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学习的推进剂
阅读第1149天
曾经有一句话,叫做: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这句话我从初中开始就较为推崇,也是往这个方向走;效果呢,至少不坏,超常发挥。
可是这句话放到很多场景就行不通了。为何行不通?因为很多学生记住的是前两句话,很不幸,遗漏了最后一句。
这就好比,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以德报怨,可是后面的一句才是灵魂: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01
考试为何不是太受学生欢迎?我粗略分析了一下,有三个原因:
1. 考试形式和内容太固化;
2. 太以考试为阶段性学习的结果参照;
3. 能够直射学习存在的问题。
虽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话也没错。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职业工作者,考试确实是检验学习的较好方式,至少就目前的社会普适性来说。
那些抵制考试,喊着什么新式教学方法的,更多的是学会偷梁换柱。没有对学习检验的过程,那就很容易变成纯粹的放养;或者,不过是改变了考试的形式、内容罢了。
一般的中学,根据学期长度来说,一学期有三到四场大考。这些阶段性的考试中,就可以适当检验一个月或者一学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成果。
不过这里几个地方是需要注意的。首要一点,就是考试时间绝对是提前通知,而非搞突然袭击。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突然袭击一般不会留下多好的印象,或言之,本身也不会发挥出多好的实力。
我们可以说是他本来的态度出现问题,但是人容易给自己找借口。如果能够提前告知时间,哪怕考砸,也可以适当规避这类问题。
对于这点,在管理中我也觉得适用。如果总想着给自己的员工搞什么突然袭击,我觉得要么就是怨声载道,要么就是自己怀疑人生。
原来我不理解“不教而杀谓之虐”,现在稍有理解。对学生也好,员工也罢,提出自己的明确需求,布置任务和截止时间,教会方法,那么就是监督和接受结果。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其实也会出问题,没关系,可以开始进行一定的惩戒。如果一开始搞突然袭击就挥舞大棒,那么只能坑死自己。毕竟,世间一切,都可归结人性。
02
如果一所学校,考试的频次相对较高,那么这所学校的学生对于课程的评价是会更高还是更低呢?亦或没有太大变化?
书中给我的结果是评价会更高,不过应该是要有好的结果为前提。没有几个学生真的是特别喜欢多考试的状态,哪怕他成绩好。
本市有几所私立学校,考试密度之大让我叹为观止。家长非常喜欢这种,至少我接触的家长是如此的。
学生呢,也接触了一些真正的优生,对此类行为诟病极多。实际上我很理解学校的做法,想通过这类方式逼出学生的潜力,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
不过,首先要看的一点,就是学校本身的教师队伍如何。如果仅仅关注考试的频次,那么就是小术尔;教学的发起者,才是更重要的。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老师的魅力,是开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虽说我们觉得学生不应该挑老师,但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那么教师还是要尽量让自己不至于讨人嫌。
至于怎么成为这样的好老师,市场上各类培训都有。基本上都是透露一个中心:我很牛逼,跟我学,你一样牛逼。可惜,道不同,终究学到的是皮毛。
其次,考试频次的增加,是否对最终结果有一个良好的导向呢?要让学生接受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这样操作会让他们的学习结果更好。
何谓学习结果更好?目前直白地说,就是期末考试,或者中高考的结果能够让人满意。如果能够做到这点,那么之前再多的抱怨基本也会烟消云散。
其实这就像管理中给员工布置各类事情或者培训一样。有时候公司做的一些决定或者下达的任务不一定是让每个人明白的,这很正常。
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做,天天抱怨。公司方面有没有原因呢?有。但是这些人忘记了一点,自己要做的只是执行。
要么,就是自己有能力走到决策的位置,要么就是执行。世上永远不缺没啥本事,还一副指点江山的人。
不过,对于公司而言需要铭记,这些事情到底能够产生什么结果和利益。如果能够提前告知最好;如果不能,达成之后进行结果公示,让人明白原理。
世上之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任何可为,能为之事,那么应该是有一定结果或者利益反馈。完全只是心念一动,那么也是自己太过玄幻。
03
在《认知天性》一书中看到的学习方法,有些是之前就已经听说过。和一位公立学校的老师聊到学习方法,她说:考公招的各类书籍中其实也提到了这些。
然后呢?那些能够走向教师岗位的人,也许明白这些相对较好的学习方法,那么为何在教学中没有使用呢?
