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一熬,就到头了?
本想搜王菲的《我和我的祖国》,没搜到。不过MV里可以听到我菲的声音,欢快悠扬。
这么多年,我菲还是我菲。
猛然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感觉很有哲理:人总是在变和不变之间挖掘生命的意义。
分享下昨日感悟。其实我们对一个人的直观了解,就是从他的社会地位、他的穿着、谈吐了解的。可别觉得肤浅,没人想了解你,除非你对他有用。
|故事一:
名片的那个title决定了别人怎么看你,以何种方式与你相处。前几天见到一个本应成为大佬的非大佬。(这话听着很变扭)。
最开始我仅仅以为他只是年长我几岁,吃过的饭比我多。随着聊天的深入,我才发现,哇塞,历史书上的一些事件他都见证了呢。
然后我对他的感情瞬间变了。天呢,快给我讲讲。
然后他不动声色的给我还原了一些事件,很平静的陈述,然后偶尔加点亲历者的口吻。
最后,我问他,你为何没在那里呆下去?他说,那会我看不到希望,乌烟瘴气的。
不过后半句他没说。我替他说了,现在也一样乌烟瘴气。只是作为元老级的他,没有享受到胜利果实。
如果,如果,如果。
只要你呆下去了,排资论辈,少不了给你一碗肉吃。
|故事二:
体制里的人干几年都想下海,无非就是把资源变现。
我的这位朋友下海的心思萌芽的很晚。不过开始总比不开始好。由于他一直很踏实,我觉得他的这次创业应该蛮有希望的。可是,创业需要启动资金,尤其他要创业的那个领域,更是要砸钱。
目前,他遇到2个问题:1,启动资金哪里来?既给你钱还放权?这么好的事儿好难找;2,商业模式变了,现在的商业模式好难概括,但肯定不是以前那种。产业在升级,商业模式也在变迁。到了一定年纪,玩转不了年轻人的东西。
我想来想去,年轻人有啥好处?没钱也没房。但是年轻人敢想。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登上战场了。
最后以一个课本上的故事结尾。初中政治书上写,一个人在沙漠里迷路,口渴很口渴。最后他渴死了。可是那瓶水离他其实很近了。如果他能够早点看到那杯水只有一米的距离,也许还能撑住。
以事后诸葛的角度看问题,历史都可以重来。然而那都是假设。
所以我还是佩服那只本应成为大佬的非大佬。他没有陷在过去,而是活在当下。以前的风云他也经历了,现在的平淡才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