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人有四处风水,养好就是富贵
文/儒风大家
风水养人,人也养风水。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四处风水,养好就是富贵。
嘴巴富贵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语言是一把利刃,如果不好好加以使用,很容易伤害到他人。爱逞利齿、论人长短、摆弄是非的人,通常最不受人待见。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生活贫苦,那时有张三、李四两个小伙伴和他关系甚好,三人从小一起玩耍、乞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张三和李四先后来到京城,想讨个一官半职。
朱元璋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故名朱重八,张三一见朱元璋,热泪盈眶,连呼“八哥”,冲上去就想与皇帝拥抱。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念在儿时的情分上,就顺口问了一句:“别来无恙?”
不料张三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了,大呼“八哥”现在可真威风,还把朱元璋小时候放牛挨地主鞭子、要饭受到辱骂的事一个劲儿抖了出来。
此时坐在金銮殿上的朱元璋已是怒气冲天,身为九五之尊,身份不同往日,未等张三讲完,就马上下令处置了张三。
过了几日,李四也来京城求见朱元璋,朱元璋同样以“别来无恙”四个字问询。可这李四的态度既文雅又含蓄,朱元璋很是欣慰,李四也因此得了一官职。
为人处世第一准则,当是谨言慎口,万万不可忘记“祸从口出”的道理。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待人接物,应当以让人舒服为准,万事以大局为重,不要把无礼当做耿直。更不要图一时的解气,逞一时利齿,却得了个长久的后悔。
面相和气
人和人的第一印象,首先看脸。
面相温柔和善的最受人欢迎,面相狰狞刻薄的容易招人厌恶。以貌取人,不是肤浅,而是一种人和人交往的准确直觉。
相由心生,外貌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人内心的模样。
胡适小时候父亲早亡,母亲一个人带她长大。孤儿寡母,经常要看别人脸色。
胡适从小就明白:“世界上最可恶的事,是一张生气的脸;世界上最下流的事情,是把生气的脸甩给别人看。”所以他为人处事从来都是和和气气地,不叫别人难堪。
1938年,胡适担当驻美大使。每日应酬,四处奔波求人,诸多坏情绪他都自己一点点消化掉。跟他同去的人经常半夜去找他,胡适依然满脸和气,没有半分不悦。
青年胡适眉清目秀,文质彬彬,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胡适身上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种儒雅随和的气质。面带温柔,平和包容,让人不自觉亲近。
一个世纪之后,单看胡适留下的照片,也依然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礼记》中讲:“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一个人内心和善,外表必然和气。和这样的人相处,舒适放松,没有压力。
诚信善良
一个人品行是否端正,胸襟是否坦荡,内心是否善良,也是藏不住的。
平日里,言谈举止可以精心矫饰,但对待普通人的态度,诱惑在前的抉择,春风得意时的姿态,都会赤裸裸地暴露最隐秘的内心。
日本摄影师吉田直哉有一段感人的经历。
当时,他在尼泊尔山区摄影,苦于没有啤酒消解疲劳,于是拿钱请当地少年代买啤酒,然而那天晚上少年没有回来。村民们都说:“他一定是拿钱跑了!”
第二天,少年依然未归。连他的老师都说,大概是跑了吧。摄影师开始担心少年的安危,更懊悔不该给钱,让一个孩子误入迷途。
第三天深夜,摄影师被敲门声惊醒,站在门外的正是少年。他浑身满脸是泥浆,衣服皱巴巴的。
原来,少年千辛万苦爬了四座山,才买够10瓶啤酒,可惜路上摔碎了三瓶。他拿出玻璃碎片和找回的钱,抽泣起来。少年生活贫寒,只有一张床,一间土屋,吃的都是自己用石头磨的香料和辣椒。尽管如此,他也没想过侵占别人一分一毫。
那笔钱仿佛如三棱镜,折射出少年心中绚丽的光芒。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好的人品,是每个人对生命的允诺。生活从不奖励好孩子,因为高尚就是对高尚者最好的赏赐,邪恶则是给邪恶者最重的惩罚。
好人品是立足人间的金字招牌,是邀请世界认识自己的名片,是畅行世间不可或缺的一双好鞋。
金钱花一分少一分,好人品则越用越厚重;人气随时间变淡,好人品反而历久弥新。
手脚麻利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实践。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一个人要努力学习理论,躬身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校正理论,再应用于实践。循环往复,才能真正吃透一件事。
知易行难,大部分人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王阳明之所以被后人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所有理论都是实践得来,没有一句是空谈。
想要保卫边疆,王阳明立马学习兵法骑射,一人一马跑到边塞考察了一个多月。立志成圣之后,马上跑去格竹子,废寝忘食,连格三天,大病一场。
这份想到就去做的行动力,让王阳明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正是这些东西成就了他后来的“龙场悟道”。
古人说:“功不唐捐。”为人做事最怕的就是瞻前顾后,小心谨慎,什么也不敢做。果断一点,麻利一点,别想太多,做了再说。
行动起来,勇敢尝试,才能开辟出人生的新天地。
《诗经》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一个人的命运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后天修来的。
修好身上的四处风水,人生必然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