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欲望中活得自在

01

无欲无求不是更好吗
有些人说:为什么一定要强求自己说了算呢?无欲无求不是更好吗?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需要和期待,也就没有那么多不被满足的难过吧,这不就是自在了吗?
欲望的本质是生命能量,在不平衡的欲望冲突出现的时候就会产生情绪。这让大家对欲望更加雾里看花,既感到它的存在,又抵触去看清楚。
张沛超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修炼到真正无欲无求的程度,而更多可能是害怕自己的欲望,不敢呈现欲望,因为他的内在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生命的自由度比较低。
而欲望中包含着很多的生命力,生命力中的希望带来改变,生命力中的冲动带来破坏。被欲望驱使着做事,又给人感觉自身就像一个欲望的工具。

所以很多人对自己的欲望是害怕的,不愿意正常的呈现出来。
心理咨询中发现,有人害怕目光交流,好像没有与人联结的欲望。这种表现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担心与别人目光交流,会被别人所影响;另一种是担心与别人目光交流,会暴露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这些害怕的情绪使得个体不跟别人联结,保持在一种自我内在相对平和不受影响的状态里,他的生活就被局限在比较小的区域中。
有一些人强迫自己只进行理性的社交性的接触,不暴露内心情感,但内心既纠结又痛苦,经常为了无价值的社交交流,而失去自己的时间,感受不自主的痛苦。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这种理性的接触是被来访作为防御工具使用,借以隔离内在的心理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对时间掌控的焦虑,于是真诚的联结被阻断后个体并没有得到满足。
在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告诉我们婴儿处在口欲期,他们的快感来自于口腔的刺激,于是吸吮妈妈的乳头,啃咬自己的手指或者脚趾,用口腔来探索世界,便成为婴儿期独有的交流方式。
假如我们不允许婴儿到处啃咬,又不去满足他的口腔刺激的需求,这个孩子的口欲期的发展目标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人格障碍等严重问题。
同理,处在肛欲期的孩子,如果不能够享受自由的,有意识的控制排便的行为,那这个阶段的刻板或者散漫就会形成人格模式里的印记。
假如你对青春期的孩子说降低欲求,那么他们就无法完成同一性整合,确认自己在这个社会上身份角色的能力就会变弱。
假如你过分担心自己暴饮暴食或者把自己吃成胖子,这种焦虑背后的恐惧情绪,就把吃饭当成是罪恶的事情,出现厌食症状。于是患有厌食症的人,对食物就有了一种深深的憎恶感,无法很好的享受美食。
这本书里说,在患有厌食症的病人那里,他们想要杀死自己的欲望占据了主导地位。失去食欲,就等同于放弃生命。
在生活中,获取身心能量是同等重要的。有些人把性视同罪恶,却在梦中经常出现放纵欲望的情境。
凡此种种,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丧失信心,打退堂鼓,想要从欲望的世界里撤回,用无欲无求,这样一个软盾牌,来为自己防御失败后难过的心情。
若外在环境比较稳定,那内在可能会获得一种暂时的平衡。可是当生活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时,由于个体没有跟外界做好能量交换,很难从这样暂时的平衡状态,过渡到动荡的平衡状态里去。
因为内心的欲望并没有真正的消失,一直在内心蛰伏着,却由于很长时间没有去和欲望进行互动,缺少足够的互动经验。
当这些欲望在遇到一个变化的时候,个体就无法应对,惊慌之下没有办法很好的整合起来,对自己出现深刻的否定和压抑,乃至拒绝,这就和我们想要的自在离得更远了。
所以无欲无求,并不容易获得自在。相反,看到欲望是生命的力量,欲望不是我们的敌人,看到欲望带来的失败,是我们生活中的宝藏。感受欲望带来的生命链条,可能更加能够获得自在。
这就是欲火重生的意义。
每个人的内在充满了不同的欲望,而不同阶段的感受又和我们的过去有着深刻的关联。欲字拆开是欠和谷,望是要看着。提示一种内心处于渴望的状态,心有不足是欲望。

