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教授谈谈【106】为什么中国唇腭裂治疗不宜再走欧美国家的模式
学术无国界,医疗技术应该也是无国界的,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技术,然后服务于广大的中国患者。
但临床医疗不同于自然科学那样单纯,中外医疗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患者就医习惯和文化背景甚至医护技术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医疗行为。
临床医疗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论,就理论讨论理论是无济于事的,所以需要兼顾国情加以改进。但临床医疗的目标始终不容改变,更不容降低,改进的是治疗流程和具体技术或替代技术,如此而已。
12年前,李亚鹏先生携带女儿远赴美国接受唇裂修复手术,只因为他发出了可以在手术前做到术前正畸的感慨,引发了大量国人的谴责,认为术前正畸无论从原理还是实际操作上,中国医者均可以完成。
但凭心而论,当时国内普遍没有开展唇腭裂的术前正畸,我们团队也才处于摸索探讨阶段。
虽然大多数国内医者知晓其原理,但远远未达到国际同行熟练的实际应用,即使在今天,唇腭裂术前正畸能常规开展的单位也是屈指可数的。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国内医者不懂、不会或者不重视,而是现在的医疗体制、收费模式和患者居住的地域限制等都难以支撑。
在建立国际常规的唇腭裂序列治疗模式的过程中,本团队先后经历了如下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
我们频繁地派人赴发达国家学习和邀请美国及欧洲唇腭裂序列治疗团队来华西访问,目的就是了解和学习掌握序列治疗模式,单纯地希望先培养专门人才,组建团队,然后开展序列治疗。
但十余年的实践结果表明,学回来的人才短期无用武之地,甚至在现行医疗体制中没有合适的岗位,而且人才有可能转行或离职,序列治疗团队始终组建不齐,从而以失败告终。
本世纪初
我们又提出了坚持序列治疗理念不变,医、护人员兼职作序列治疗的各项治疗任务,被称作“一专多能”,从而使华西唇腭裂治疗正式步入序列治疗轨道。
原本想着序列治疗团队组建好了,专业人才各司其职,治疗水平会不断提高,而且接受序列治疗的患者会不断增多。
但实际情况是,为了术前正畸或其他非手术的辅助治疗,外地患者常是一家数口在医院附近安营扎寨,经济花费巨大且精神体力受折磨,我们除了同情,无能为力。
同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获得的术前正畸等效果,如果手术操作不熟练,在皮肤肌体生物力学本能复归原位的作用下,都会使短暂的效果化为乌有。
患儿家长不懂,对于一些治疗他们单纯地认为做比不做好,但是实际上,很多治疗措施至今在医学领域其效果都还存在争议(意思就是可能在某些患者身上有效,而在另外的患者身上无效),并非患者和家属只要肯出钱出力就必然有效果的。
另外,更多患者则因为路途遥远,患儿幼小体弱,不宜远行,或患儿上学读书等而放弃序列治疗中的某些治疗。
为此,在近年来,我们又开始思考如何建立更适合中国患者的治疗模式,那就是不但考虑医者的方面,更要考虑患者的方方面面,只有二者兼顾,又不降低治疗标准,才是有生命力的可行的治疗模式。
近五年
我们将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着力点放在了对唇腭裂一期手术术式的变革上,具体而言,就是唇裂手术如何做到鼻畸形一次性手术矫正到位并少复发(尽可能不依赖鼻模等),瘢痕轻微。腭裂修复手术后腭咽闭合完全率高,上颌骨生长发育受影响少。
说来容易,做起来何等困难,这期间患者的付出和我们的付出都是巨大的,但最终的结果是非常可喜。
经我们团队治疗后的唇裂和腭裂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正在显著减少,意味着这些患儿未来的序列治疗周期可以大大缩短,治疗次数和难度可以明显变少和容易。
今天我们可以自信地告诉大家,我国唇腭裂序列治疗可以不再完全走欧美国家的常规模式了,因为越强调传统的序列治疗模式,越消减变革初期的积极性和压力,只有将压力变动力,才有可能实现变革,这也是人类共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