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受益一生的六篇古文,百读不厌!

来源: 史记

总觉得“受益一生”这个词儿用大了,毕竟,背下了这六篇,照样升不了官、发不了财,也娶不上媳妇。那我们就说点小的吧。

看电影《煎饼侠》的时候,片尾曲震撼到了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那么,这首诗是谁写的?诗人又是引用了哪篇古文?“扶摇”是个什么东西?这句诗或者这篇古文跟《煎饼侠》的主题又有什么关系?

再说一个,电影《北京爱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电影中的爷爷给在太空站工作的孙子写一封信,信上说:汝去家满载,料已入世……

“去家满载”的“去”字,电影中大牛已经解释了,他说爷爷这个“去”字用得好,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去国怀乡”。

那么《岳阳楼记》里的“去”字是什么意思?还有,何为入世?

多背点古文吧,不然连电影都看不明白。

一.《逍遥游》——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这是一个一条大鱼变成了一只大鸟,然后从北海飞往南海的故事。既然北海南海都是海,那它为什么一定要从北海往南海飞呢?因为它要探寻一种“逍遥”的境界。

大鹏鸟迁徙南海这件事一时间就成了社会热点,各路人马都来关注。

一会儿是蜩,一会儿是学鸠,一会儿是蘑菇,一会儿是蝉,一会儿是商汤,一会儿是商汤的马仔棘,纷纷就这件事发表了看法。

每一种看法都表明一种态度,背后又都隐含着一种哲里,直到引出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境界。

文章最后两段庄子与惠子之间的口水战可谓相当精彩。惠子与庄子是最佳损友,这两人交情过硬,但每次见面都要互撕一会儿,那个著名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是他俩撕出来的哲学观点。

背下《逍遥游》吧,起码要知道“越俎代庖”“鹏程万里”这样的成语是出自这里。还有,“羊角”“扶摇”都是飓风的意思,“羊角风”就是这么来的。

二、《劝学篇》——荀子

一提到“儒家学派”,我们都会想到孔子、孟子,其实荀子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且是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集大成者。

其实,如果不知道荀子,真的挺对不起他的,你说,是不是老早就知道那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后人的简化版本,上边那句才是这句箴言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蓝色的“蓝”为什么是草字头?答案是“蓝”是一种叫蓝草的植物,用来提取染料。青色,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却比水要寒冷许多。

荀子和孟子同属一派,但也互撕。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却说,人本来就是一个小恶魔。恶怎么办?就得读书学习,来驱逐心中的恶念。

背下《劝学篇》吧,以后想表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时候,还可以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看,是不是更高大上?

三、《兰亭集序》——王羲之

三月三日是个神奇的日子,在古代,这个日子官员和百姓要一起到水边嬉戏。

男女老少在一起,追逐打闹、水花四溅,这场面挺辣眼睛的。NONONO,我们想错了,不是追逐打闹、水花四溅,而是曲水流觞、吟诗作对,这个活动叫做“修禊”。

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浙江绍兴的水边又迎来了四十一位地位显赫的大咖,有王羲之,就是书法写得最好的那位;有谢安,就是“东山再起”的那位;有孙绰,就是赋诗“小家碧玉”那位等等。

这些人沿河边一字排开,席地而坐,将一樽酒放入水中,酒杯飘到谁面前谁就饮酒赋诗。一来二去,这一次修禊诞生了不少雅章妙篇,他们就决定将这些诗文合订成集,并推选书法和文章并重的王羲之来为这部书作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你一定在无数面墙上看到过这句话开头的那幅字,很遗憾,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了。

但是要是能把它读出来,也是蛮骄傲的。友情提示,天下第一行书可不是那么好认的,不背下来很难读完。

四、《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是一篇狠文。

公元675年的时候,滕王阁竣工了。工程甲方——当地的地方官阎伯屿于九月九日在滕王阁大会宾客,邀请天下名流,饮酒览物,赋诗作文,并想像当年兰亭集会一样出一本书。

一提到出书,就得有人作序对吧?这次这位阎公是有私心的,他想让自己的女婿作序,一举把他推向初唐文坛的风口浪尖之地。

可是,不识趣的王勃出现了。

一个二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恰巧赶上这次聚会,在诸位文坛前辈竞相谦让之际,一个箭步跳上台来,拿起笔就要作序。阎公的好事被他坏了,恨得牙根痒痒,要羞辱羞辱他,就吩咐手下王勃每写一句就大声唱出来,一定要在天下文人面前把他搞垮。

可万万没想到,王勃的每一次落笔都语出惊人,以至于写到后来阎公都忘了女婿一事而大声感慨“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王勃就这样永垂不朽了。

我给学生讲这篇,让他们先读一遍,读完我问他们读懂了吗,他们说没有,但他们补充说,虽然没读懂,但真心觉得高大上。

五、《岳阳楼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庆历四年春,范仲淹的好朋友滕子京被贬到了湖南岳阳。第二年,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受挫,他也被贬出京城。范仲淹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仕途失意,困顿江湖。

就在这时,范仲淹接到一封信,信中滕子京说他已经把巴陵治理得非常好,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并且还翻修了岳阳楼,邀他去参观,当然了,最好是能写一篇记录下这壮举。

范仲淹为了写好这篇文章,细致深入地游览了洞庭湖一代的风光,了解了巴陵郡地区的民情,观察了登临岳阳楼那些游客的情态,终于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千古之叹。

好吧,我来说一下“去国怀乡”的“去”。“去”字在古代汉语中,跟我们今天的理解刚好相反,在古代,去是离开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了国都,又不得归乡,只能饱尝漂泊之苦。

《北京爱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的大牛、爷爷,也都是在外漂泊之人,与范仲淹、滕子京惺惺相惜了。

六、《前赤壁赋》——苏轼

如果苏轼还活着,我说完下边这句话,估计他要蹦起来打我。

我想说,感谢王安石同志将他贬到黄州那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去。黄冈的亲不要生气,我知道现在的黄冈当然是繁荣昌盛,但当时,那确实是偏僻落后的地儿。

如果没有黄州被贬,后人又怎么会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怎么会读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又怎么会读到“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当然,也不会读到这篇《赤壁赋》。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苏轼与他的朋友们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大家饮酒、赋诗、唱歌、随波逐流,好像要变成了神仙。这时候,一个吹箫的朋友突然伤感起来,说了一堆负能量的话,苏轼只好从宇宙与人的关系开始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哲学课。

不知道是酒的原因还是苏轼的原因,反正后来大家都醉在了舟中。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话,够琢磨一辈子了。

另外古文君在后台经常收到很多读者的留言,不知道怎么学习古文,怎样才能学好古文?

就拿上面的10篇古文而言,只是简单的介绍,真正的原文在哪里?又要在哪里才能看到没有删减的古文和翻译?

网上找的话有些麻烦,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把这些古文都收录在一起,然后可以随时拿出来阅读或温习?

当然有!

为了庆祝国庆和中秋佳节的来临,古文观止特意和中华书局进行合作,联手给大家送上一套《古文观止》经典藏书版,由中华书局出版。

为什么要选择这套书?

五大理由告诉你,这套书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1、《古文观止》分为上下两册,内容充实,所选古文皆为经典。

2、由中华书局出版,大陆统一正版书籍,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3、排版优美,文字适中,给人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

4、每篇古文皆有原文、注释及译文,多层次深度理解古文,学习古文精髓。

5、学好古文必备入门书籍,并蕴含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知识,堪称另类的“百科全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