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忙人?其实,你是病了!
用指尖流淌的文字,滋养着有缘的灵魂
你有没有这些特征,如果有,那就是一种病,得治。你说工作忙,天天有应酬,哪怕是周末没有应酬,你也得呼朋唤友去撸个串,你说喜欢喝茶,每天约朋友喝茶,一聊就聊到天昏地暗。
你不打牌就手痒,先茶后酒再打牌,一条龙的全活可劲造。你说你喜欢唱歌,赶上机会就要去唱歌,KTV里搂着话筒乱蹦乱跳,张牙舞爪,不到凌晨绝不回家。
你几乎不在家,回到家里就是接打电话。一分钟能说完的事儿,你前因后果能唠一个小时。你几乎不跟家里人交流,除了睡觉就是刷小姐姐,你太忙了,分秒必争的忙,但时间在你这里却是最不值钱的。
你打着忙的名义,实际上是在消化你自己的空虚寂寞冷。你根本就静不下来,你没有自己,你只有在喧嚣中才能获得存在感,静就相当于掩埋了你的生命。
你也许在别人眼里是成功人士,但是你没有灵魂,或者说你只有卑微的灵魂。你是精神世界的乞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注:疫情期间,A的发小B到家里玩,可B一会儿坐,一会儿站,反反复复,像猴子屁股似的,坐不住。
B还老觉得烦,不是打打牌,就是打打游戏,反正要找点事情做或赌博来钱了,才能开心会儿。同时,他还觉得A,一整天在屋子里,不烦吗?B这就是在是苦熬日子。
而A在家即使啥事儿都不做,只需看看天空,看看蚂蚁,也感觉平静,安详。那A这就是在享受日子。
人们总以为静,放松就是浪费时间。其实恰恰是能静心,身有静气的人能成事儿,幸福指数也比较高。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能动不能静,极度焦虑的社会。到处充满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然而起跑线关键不是孩子在婴幼儿时就训练他们的竞争力,也不是学区房,而是父母自己的修身成长,特别是父母的人格。
这里并没有鼓吹懒惰反对勤奋。勤奋自然重要,只是想说,我们可以好好学习放松,特别是需要减少焦虑和过多欲望带来的内耗。这些被焦虑和过多欲望充满的努力,常常是在事情表面上拼命努力,结果抓不住本质。
可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如B这样。你贪婪的利用每一点时间,害怕与黑夜相处,所以熬夜;你贪婪的享受着美食之欲,所以饮食不节制;你贪图麻醉,所以烟酒不离手;你贪图着金钱万能的好处,所以过劳....
人们没有信仰,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一样,不停地去做事儿,不停地去寻找刺激,一停下来就害怕,就百无聊赖,就觉得虚度人生。于是,你迷失在了一个又一个的刺激之中,甚至变了态。
这就跟生病养生一样,我们最大的思维错误,就是我要补点什么,我要喝点什么,我要做点什么,才能养生。
我们从来没有反思过,也许少吃点,少喝点,才是正确的。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是吃的太多,有积食问题,喝的太多有积液问题,瞎忙有生活乱套问题。
这是我们长期用行动主义、执行主义、目标主义、有用主义等作为思维模式,带来的弊端。在这种错误模式的惯性主导之下,我们以为不论任何事,都需要通过做什么来实现。
我们内心空缺越大,就越强烈需要一种东西去填补。我们总以为拼命往外抓住某些东西,就可以了,其实,是填补不了的。人越往外求,就会越消耗气血,气衰力竭,内心就会越空缺,越躁动,永无宁日可言。
凡事都从忙中错,何人知向静中修。生病都是身心错,大药只在静中求。幸福靠悟,做事儿靠静。静方能生慧,不静却想通过不断外求,获得幸福者,皆缘木求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