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出台在即

10月28日下午,市委统战部在民主党派大厦召开“上海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通报”会。会上,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主要通报了上海编制“十四五”规划的两方面情况:进展与思考。

这次编制“十四五”规划,从上到下,普遍予以十分重视。去年4月24日,市委书记李强到市发改委调研工作时,主要谈的是编制“十四五”规划问题。市有关方面公开选聘发布48项相关十四五研究课题,有53个研究团队中标,有的课题采用AB两个团队研究同一个课题以作比较。

这次编制“十四五”规划也重视与长三角城市的联动。先后听取了浙江、江苏两个地方的专家、学者意见。浙江的专家们认为:上海要重视经济的总量提高。一体化高质量体现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不能“刀枪入库”。江苏认为上海在增长性服务业方面如何适应和支持制造业的发展等。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也进行了“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的初步成果交流会。集中了一些共同诉求和改革举措建议,已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十四五”规划将围绕区域发展作一些重点思考。如:城市的定位和城市发展。原先做的2035规划构想,对于区域发展考虑的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格局。

这次编制规划,也重视与相关方面的协调。不单单是各方面意见的堆积。强调与各部门的协调讨论。规划有市级层面,16个区级层面,还有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如:临港、长三角示范区、“一江一河”、虹桥枢纽、张江高科技这五大重点区域。

“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视公众的广泛参与。9月29日李强书记召

开部分专家座谈会,请了8个专家参加。成立“十四五”市级咨询专家组团队。天津市搞了50多个专家组成咨询团队,上海搞了20多位专家组成。同时,市也面向社会各界广发征求意见。开设9个专题研究,听取1300多名人大代表和600多名政协委员意见。也开设面向市民的“畅想上海未来5年”的线上平台,搜集了几万多条有关教育、医疗、交通、生态环境等建议。《解放日报》等也专辟“新生代”有关对于上海发展的建议专栏等。

会上,阮青副主任也直言不讳地谈了在作“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若干思考。如:上海如何建设和提升韧性城市?如何强化四大功能,提升和扩大新发展格局?如何大力提升创新,争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先锋?如何提升城市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如何切实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等。

座谈会上8个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新知会等代表,谈了他们在做“十四五”规划的一些重点调研和思考。主要关注国际贸易、人口经济、教育、医疗卫生、临港等重点区域发展。如:市民建侧重调研临港新片区、虹桥枢纽、长三角示范区的发展。市知联会关注国际贸易。市农工关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九三关注制造业结构全面调整。市工商联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市民进关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等。本人受市民盟委托参与课题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运行、生活运行和城市运行三个方面做重点调研。由于时间关系,没有交流。

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预计将于今年11月下旬出台。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公报精神也于近日发布。昨天(10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上海如何既高瞻远瞩,又能脚踏实地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笔者认为:

1、考虑到“十四五”规划,历年执行中还有个三年行动计划,因此,思考构想主要是大的格局要把握准,重点领域要看得准。要有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战略思维。牢牢把握“创新、改革、开放”三大主题词,把科创、文创和农创有机紧密集合,推动“生命、生活(生产)、生态”“三生”产业链或业态融合共生。

2、拟以民生发展和经济运行为重点两大领域为基础,切实提高国民在实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性,把民生健康、教育、居住、出行、创就业等放在首位,建立对国民幸福指数的编制研究,对国民医疗、收入及养老等的基础投入比重,注重国民的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的同步提高。

3、拟站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实质性的考虑启动和完善一些人才、交通、医疗、教育、文旅、贸易等多方面的“一体化”政策出台。安徽的发展后劲和空间不能忽视。江西、福建、山东、河南等泛长三角的区域合作发展,也要开始在“十四五”时期,有重点考虑。

4、在总书记要求的上海“四大功能”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第一位的,包括建立开放枢纽的门户功能,这就要大力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全球城市形象,在“世界会客厅”和“江河文化”的引领重塑中,加大吸引海外人才、技术及机构总部前来上海的吸引力,增加海外游客、商务人群的来沪旅行,尤其是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引进等。

5、“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实施的关键时期。一切事在人为。城市和人的精神面貌提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上海进一步强化文化的软实力,作为创新改革的“硬核”。不仅打造文化标识,营建文化地标,构建文化教育艺术联盟,更要注重培育来自民间的民营文化机构,如书店、书院、书房、书(琴)社等的特色发展,将文化艺术和人生情操的培养,作为全社区、家庭的“标配”。

2020年10月3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