,不会变,佛家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但人各有不同,从根本上说,三家都认为,人心惟危,所谓人之不同,在于人心。心是什么,佛家说得最清楚,人有六根,六根之外有六尘,六根对六尘各有意识,如此意识交集聚合成人心,人心是各种意识交集聚合而生起的念念,一念此,一念彼,彼此就有了善与恶,是与非。所以,人心一念善,一念恶。
老子在这里第一次说到心,并把心归在圣人身上,又说圣人没有常心。
既然是圣人,其心就是善心了。那么,为什么说,圣人的善心无常呢。无常,不是说圣人的心常变,而是说,圣人的善心,不自用。何谓不自用?圣人不以自己的善心自居,不以自己的善心独尊,不以自己的善心而分别对待人,不以自己的善心傲然于世。
在老子看来,这是真正的善心。圣人在世,与百姓并生存,不以自己的善心傲物傲人,傲时傲世,傲天傲地,这才是大道之善德,
所以,老子接下来说,以百姓心为心。这句话说,百姓之心,纷乱而不一,但圣人,却能以自己的善心去对待百姓纷乱不一的心。
老子接下来说: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的意思很明白,圣人对于纷然不一的百姓之以,善心,圣人以善心待之,不善之心,圣人依然以善心待之。圣人何以如此。一方面,圣人以善德化人,一方面自己守善德。这叫德善。
还有守信之心,圣人以善心待之,不守信之心,圣人依然用善心待之。圣人一方面用着德感化不守信者,一方面,圣人自守信德。这叫德信。
下面,老子描述了圣人的处世和为人。
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在天下,说的是处世,为天下,是说与天下人相处。圣人处世,一副谨小慎微,无所为不敢为的样子。圣人与人相处,则以浑然之心待人,和光,同尘,不分贵贱,不分尊卑,以人一视同仁。
百姓,则对圣人注目竖耳,看圣人如何做,听圣人如何说。而圣人对于百姓,就像道化生化育天地万物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不离不弃,相依相守,生生不息,共生共存。
圣人如此处世,善心无常,与人同心,善德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