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洪拳第8代传人张秀华大师

题记

曾几何时,“渤海武术学校”任总教练,济南市郊治服“李霸天”,“浪中河战役”枪挑三顽杀出重围,全省武术比赛中“行者棒”精彩演练博得八国军界称赞……主人公就是滨州洪拳第八代传人张秀华大师。

洪拳第八代传人张秀华大师

张秀华,滨州洪拳第八代传人,生于1910年9月,卒于1987年8月,原惠民地区滨县单寺乡瓦屋张村人。

瓦屋张村,明代即有拳房,村民习武之风蔚然。

受尚武之风影响,少年时的张秀华,拜本村著名拳师张庆秀为师,习练八极、八折、开锤、大车轮、小车轮等。当时,瓦屋张村无私塾,启智开蒙要到距村二里之外的牛王庄私塾。其他小伙伴都是走着去,唯独张秀华倒立行走(俗称“蝎子爬”),一时传为佳话。可见,其武术童子功已非常扎实。

成年后,为在武学上有所提高,考入民国时的“渤海武术学校”,先后拜少林寺还俗高僧惠源及洪拳第七代传人邓洪先为师,从此进入洪拳门。期间,先后学习了小洪拳、大洪拳、猴拳、螳螂拳、对练、散手及各种兵器等。毕业后,由于成绩优秀,被任命为民国“渤海武术学校”总教练。

张秀华大师演练猴拳

一九三二年,民国山东省举办了第二届武术擂台赛,吸引了八国军界人士观瞻。张秀华大师表演的项目为行者棒,只见其上打叉花盖顶,下打枯树盘根;左打青龙摆尾,右打怪蟒翻身;前打猛虎拦路,后打鹞子穿林。真个是站步如钉,行步如风,下棒力万钧,四两拔千斤。在演示“行者棒”经典动作“剪子股”时,由于蹦跳极高,动作过于规范,在左右侧身着地时,以至于两面大腿外侧裤子磨破摔烂,然精彩的表演博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此赛中,张秀华大师过关斩将,夺得首名,获奖银樽一只(文革中遗失)。

张秀华大师演练行者棒

一九三三春,民国山东省举办的武林大会散手擂台赛上,民国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亲自观看,此赛签订生死文书,吉凶未卜。河北武林人士对战山西武林人士,山西一十七、八岁的少年连胜河北两局。河北派出一五六十岁的老者出场再战山西少年,三转二转间,老者迅猛出拳,直捣少年斜肋,谁知拳进胸腔,少年当场气绝。此赛中,张秀华大师刀接山西女剑侠,二人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在拳术套路赛中,赢得洪拳套路第一名,获奖德国飞鹰牌自行车一辆。赛后,被民国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任命为警卫团手枪队武术总教头。

一九三五年春,民国山东省举办军事大比武,选手皆是从军队选拨的各项能手,含射击,单、双杠,跨越障碍等项目。张秀华大师勇于拼搏,在300多人的选手中,夺得综合项目第一名,获奖军用毛毯两床。

在“渤海武术学校”任总教练期间,济南市郊李家庄有一村霸“李霸天”,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百姓敢怒不敢言。一天,本村一女子在街上碰到迎面而来的“李霸天”,“李霸天”几度言语侮辱,该女子反驳了几句,不料却招致了“李霸天”一顿拳脚,只打得该女子鼻青脸肿。恰巧,该女子的弟弟在“渤海武术学校”学武,他得知此事后,终日闷闷不乐。张秀华大师觉察后,问明事由,决定教训一下这个“李霸天”。有一天,“李霸天”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走着,忽见迎面走来一人。“李霸天”怒目圆睁,大喝道:“大胆,见了老子也不躲避?”说着,自持有点儿拳脚功夫,挥拳便打。只见来人撩左掌架开即将砸下的重拳,随着一记右掌下去,只掌掴得“李霸天”晕头转向,不知东南西北。待“李霸天”回过神来,再扑将过来,来人只用了一招“锁步提摔”,即将“李霸天”摔倒在地,随即左膝用力抵住,使其动弹不得,“李霸天”只得示弱求饶。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渤海武术学校”总教练张秀华大师。张秀华大师怒斥了“李霸天”一通,告诫他要弃恶从善,多做惠及乡邻的善事。后来,“李霸天”果真摒弃恶习,向善向真,成了美名远扬的“李善人”,还与张秀华大师成了不打不相识的武友。

