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少子女

多子多福,古之所求,近代以来,此风不竭。
梁启超育九子,朱自清育八子,丰子恺育七子,齐白石育十二子。多子女家庭自得其所,也自得其乐,民国诗人张弘弢《爱儿歌·并引》云:“我生既壮,近又得男。夜深人静,众子皆眠。纵横就寝,杂卧床前。看之心喜,顾盼流连。因歌短句,聊志华年。行年三十一,始有爱儿情。长子十三岁,次子十一庚。三子方四载,四子前月生。为尔谋衣食,勉哉小弟兄。”黑了睡,明了起,穿上衣裳把脸洗,一觉醒来,爹在烧火,娘在做饭,该是一幅令人神游千载、梦回过往的美好画卷,该是一首听多少遍仍会感动的曲子。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猫狗通灵,不离禽兽,养宠物不及养儿女。有道是自食其力,方能自得其乐,丰子恺在散文《儿女》中吐露,其心为“四事”占据,“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年猪月马十天牛,生一个是生,一堆也是生,虽曰群养放养,养起来照例费力,嗷嗷待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人家庭,仰仗一支笔支撑,时常捉襟见肘,寅吃卯粮。然人间的许多悲伤,总的有人承担,地里刨食者,更就苦不堪言,三天饿九顿,衣短脚无袜,孩儿打工去,老母家中留。
一母生九子,子子不相同。扩其思想,开其智识,动其感情,家长能参与每个孩子的成长,影响其人格构建与心灵质地,该是一件极具成就感之事。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昔有学郎诗,读之具味,“非衣裴醋大,口口吕秀才。白七皂罪过,王廾弄人子”,“旦之是不善,非心悲慈深。八王全法用,人曾會言语。山隹崔夫子”,“高山高高高入云,真僧真真真是人。清水清清清见底,长安长长长有君”,想想解读时的比划,不也乐哉。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买尽天下物,难买子孙贤,有些心血的付出,不值得。参差多态,因材施教,不事炉锤,纯任天机,子女个个成才,别说这是巧合,自有规律其间。无理由的护短,潜意识的偏爱,不可以。期待或许是一种伤害,所谓成才,善良正直,重情重义,人格健全,独立而不依附。享受生命乐趣与追求事业成功,是一对伴随矛盾,最终世俗还是淹没浪漫。世间事,不求太满,方为圆满。
救别人的孩子,便是救自己的孩子,一个孩子得不到尊重,岂能学会尊重他人。越长大越觉得,父母给的别人永远给不了,别人对你好或有企图,惟有父母无私如是。故父母之言,可以不听,但须参考,并与他们妥协。
有多子女门户,便有少子女人家庭,且不以为忤。胡适二子,鲁迅一子,傅雷二子,杨绛一女。孩子少自有少的理由,其中一条,便是不愿让后代生活在罪恶世界里。鲁迅在给学生李秉中的信中谈及:“我本以绝后顾之忧为目的,而偶失注意,遂有婴儿,念其将来,亦常惆怅,然而事已如此,亦无奈何。”周海婴回忆录也说“我的出生是一个意外”,是避孕失败的结果。不想要孩子,不是不喜欢孩子,既然有了,便赋予了额外的期待,独子不是孤儿,老来得子,上手即慈父,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