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散文:圆山十八面
座落在漳州南郊西部、九龙江南岸的圆山是一座海拔五百米左右,挺拔雄伟,玲珑秀丽的孤山,又称“中国的富士山”。
俗话说:“圆山十八面,面面有风景。”另据《龙溪县志·山川》(卷二面8)载:“圆山……前后望有十二面如覆盆然”,所以名“圆山”,山上原有石池、啸台。每当云气覆之,天必雨。山上还有仙脚迹、石碾、贝丘等遗迹。俗称:“圆山是漳州的看囤猫”,守护着中国福建的乌克兰——漳州平原这块富饶土地的粮仓。建国前,圆山是著名华南虎栖身地之一,山里另栖有獐、狸、鹿、穿山甲、锦面山鸡、金环蛇等名贵飞禽走兽。圆山东南面以特产漳州水仙花闻名,而西南面(今九湖镇林下村)以盛产出口日本的清水麻笋、绿竹笋、蜜柚而成绿色宝库。1960年11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特地到九湖镇蔡坂村和林下村视察。同处圆山东南面的岱仙岩康仙祠,是漳州最早的道教正一道的发源地之一,唐代康道师(因被欶封过长史,故亦称康长史)始在漳州圆山琵琶坂(九湖镇蔡坂村)传道行医。据《张氏家谱》记载,今琵琶坂位于蔡坂村后圆山南麓,九湖镇田中央村岱仙岩(仙祖庙)所处位置亦有“琵琶穴”的民间地理传说。两村民间同祀一个人,而且两村山水相连,类似慈济宫因“吴真人”出生与炼丹地的典故,而建有青礁、白礁东西二宫。康道师修道传教,以济人为念,他们精通中医术,治疾救人无数,惠及漳州四邻百姓。后来,人们为祈求驱鬼降妖,治病求人,保境安民,得福消灾,特建仙祠祈之。宋熙宁七年(1074年),康长史受册封为“通英候”。宣和四年(1122年)诏赐“熙和庙”祭祀。宋嘉定、绍定年间相继修葺,后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建,后废。建国后,岱仙岩康长史祠被龙海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1994年开始,九湖镇及田中央、大小梅溪、洋坪等村依靠群众自愿捐资,重修岱仙岩康长史祠前殿,建成岱仙岩至漳州市区6米宽水泥路面。如今,岱仙岩“仙祖”香火旺盛,被漳州南乡老百姓称为“小三平”,每年春节前后(特别是正月廿八祀祈日),四邻八乡信士游人接踵而至,一派繁荣。
勤劳朴实的九湖人民向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外来事物,从荔枝的引种,花卉的栽培、水仙花的传播都无不是漳州地区对外引进、接受新生事物的成功范例。德国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人不是神的创造物,而神是人的创造物。老百姓把富有大功大德的先人奉祀为神,也许是对天地造化和人文发展的一种崇敬,更是对自己和未来一种期待和鞭策!如果能像古人所云:“聪明正直,死而为神”的话,中国作为神州,那是无神论的神气使然!
圆山被称为“中国富士山”始于1995年3月,华国峰同志莅临凤凰山鸡母石,北眺圆山,当时陪同的中共龙海市委书记、现任漳州市副市长黄浦江同志介绍说:“这圆山就是‘中国富士山’,其外表酷似日本富士山,只差山上没有积雪,却常有积云,日本富士山下有樱花,‘中国的富士山’下有水仙花……”华国锋同志对一这称号大加赞赏,完全赞同,是为流传开来。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