张秀华大师演练醉拳

抗战期间,张秀华大师曾参加过著名的“浪中河战役”。两军隔河对垒,日军凭借坦克的掩护,几番冲上“浪中河”大桥,险些突破国军阵地。此役十分激烈,参战国军队伍中,十有九亡。由于力量悬殊,日军最终突破国军阵地。张秀华大师凭借超强的武功和习武练就的机智勇敢,与日寇殊死拼杀,一气刺倒三个鬼子兵,突出重围,幸免于难。

参战国民党军伤亡惨重

后在济因打抱不平,触及黑帮,屡遭黑帮截杀,又因看透了韩复榘政府的腐败,张秀华大师毅然偷跑回家,从此隐姓埋名,低调务农为业。

1947年滨县解放前夕,张秀华大师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剿匪反特斗争。当时的县长李玉看重其能文能武,欲带其随军南下,因当时一次战斗中负伤,张秀华大师未能成行,这也成了他终生的遗憾。

后来,伤愈后,张秀华大师崇文尚武,精研拳术,广收门徒。张秀华大师秉承“缺德者不或与之学,丧礼者不或教之武”的原则,崇尚武德,强调尚德不尚力,所有徒弟必须做到不能仗技欺弱、为非作歹,违者弃之,甚者罚之。张秀华大师严令弟子遵循“八不打”的戒规:一不打太阳为首;二不打正对胸口;三不打中心两壁;四不打两肋太极;五不打海底撩阴;六不打腰眼两肾;七不打尾子骶骨;八不打破骨千金。张秀华大师要求的“八不打”之处,均为要害,易使对手致命。由此可见,张秀华大师宅心仁厚,武德高尚,尽显一代大侠之风范。

张秀华大师为了光大洪拳门,曾到淄博煤矿义务授拳两年,到山西大同煤矿义务授拳一年,门徒遍布北方,为传承和弘扬洪拳这一传统拳种做了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张秀华大师积极参加各项武术活动。

一九七七年参加山东省举办的武术比赛,张秀华大师表演的是六合枪,青岛的一位老拳师拔得头筹,张秀华大师屈尊第二。回到家乡后,张秀华大师又在原惠民地区体肓场进行了表演,其枪法如舞龙走蛇,四面生风,赢得场外观众的阵阵叫好。

六合枪精彩演练

后来,张秀华大师多次参加原惠民地区举办的武术比赛,屡次斩获骄人战绩,并一度任武术比赛仲裁委员会最终仲裁。

张秀华大师从此声名鹊起,前来瓦屋张村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

张秀华大师为人低调,授徒至谨,强调收徒尤以武德为重。张秀华大师还强调学武要博采众长,要兼收并蓄,要摒弃门派之别。

青岛武术队来滨县学习洪拳器械“万胜刀”,因此刀法张秀华大师曾在省武术大赛中表演过,当时就引起了青岛武术队的一度关注和仰慕。此刀法乃明清“八义”之一的胜英所创,结构严谨,动作优美,刀法乖钻,防不胜防。张秀华大师对青岛武术队热情招待,还把“万胜刀”的绝学“刀挑李士培”悉数传之。(李士培占据台湾,胜英领旨带兵攻之,短兵相接中,李士培被胜英刀挑而亡。)

过去,洪拳戒规规定,独门绝技一代只传一人。年迈的张秀华大师为了把自己的武学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就把洪拳精粹“混元功”和“七十二摇”等绝学传授给了洪拳第九代传人刘炳国、刘建华、张太平、张俊国、刘士君、宗继文等。

洪拳第八代传人张秀华大师,直至耄耋之年仍授拳不辍,门徒遍及神州大地,为传承和弘扬滨州洪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后记

此文史料由洪拳第九代传人刘士君先生提供,文稿由洪拳第九代传人刘炳国先生终审。在此,谨表谢忱!

作者:赵云平,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教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