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前,厉害人物大都在太子身边,为何最后李世民得胜了?
2020-10-27 10:21
华人号:怪谈
李建成作为太子,帝国未来的接班人,那么自然是重点栽培对象,他的身边必定围绕着众多贤臣、重臣,其中就包括魏徵、王珪、薛万彻等人。这些人之后被李世民重用,都成为贞观的股肱之臣。
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的实力是远大于李世民的,支持李建成的大多是世家大族,树大根深,而李世民这里就稍显单薄,毕竟虽然他手下厉害人物众多,但是当时几乎被架空,那么为何最后还是李世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李建成优柔寡断
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哪怕李建成的幕僚们再厉害,拿主意的还是李建成一人。如果李建成缺乏决断力,其他人再给力,那也是无用功。
在李建成身上,有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心慈手软、优柔寡断。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李建成虽说是太子,但唐朝大半的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的,威望甚高,双方就好比针尖对上麦芒,势均力敌。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有多次机会刺杀李世民,只是他都没有抓住。在李建成、李世民交恶之后,李元吉马上投奔到李建成麾下,并多次要求先下手为强。李元吉并非真的要帮助李建成,他同样对皇位有觊觎之心,好在李建成一直在犹豫,多次放过了李世民。
史料记载“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
一次,李世民和李渊到李元吉府上,李元吉暗藏杀手,准备刺杀李世民,李建成连忙阻止了李元吉。李元吉心思阴毒,早已没有了兄弟情分,但李建成不同,他依旧念及兄弟感情,所以面对皇位之争,他一直无法痛下杀手。
性格决定命运,正是由于李建成的迟疑不定,给了李世民机会,而李世民城府极深,他制定好对策,只用一次,就解决了问题,狠辣和决绝都远远超过李建成。
李世民心思缜密,提前下手,属下誓死效忠
或许在史书上有抹黑李建成的嫌疑,但李世民不愧为一代雄主,玄武门之变中做得几乎滴水不漏,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直接问鼎天下。
史料记载“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李元吉已经构思好了“昆明池之变”。是时,突厥进犯唐朝边境,李建成推荐李元吉做了元帅,李渊认为李世民功劳太大,就同意了李建成的建议。
李建成准备在践行之时,将李世民斩杀于军帐之内。只不过,李建成、李元吉的对话,被李世民安插的眼线得知,及时告诉了李世民。
可见李世民已经将情报工作做到了极致,敌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随后,李世民将李建成的阴谋告知了长孙无忌等人,大家都在那里摩拳擦掌,等待厮杀。只不过李世民却打起了退堂鼓,他对众人道:“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
意思就是骨肉相残是不仁道的,最好等到对方先动手,我们在后发制人。从李世民之后的一贯表现来看,他不是一个喜欢犹豫的君主,在他心中早已做了决定。然而,为了试探大家的态度,为了团结一致,他必须要演戏,他要得到结果,就是得到下属的誓死效忠,因为刺杀计划,必须一次成功,如果失败,他将落得身败名裂。
尉迟敬德对李世民忠心耿耿,马上表明了态度:“现在大家誓死拥戴大王,如果大王不同意,那么我就准备逃走。”长孙无忌、张公瑾、尉迟敬德,都一致要求李世民马上动手,杀掉李建成、李元吉,成就大事。
在“三推三让”之后,李世民看火候差不多了,便将此事拍板,马上命人去找房玄龄、杜如晦商量对策。
尽管我们不清楚玄武门之变的具体计划,但想来也是比较复杂的,毕竟这和造反无异,必须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才能一举成功。
史料记载“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挂,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
事实上,李建成、李元吉根本就没有逃走的机会,史书上说李世民被树枝挂倒,还差点被李元吉勒死,这八成是李世民虚构的。李建成、李元吉本就是待宰的羔羊,怎么还会有反击的机会。
在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李世民马上命尉迟敬德前去逼宫,逼迫李渊交出军队的指挥权,尉迟敬德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皇帝的面前,而且是手持凶器、满身是血,可见李世民早已买通了宫中的侍卫,计划和实施分毫不差。
纵使李建成手下幕僚实力不俗,但他的对手李世民太过可怕,面对如此强悍的对手,败下阵来也是理所当然。
幕僚的建议,李建成不听
李建成手下的谋臣、武将不在少数,魏徵、王珪、薛万彻、罗艺、冯立都非等闲之辈,李建成看不到的事情,他们都能看得到,如果李建成能按照他们所说的做,或许李建成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史料记载“初,洗马魏徵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徵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
魏徵和李世民的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但魏徵原本可是李建成的人,为了辅佐太子,他曾要求尽快干掉秦王李世民,只不过李建生生性仁厚,没有同意罢了。
面对这个曾经要杀死自己的敌人逆党,李世民却毫不在意,因为魏徵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加之李世民对其以礼相待,并予以重用,魏徵才成了国之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