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想写了
我为什么不想写了
犹记得2018年那会学校特别有仪式感地启动了“生活化写作”活动,特地选了1月1日元旦节那天,大家都纷纷注册了1+1博客。从那之后,我就迷上了写,一发而不可收拾。一周一篇,一周两三篇,不知不觉间也写了一两百篇了吧。不过这种热情的劲头在这一两年尤其是今年算是彻底地“熄火”了。我已经很久不写了,越不写越不想写,越不想写越不会写,好像走入了死胡同,绕不出来了。
“懒”字当头
说一千道一万,这么多的理由,忙啦,没空啦,很多事啦,都是给自己的“懒”找借口。追剧、刷手机都是有时间的,一说写就没时间了,百般不愿,不到最后一刻,就各种拖拉。
回想前两年一直是有想写的冲动的,所以每每打开电脑就文思泉涌(当然写得怎样就另当别论了),不管不顾地先记录了再说,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势头。再看现在,电脑摆那都积了厚厚的灰了,更别提打开文档编辑文字了,感觉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不写了,中途想要再写,就会发现自己好像写不太出来了,搜肠刮肚,半天才憋一点点 。这种感觉真是不好受,多了,就会更不想写了。
人一旦中断了做某件事,想继续,就真的很难再做下去了。懒散了,懈怠了,就会一直这样下去,如果自己中途没有醒悟,就很难坚持下去,谁不想呆在舒适区呢。
“动力”不足
刚写博客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会去浏览,点个赞,留下言,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大家互相鼓励,一起成长,偶尔也会谈论下今天谁的文章写得特别精彩。那时候校长经常会在群里公布谁谁的文章被编辑收入到电子期刊中了,大家也都会由衷地感叹一声“真厉害!”
慢慢地,这样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因为各种原因,1+1博客没有组织者了,不过现在依然还是会有各地的老师在上面发布文章。我也很久很久没有在上面浏览别人的文章了,偶尔也只是任务性地传下文章便匆匆关闭了。
内驱力如果没有启动起来,紧靠外部的动力也不能持久,所以写,归根到底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写的文章能发表,甚至获奖,那便最好不过了,就当是“额外的奖赏”吧。但更多我们只是想写下这些故事而已。
“输入”不够
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手机上就可以浏览到各种各样的文章,下意识地会比较,发觉自己的文章写得太没有内涵太没有深度了。现在我会思考我写出来的文章想要表达什么,不再是那种无病呻吟式的了。
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写亲子关系,记录女儿的点点滴滴,可是现在我不想写了,因为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做法还是一样,再去写没有意义,最多是“换汤不换药”。看来问题在于我,如果我不改变,就只能是“老生常谈”。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输入”不够了,我要多看书。换个角度去看待,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深入思考问题,不要很肤浅地停留在表层,多想想背后的原因。也许等“输入”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想要“输出”了。
读得不多,做得不够,想得不深,想要真正“输出”其实很难。也许最该做的便是沉下心来多读几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