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挑战越自信

越挑战越自信

——读《教师的挑战》有感

文/徐 燕

相较于《静悄悄的革命》,本书更侧重实践。就像一个个教师的成长故事,读罢,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涌上心头。

挑战阅读

此刻,最想聊的是阅读的收获和喜悦。

有了前面的铺垫,进入本书则显得驾轻就熟,可谓熟门熟路,自然多了一份亲切。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理论部分,通过几次共读活动,我们理解得更全面更透彻。正因为头脑中已有“倾听”、“润泽的教室”、“合作”等概念,虽不能说完全了然于胸,但至少在阅读本书时,给了我们不少的支架——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的六要素之一)正是通往更高级别的知识殿堂的脚手架。

阅读的兴趣已然生发,当你打开一扇门,进入,发现有很多扇门都能轻易地打开。

内心的狂喜、激动,远远大于物质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只有精神的丰盈和成长,才可以让一个人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不觉哑然,换做以前,自己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理性大于感性的专业书。

这可能就是挑战阅读带来的成果吧!

当你开始挑战阅读,你已经向教学变革发起挑战了。

挑战观念

网课结束了,离开学还有一到两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学生可以做什么?既然无法与学生面对面,不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于是,我校“清单式”学习新鲜出炉。这个学习项目大体是这样的:各科老师以目标为导向,给出学习内容,框定学习范围,整合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制定学习清单,体会“自己做主”的乐趣,从而让学习“看得见”!从接到通知,不到24小时,各学科的老师像打了鸡血,纷纷推出创意十足的“学习清单”。工作群热闹炸了,大家激情迸发,破天荒地讨论到深夜十一二点。任凭谁都要被这满满的正能量所震撼!

其实,刚开始我们也不是没有顾虑:学生一向都是被动学习,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他们能从中选择、提取并制定每天的任务清单吗?

潘丹丹老师一席话扭转乾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知识是习得的,而不是教给的。

本书中的教师们,就如现在的我们,首先经过彻底的观念转变,后面的教学变革才能水到渠成。

藤田老师从追求风风火火的课堂到沉静柔和的“合作学习”,不也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吗?

转变教学观念,是建立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在我们以往的认识中,觉得儿童是一张白纸,是“不能”,所以必须要教他们知识。说白了,我们就是不相信儿童会有学习能力。好像离开了教师的“教”,学生就会无所适从,毫无长进。但反过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力,光凭教师给,学生又谈何吸收?学习力有高低,但每个人都有渴望学习的本能,教育最需要做的是唤醒、呵护学习的愿望。当前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强行塞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提供更多地可能性,让学习发生,比如“合作学习”,比如特殊时期的自主学习。正如佐藤学教授所言“对人的信任与尊重不是因为其资质好、能力强,而是要认识到人的脆弱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陷和弱点。正是由于儿童是脆弱的,所以才充满了成长的可能性,他们是值得尊重的。”

转变观念,就是真正做到师生平等,摒弃“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与学生“平起平坐”,相信他们,尊重他们。

挑战习惯

“学习共同体”之下的倾听,是建立合作学习关系的核心。但原有的倾听习惯固若金汤,的确很难撼动。这不仅仅跟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有关,还因为我们从小形成的“只听自己想听的”习惯息息相关。

菅野老师善于建立以倾听为基础的合作关系,被形容为“触觉式”的。“'倾听’的行为最初是听觉感受到声音在空气中震动的活动,所以其自身也是触觉的。”这个理念对我来说很新鲜的,如此一来,我就要对倾听作一个全新的认识:不是去听说话的内容,而是去感受说话者的状态。举个例子,某个同学发言,如果他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听到”几点信息:他真心认同同学的观点;他没有准备好;他对自己的想法不太确定;他刚才并没有在思考,只是搭个便车......至于判断他属于哪种情况,就要结合我们捕捉到的非语言信息以及我们对他个性的了解。

若想挑战倾听习惯,不应该单单局限于课堂里的倾听,平时就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倾听能力。如何倾听长辈、配偶和子女,怎么应对不爱听的信息,都需要刻意练习,慢慢形成习惯。

由此,我又想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工作和生活不分家,在工作中获得的感悟同样可运用于生活中。如果我们都能像倾听学生一样去倾听我们的家人,家庭氛围更融洽,甚至还能修复亲密关系,化解亲子冲突。日常生活中的刻意练习倾听,帮助你成为温和宽容的人。一旦掌握了倾听的密码,你在教学工作中便可如鱼得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