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用药”就是“基因检测”吗?

什么是精准用药?

精准医学是近年来医学领域最流行的词汇之一,那么什么是精准医学呢?简单地讲,就是为患者量身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而对于多数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用药模式是根据病情和医生临床经验用药,患相同疾病的不同患者,诊断明确后,给予标准剂量的药物。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有着很大区别,这一现象就会导致用药疗效的差异,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人类个体差异的20%-95%由基因决定。药物发挥药效主要通过药物代谢酶、转运体、靶点(如受体)的作用,而药物代谢酶、转运体、靶点基因的差异都与个体基因变异相关。那么,通过血液、唾液等来分析这些相关基因的信息,便有可能更好地预知身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转运能力以及敏感程度,医生和药师便能通过不同个体的相关基因信息,判断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出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哪些药物的使用需要检测基因?

显然,并非所有的药物使用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一方面,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很多药物疗效差异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国家卫健委2015年发布的药物代谢酶和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结合药物应用情况,一般将药物分为推荐必须检测、强烈建议检测、临床需要检测三类。
推荐必须基因检测的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别嘌呤醇、阿巴卡韦、氨苯砜。
该类药物在部分基因型人群,容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以治疗癫痫的药物卡马西平为例,携带人白细胞抗原HLA-B*1502等位基因的癫痫患者使用该药时容易发生重型大疱型多形红斑等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研究显示,中国人群中携带HLA-B*1502等位基因的人群比例为4%~22%。因此,患者在开始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之前应进行基因检测,若检测结果呈阳性,则不宜使用卡马西平。
强烈建议基因检测的药物:氯吡格雷、华法林、阿米替林、奥卡西平、硝酸甘油、伏立康唑、他莫昔芬、他克莫司、5-FU、卡培他滨、替加氟、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叶酸、顺铂、可待因。
该类药物主要是在某些基因型人群,疗效较差,需要更换药物或者调整用药剂量。以氯吡格雷为例,其是一种抗血小板凝集药物,1997 年美国 FDA 批准用于降低心肌梗死、脑血栓的发生,与阿司匹林适应症类似。
但是,在某些基因型患者,氯吡格雷代谢不良,其在体内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发挥药物作用的活性形式,药物疗效因而显著降低。氯吡格雷实际上是一种前药,只有15%通过肝药酶CYP2C19代谢为活性产物发挥药效。不同人 CYP2C19 的能力随着基因型的不同而有差异。其中,CYP2C19 功能较差的不良代谢型,氯吡格雷将很难转化为活性产物,这就意味着,这部分患者氯吡格雷抑制血栓的形成可能疗效不佳,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临床需要检测:主要是指上述药物以外有基因注释的药物。

基因检测就是精准用药吗?

上述内容能让读者对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精准用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过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不仅仅是基因,合并用药、食物、环境因素、包括其他合并的疾病对药物的疗效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精准用药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基因的个体差异,患者的其他具体情况仍需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2015,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201507/d7df42ae50b14d01b2eda7f1610bd295.shtml
2. 袁慧.心血管药物个体化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442-444
3. 熊星华;雷招宝;;别嘌醇致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及其防治[J];医药导报;2007,12,1515-1517
(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药学部 祁佳)

■ 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