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江灌区工程历史回望
青弋江灌区工程历史回望
陈 乘
本文原载《宣城历史文化研究》2020年第2期
作为宣城市水利部门的一名新兵,我接触到青弋江灌区工程的历史资料后,曾经对那35万民工肩挑手推、夜以继日兴修灌区的雄壮景象感到十分震撼。那些一串串真实的数据及社会经济综合收益,是无名英雄建设者们的汗水结晶,亦是他们不容磨灭的脚印。回望青弋江灌区工程历史,寻觅筚路蓝缕的建设过往,对后来者会有一定的激励意义。愿我们新一代年轻人能接好接力棒,脚步能迈得再坚实些。
灌区简介
青弋江灌区(原名陈村灌区)属全国402个大型灌区之一,地处安徽省长江南岸,跨漳河流域和青弋江、水阳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是利用陈村水库发电尾水及区间径流为水源,集农业灌溉、防洪、发电、城镇生态供水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主体工程位于革命老区泾县境内,受益范围涵盖宣城市泾县、宣州区和芜湖市南陵县、繁昌县四个县(区),总控制面积1383平方公里。
兴修缘由
地形气候多样,气象灾害频繁。宣城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位居长江下游南岸,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的接合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由于境内陆形复杂,山体相对较大,气象要素随山体坡向、坡度呈现不同的分布类型和规律,从而构成立体气候景观。多种类型的地形气候和局部小气候,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但是气象灾害也比较频繁。农业上因热量条件而引起的气象灾害有:春季的低温连阴雨和“倒春寒”,夏季的“小满寒”和高温逼熟,秋季的“寒露风”和早霜冻,冬季的霜冻和寒潮等;因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局部地区山洪,大面积的旱涝等;伴随着某些气象要素异常变化而出现的大风、暴雨、冰雹、冰粒等;因适宜的气候条件而诱发的农作物病虫害等。
河水位变幅大,农田灌溉无保障。1958年,国家批准兴建陈村水库。1966年6月,由安徽省水利设计院和水电部上海勘测设计院共同提出《陈村水电站工程修正扩大初步设计》,认为:“陈村水库以下,西河镇以上的畈地,现有泾县的安吴渠与南陵县的柏山渠两个自流灌区,均为无坝引水,因河水位变幅大,引水流量不稳定,且遇久旱时期,河道水位降低,引水流量也感不足。”
兴建总干渠
1971年3月,安徽省正式将青弋江综合利用工程列入国家计划。
1971年11月上旬,总干渠第一期工程开工,开挖溪口至黄村段15公里长渠道,泾县、南陵、宣城、繁昌、芜湖5县10万民工参加施工。
1972年10月中旬,总干渠第二期工程开工,开挖黄村至泾县城郊15公里长渠道,芜湖、繁昌、南陵、宣城、当涂、广德、郎溪8县11万民工参加施工。
1973年总干渠第三期工程开工,10万民工参加施工。而在总干渠施工过程中,民工共伤亡65人。渠道以人工开挖为主。土质较硬,用人力打孔爆破后结合人力开挖,土方运输以人力挑抬为主,人力小板车补充。35万民工会战于泾县,全屏一根钢钎一双手,一条扁担两只筐,把一座座山移走,将一段段渠埂筑起。春秋天阴雨绵绵,路滑泥又深,夏天持续干旱,四面尘土迷漫,冬天寒冷彻骨,土冻水寒。民工们用群众的智慧克服困难,凿通了山岭,劈开了天官山,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1976年总干渠基本竣工。
溪口闸枢纽工程
兴建东干渠
1989年10月30日,东干渠渠道土石方工程正式开工,由于芜湖市人民政府的报告,省人民政府决定“东干渠灌区不再包括芜湖县境内的灌溉面积,东干渠缩小断面后,由宣城地区组织实施”。
憧憬宣州明天生活的鸟语花香。
续建配套设施,功能日臻完善
青弋江灌区的农田灌溉的功能已向生态环境保障功能延伸。宣城市城区活水工程暨宣城市引水入城项目,从青弋江灌区东干渠纪村闸进水口沿东干渠引水到北分干渠的关庙水库,再由关庙水库埋设管道到主城区殷村水库进行调节,对主城区清溪河、梅溪河等河流进行水质净化和生态修补。
(作者单位:宣城市水利局青弋江灌区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