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长,提升格局,才是人一生的修行
本文共1750字,读完预计4分钟。
一
先谈谈楚汉之争
刘邦能胜项羽,最终胜在格局。
汉王心怀的是天下,而楚王更在意雄霸天下的威名。
对于楚王项羽,天下之大,大不过自己的几寸颜面,所以才有“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典故。
格局小到,心中仅仅能容下自己。接受不了臣下比自己厉害。
所以,将士再勇猛,他也舍不得赏赐,心理的潜台词是:莫非此人还能勇武过我?
将敢于帐前献计的执戟郎驱赶了出营,大骂:你一小小的执戟匹夫,也配献计?
反观汉王,他心中有天下,不太在意自己的颜面,也不为才能着急,压根不会拿自己去跟臣下比较。
既然要的是天下,所以,但凡是贤能的人,只要自己用得上,都舍得去赐官封爵。要夺取天下,必须要赢项羽;想赢项羽,必须要让这一帮厉害的人为自己所用。
不同于项羽的众叛亲离。有本事的人都倒戈到了汉王刘邦的阵营。鸿门宴上,居然会有项家人项伯,挺身而出,救下刘邦。
最终,人心所向,天下归一。
二
那么,格局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的定义:格局是一个人心里能容下的人、事、物的总量。
项羽心里容下的只有自己,只为自己考虑,所以,其他的人、事、物,都是次要的,在他心理没有位置。所以,最后都变成了对立的关系。
而刘邦的阵营里什么人都有,包括陈平、韩信这种过去在某些方面有污点的人。进咸阳城时,管制兵士,不许烧杀劫掠。这都是汉王刘邦大格局的体现。
先要容得下、接纳,才可能对此做出考量。
再举个学生时代的例子。
当时班上有个家境富裕的同学。别人在拼命读书,为分数和名次暗自较劲时,他总是会那个治愈所有人的存在。成绩不行,每天带来的零食一堆,分给同学吃,每周还会请要好的同学出去开开小灶。那段艰苦的岁月,总能被他灿烂的笑容治愈。
多年后,同学聚会,还是他混得最好。你能说他家境好,所以起点高,这个我不否认。
但以我现在的视角来看,当年我们心中装下的,只有自己,只有一所大学。而他家境给他的底气,令他不太在意这些。他在心理装下了更多的人和友情,装下了自己兴趣和爱好,装下了未来要接手的家族生意。
与他相比,总是在气度方面输出一大截。他总能让你感觉舒服,总能办成很多你觉得很难的事情。
三、
格局究竟由什么来决定?
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由眼界决定的认知;二是由自身定位决定的视角;三是由关注点决定的终局。
先谈“眼界”。
夏虫不可语冰。人是不可能对自己没见过的事情,建立认知。如果在眼界上有相当大的局限,他心里能装,可装的人、事、物会十分有限。
如果马云当年没有因为英语好而出国走一遭,见识到了互联网的神奇和魅力,也就不会有投身互联网创业的想法。
所以,想要提升格局,通过书本和旅行,拓宽自己的眼界很重要。见得多,经历得多,你心里才能装下更多的人和事。
再谈“自身定位”。
员工为何永远都和老板想得不一样?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
做员工,只需要在这个位置上,以他的视角去考虑好业务的问题。而老板则需要站在市场的角度,既要有外部思维,考虑未来趋势,机会和优势,竞争和威胁。同时,还要切换内部视角,去考虑人力资源和成本优化的问题。
所以,老板的格局,一般来说,肯定会比员工的格局更大。他心理必须要装下更多的东西,必须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要想提升格局,一定是把自己放在更高的高度,在那个位置上,你才能让自己不得不去考虑更多,容纳更多。
最后来谈谈“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