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溯鬼源
文/ 漆福昌
地方岀特产:江津岀米花糖,永川岀豆豉,内江出白糖,郫县岀豆瓣,涪陵出榨菜……丰都出鬼,全国闻名。那年当知青,我上山下乡落户在丰都县那鬼地方,谈鬼色变,让人毛骨怵然:什么上午人赶场,下午鬼赶场;什么钞票要拿到洗脸盆里用水漂过,是冥币就会显纸灰;什么与陌生人说话时,向对方唾泡口水,是鬼就会变原形……等等鬼故事,让人心惊胆颤。于是乎,大白天走平路摔一跤,疑是鬼作祟;晚上走夜路迷失方向,疑是鬼打墙;下堰塘洗澡淹死的,说是水鬼找上门;想不通上吊死了的,说是吊死鬼找替身;一声夜老枭在坟头上叫,疑是冤死鬼叫屈。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便给鬼烧袱子、具酒馔,曰:七月半,鬼乱窜。把这天定为鬼节,又叫中元节。尽管大家谈鬼论鬼,然而,鬼究竟长什么模样,谁也没见过,就像UFO(不明飞行物)。人世间本无鬼,可是人类总要向往人死后,有鬼魂幽灵。鬼魂之说源远流长,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据湖南省博物馆文献资料记载,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块木牍,上写着:“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葬郎中移葬物一编,书到先撰,具奏主葬君”。这是一块“告墓牍”,是阳世官吏致阴曹地府的通行证。即是说,人死亡只是在阳世间肉体的死亡,其魂魄要到阴曹地府去等待投胎转世。可见鬼魂之说在西汉时就有了。关于阴曹地府的描绘,最多的还是在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等书里。而鬼的形象都是头上长角,青面獠牙,红眼睛,綠眉毛,这些描绘其实都是有根有据的。《楚辞·招魂》里记载:土佰九约是什么呢?指的就是十殿阎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套棺上,彩漆绘有兽首长鹿角之怪物数处,即《招魂》之土佰。可见鬼魂之说远及春秋战国时期。《楚辞·招魂》篇里又载:魂啊归来吧,进入郢都的修门啰。郢都乃结言魂归之处,为入郢都修门之故居。郢都: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北。可见,春秋战国时期,阴曹地府是在楚国的郢都。把丰都设置为阴曹地府的是东汉时期。据丰都文献记载:东汉时期,王方平、阴长生两位道士在丰都名山修行炼丹,得仙后,在凌虚阁(现二仙楼)对弈(下棋)。释徒们将王阴二姓前后颠倒,合称为阴王,阴王天子由此得来,便有了阴曹地府之说。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是北宋时期。赵匡胤得了天下,要找一个九龙捧圣的地方修一座皇城。丞相赵普带着风水先生走遍全国,最后到了丰都,登上名山(又叫平都山),用罗盘照岀四面八方的八条龙来,还差一条龙,丰都城就可以成为大宋的都城。
阴天子知道赵匡胤建皇城少一条龙之事,唯恐赵匡胤抢了先,因为赵匡胤和阴天子都是真龙王子,凑拢便是九条龙。于是捷足先登,在风景秀丽、紧靠长江的名山登基建了天子殿,从此,丰都被视为阴曹地府所在地。
阴曹地府受到大震荡、大冲击是在文革时期。1969年,笔者在丰都当知青,曾经造访过名山。当时的名山没有大门,倒是名山脚下新筑起的因派性武斗致死的红卫兵坟墓,给人增添了阴森森的恐怖气氛。遍山的庙宇殿阁成了残垣断壁,泥金塑像荡然无存,名胜景点一片狼藉,阴曹地府成了大破四旧的典型。
对鬼文化顶礼膜拜的兴盛时期,是在改革开放后。如今的名山,脚下已耸立起一座高大的三层碑大门,雄伟壮观。山上的庙宇殿阁,已是红墙琉璃瓦,辉煌金碧,雕塑精致。庙前香火缥缈,人流不断,萧条凄境早不复返。丰都人民将名山修葺一新,开发岀双桂山、鬼国神宫、汉墓群、雪玉洞等人文景观;修建了名山索道,发展旅游业,举办鬼城庙会,招徠四面八方外商巨贾,充分利用鬼文化作媒介,使一向贫穷的丰都人民富裕起来。
鬼显得不那么狰狞可怕,鬼也可爱起来了。
漆福昌,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在《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法制报》等三十多家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等400余篇,有作品入集17部,获全国、省市、区级等次奖数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