就自己所知,到现在,那些重点中学的老师,居然还有整节课一个人拿本书摇头晃脑一节课的。我想,这应该不是教育,而是犯罪。
可是,又能如何?目前所见,还用着那些完全不在意学生反馈,而只是沉迷自己表演的老师,更多的是上了年纪的。如何能够让他们改?
不好意思,不可能。传统学校或者说传统课堂,永远不是我们看书后学到新方法,然后就实践的这么简单。中间,有太多难以改变的内容。
这类教师的“辈分”在那里,谁又能够说动他们去改变?他们,又哪来的能动性和认知去改变?或者说,还能否学到呢?
老教师,是一个中性词。一方面,作为老教师,他在教师事业燃烧了几十年,给诸多人提供了在学习之路的小火苗。
另一方面,他们中的部分人,意味着过时,与时代脱节。这时候他们每上一节课,不止是燃烧自己,也是在燃烧学生,烧成灰的那种。
不过,我非常能够理解。这里充满了矛盾。学校里面的部分老教师的教学方式根本不想改变,中青二代的逐渐有所不同,这也是幸事。
对于学校,或者本地的教育环境,变革永远不是一句话那么容易。想到前几天写关于当前教育的认识,就是如此。
好的方法,不一定就适用;同时,好的方法,也不一定会让人用。并非好不好,因为任何一样新东西的推广,总会涉及到固有利益的打破。教育,也不例外。
04
疫情期间,开始听《樊登读书》,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功能:每本书的页面,都有一个测试。你听完这本书之后,可以去做下测试。
怀着好奇的心情,我去尝试了一下。题目基本不难,只要是认真听完了四五十分钟的人,基本上做对90%以上没有太大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呢?包括页面还有一份思维导图。等到后来和朋友沟通书中内容的时候,发现我记忆的内容貌似比较清晰。
到现在看《认知天性》这本书,发现了其中的原理:如果我们学习了某个知识之后,马上进行测试;过了一周,知识的记忆程度比不做测试要高。
这里应该不是幸存者偏见,因为我自己就有很实际的体会。我在看书的时候,想到什么,就会书页旁边写上自己的一些感悟。
看完一个章节之后,我来写笔记的时候,思如泉涌。如果过了半天,或者一天,那么就会有明显下降。
所以,现在看完书之后,一般会马上写笔记。这样对于书中内容,我认为重要的地方和引发的思考,记忆会相对清楚点。
写笔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自我巩固。为什么说课堂上不应该是老师不停地讲得天花乱坠,哪怕学生基础真的很差。
因为你说的内容,终究是你说的内容,而不是学生掌握的内容。你看大厨做了一道菜,看的很清楚,你能做好吗?
不能,必须要去试错。所以金成教育的课堂上,就是要讲究“练—讲—练”的模式。学习了某个知识点,马上看例题;例题梳理之后,自己做变式,自己讲思路,写步骤。
学生是不是都能做好呢?当然不是,但是没关系。这个过程自己能够适当踩坑,然后再引导,这比他只是“津津有味”听一节课要好太多。
工作中的培训也是如此。没有沙盘演练和作业完成的过程,培训内容的遗忘程度也会更高。并不是这些做了百分之百提升你多少;但是没做,应该大脑清理得会更快。
【结语】
没有哪种制度是完全是坏的,也没有哪种制度是完全好的。不管是教育方法或者政治制度,皆是如此。
那些被诟病的制度,优秀的地方是不是就在于人的盲区?那些摒弃一旁的好东西,并非完全的“不识璞玉”。我们生活的环境,终非书本上那么单调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