02

如何在欲望中获得自在?
还是要让自己的生活稍稍慢下来,逐个去看到我们内在的每一个欲望,协调好这些欲望的存在状态,使得内心不同的欲望之间,有良好的沟通。
就像把内心当成一个家,把这个家里的各个家人都照顾好。挨个与内在欲望接触、认可、联结,继而把它整合到我们整体的人格当中,使得人格变得越来越丰富。
张沛超崇拜苏东坡,苏东坡是在一种相对贫乏的境遇里,在一种相对饥渴的状态中,随遇而安,把苦难视为宝藏。
当他处在逆境之中,没有人再指望他,他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同自己的欲望相处,更好的满足自身的欲望需求,获得了从别人的欲望体系中摆脱出来的可能。
而且他不只是满足自己内在,还把感受到的美好东西分享出来,也让别人被他的自在状态所感染。
深刻的感受到生而为人的欲望,才能生活得更加鲜活。感受欲望被满足时候的积极情绪,也感受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候的消极情绪,感受这些情绪产生的动力,逐渐的获得自在的状态。
这本书介绍了包含无欲在内的6种欲望。
第1种欲望是食欲。
食欲是最为基础的欲望,也是人赖以生存的本能。
我们前面讲到,婴儿在口欲期需要满足口腔探索世界的需求,不只是舔、啃、吸吮,在长牙的时候,他还会咬咬妈妈的乳头,对这个世界进行攻击,表达着各种情绪与需要。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看到来访者在某种基本的情绪比如安全感被破坏,或者身体疲惫不堪时,会通过吃东西来满足内在的匮乏感。吃东西让人感觉某种威胁生命的危险暂时没有了,这样的依赖如果过度就会出现暴食的现象。以大量吃东西来满足安全感。
而当个体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出现厌弃的时候,也常采用拒食乃至厌食的方式来面对。不想吃东西,就好像拒绝了这个世界一样。
心理学提倡,在吃的时候要好好的、有觉知的体会吃的过程,感受食物的美味,享受食欲的美好。
第2个欲望是性欲。
性欲具有很强的生物学属性,关乎人类的繁衍,因为人类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但是由于性行为的私密性,使得大家认为性是罪恶肮脏的。进而否定性,集体避而不敢谈,一些老年人甚至谈性色变,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利于个体心理发展的。
性欲有几个特点。
l 第一,通常女性在性欲中获得融合的快乐,男性在性欲中获得支配欲望的满足;
l 第二,在性的高潮阶段,个体的自我会被融合或者毁灭,因而与一种更加强大的状态联结。
当个体在性行为当中,体验到自己和另外一个人非常深刻的联结感,他的内在满足和享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客体状态。
当个体在性行为中,只是某种欲望的即刻满足。不需要和人亲密。只需要和玩具亲密,就能够实现满足,那么这个人呈现的是部分客体的状态。
这本书告诉我们:对于性欲来说,成为欲望的主人,并且使欲望的体系整合平衡起来,是很重要的。
第3个欲望是权力欲。
可以说,权力欲望渗透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的每一层里。
权力跟我们的安全感、归属感息息相关,也和家庭密切相关,与个体的成长无法分开。
这么说吧,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权力的斗争。
结婚后,夫妻双方争夺在家庭中的权力,他们的父母亲也在争夺在小家庭里的权力。
当一个人生病,他就会获得被照顾的权力,被允许没有做好事情的权力。
当一个人出现精神心理障碍,他就拥有了重新启动生命,做自己权力欲望主人的机会。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通常家长的权力更大,但是当一个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通常会赋予他更多的权力。这些都属于弱势控制,是权力争夺中用弱势争夺权力的方式。
在很多70后80后为核心主导的家庭中,通常父母亲会更愿意行使管教孩子的权力。养育出来的孩子总是会一边拥有依赖父母主导自己人生的权力,一边又会把生活中挫败的责任推卸给父母亲。
在团体中,每个成员都交出一部分权力,把权力集中在负责人那里。团体集体行动做事,个体通过与团体的融合和认同,获得归属感。团体就通过融合来获得权力。
生活中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情绪,也有一些来路不明的权力欲望。
有时候一个人看起来很有权力,但他实质上可能最没有权力。有的人对权力有非常强烈的欲望,可是他不知道他其实是被欲望的对象。
这些都是不自在的表现。
如何成为权力欲望的主人,要好好思考自己身上想拥有的权力,哪些是导向自我实现的,哪些是导向别人的实现。
第4个欲望是联结欲。
