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右归丸·地黄饮子
肾气丸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如入,少腹不仁。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
现代运用: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神经衰弱等
汤头: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山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右归丸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一·新方八阵·补阵·五》
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赋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呃膨胀,或翻胃噎嗝,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谿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总之,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体不收,或眼见邪崇,或阳衰无子等证,俱速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而神气自强矣,此方主之。
大怀熟地八两 山药炒,四两 山茱萸微炒,三两 枸杞微炒,四两 鹿角胶炒珠,四两 菟丝子制,四两 杜仲姜汤炒,四两 当归三两 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 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或丸如弹丸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如阳衰气虚,必加人参以为之主,或二三两,或五六两,随人虚实,以为增减。盖人参之功,随阳药则入阳分,随阴药则入阴分,欲补命门之阳,非加人参不能捷效。如阳虚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酒炒三两。如飧泄肾泄不止,加北五味子三两,肉豆蔻三两,面炒去油用。如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呃吞酸,皆脾胃虚寒之证,加干姜三四两,炒黄用。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二两,汤泡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连皮四两。如阴虚阳痿,加巴戟肉四两,肉苁蓉三两,或加黄狗外肾一二付,以酒煮烂捣入之。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现代运用:肾病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精少不育症、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
汤头: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角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地黄饮子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一·肾脏门·喑痱》
论曰内经谓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喑俳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盖肾脉侠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喑,肾脉循阴股循内联踝。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俳。治肾气虚厥,语声不出,足废不用,地黄饮方。
熟干地黄焙 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炒 肉苁蓉酒浸,切,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石斛去根 五味子炒 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 远志去心 菖蒲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效:滋肾阴,补肾阳,化痰开窍
主治:瘖痱
现代运用:晚期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脊髓炎、老年性痴呆等
汤头: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