人类是群居动物,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断的产生联结,才使得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所以与人联结是人的基本能力。
联结是在生命早期发展出来的能力。
有一种疾病叫做自闭症,自闭症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对他人完全没有反应。
别人在他的世界里,跟一个移动的物体没有区别,一个人非常富有意义的话语,在他听起来可能也跟噪声没有区别,同时自闭症的人与自身的联结也是很困难的,他们无法建构自我。
处在抑郁当中的人,与身边人的联结也会减少。他们对性爱和社交也没有兴趣,食欲和做事的欲望也会降低。当这些欲望越来越弱,他们与世界联结的欲望也会逐渐的消失,这就是我们非常担心的厌世心态。
当我们愿意积极的和别人联结的时候,就像婴儿时期与母亲联结的状态。
有的孩子曾经与母亲有过充分的联结,对母亲有渴望、友好、接纳、共同享受的态度,母亲离开了相信她会回来,当母亲回来,相信她依然是爱自己的。
这样的信任使得孩子对母亲有依恋的欲望,对他人也会产生安全的联结欲望,成年后能够比较容易走进并维持亲密关系,这就是安全型依恋。
有一些孩子,在妈妈出去的时候,他没有明显反应,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也没有急切的去联结,在这个孩子的内心,抑制了对母亲的联结欲望,这就是回避型依恋的样子。
还有一种情况,当母亲要离开的时候,孩子非常焦虑,没有办法自己玩儿,必须留着母亲在身边陪伴,当母亲离开他,他仍然处于焦虑的状态,母亲回来后,他可能会哭泣,在孩子内心过度激活了联结的欲望。他非常的黏母亲,这是焦虑型的依恋。
最后一类孩子,是特别失控和紊乱的样子,他时而拒绝、时而控制、时而气愤,他的联结欲望进入忽大忽小、时有时无的状态。
依恋模式让我们看到个体的联结方式,在成年后遇到类似情境,就会出现相同的言行表现,导致心理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看一下,平时跟人互动的时候,究竟哪一部分特别渴望对方?当我们渴望对方的时候,渴望对方什么样的态度?然后再看看属于哪一种依恋类型。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加自在起来。
第5种欲望是分离欲。
就像联结欲,分离欲也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欲望。
个体出生就是和母亲的一次分离。同时形成真正的母婴关系,发生新的联结。
所以只要有新的联结行为,一定在不断的发生着分离,成长的过程,就是联结与分离不断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
我们可以这样说:分离欲的特质就是促进成长的。
出生是和子宫分离,断奶是和妈妈的乳房分离,上幼儿园是和妈妈的怀抱分离,上大学是和家庭分离。
青春期分离的欲望进一步加强,在青春期会有帮派行为,会有崇拜偶像的行为,组团打游戏等。
通过对偶像的强烈认同,进一步拉开与家庭的距离,把个体的形象引向一种模拟的社会,为后来进入社会而训练。
有一些青少年在高考前后,出现精神或者心理问题,这是因为他没有协调好分离和联结的矛盾,对未来的世界充满恐惧,没办法跟未来更好的联结。
或者在他的家庭中,存在着一些危机,而他恰好是这些危机的解决者,他不放心离开家,所以他被迫使自己为这个家庭的问题负责,诱发分离欲和联结欲之间的斗争状态,带来心理上的问题。
婚姻关系顺利的前提,是夫妻双方与原来自身的孩子气进行分离,也要在内心层面与各自的原生家庭,做好足够的分离,适应新的核心家庭里的身份,做好与爱人的联结。
有些人在生育孩子后,无法适应父母的身份,就是没有和自己原本是一个孩子的身份进行更好分离的表现。
人们在中年阶段,会面临着与自己的父母亲分离,和离家求学的孩子分离,逐渐的与自己健康的身体进行分离。
逐渐的接受,原先所拥有的东西,都会慢慢丧失的真相。为离开世间做好分离的准备。
在死亡的时候,每个人不得不放下,和这个世界的各种联结,做一次总的分离。

本文来源于壹心理读书会整理,书籍名称《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侵权即可删除!

渡心人

执业背景:医学心理学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时长:心理咨询时长1000小时以上,受督时长180小时以上

咨询寄语:与你共渡心灵之河;

理论取向:心理动力学取向,人本主义风格

02

专业领域/Field/

抑郁、焦虑情绪问题;

亲密关系、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适应、创伤疗愈(不含性创伤问题);

个人探索与发展、人生意义探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