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与大家分享云冈石窟从隋唐到新中国的一系列修建工程,罗列呈现。在古代的历朝历代对于建筑或毁坏、或修补、或重建,对于佛教建筑,更是如此。云冈石窟做为皇家石窟在历史上受到不断的供养与修缮,或皇家、或官府、或民间,那么历史的工程都做了什么呢?首先,在开始之前,先普及一下云冈石窟编号的由来,很多朋友之前都去过了,也发现了石窟的编号是从东到西而编。日军占领打大同后,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和长广敏雄等人首次为云冈石窟编号的。他们从东向西编的依据是根据方向,当时并未搞清楚云冈石窟开凿的时间先后顺序,所以日本学者对于编号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但是因为这种编号的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所以还在使用。不过部分编号也和过去略有不同。比如:过去的第五十窟,正是现在的第三十八窟,,现在的石窟编号,比以前减少了,大约减少了二十多个窟。现在的编号顺向方向未变,第二十窟以前的编号未变。
云冈石窟在隋唐时有什么工程
隋代,根据目前的文献、文物以及资料,隋朝的年代由于太短,在云冈石窟的实施大规模修建的工程可能性不太大。唐代,道宣在《续高僧传》、《大唐内典录》中对云冈石窟有相当多的记载,但未见到修建工程的记录。但是却在金碑中记载:“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守巨重建。”这里要理解“重建”,是指窟前和寺院建筑,又含有窟洞内的新雕或者补雕。有些专家认为云冈石窟第三窟是唐代的作品。
根据碑刻和文献记录:
1、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 的民间十三窟造像工程。
2、辽重熙十八年(公元1049年)后再修工程
3、辽清宁六年(公元1060年)刘转运监修工程
4、辽代咸熙五年(1069年)的禁山樵牧,又差军巡守的保护工程。
5、辽代寿昌五年(1099年)委转运提点的维修工程。
6、辽代天庆十年(公元1120年)天祚皇帝赐大字额活动。
可以看出来从辽兴宗、辽道宗再到天祚帝,长达71年的时间内,辽代对云冈石窟进行了修建与维护。但是在辽末金初的时候,云冈石窟寺遭到战火的焚劫。
云冈石窟在金代时有什么工程
1、金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元帅晋王宗翰对云冈石窟随喜赞叹,下命令士兵不得侵扰,派人守护。2、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将云冈石窟前的河道向南移了三百米,彻底放置了武周川水对云云冈石窟的侵蚀。3、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至六年(公元1146年)对云冈石窟寺院的全面恢复工程。费钱二千万。“自是,山门气象翕然复完矣。”从碑刻中可以了解到,元代更多在洞窟内做雕刻,刻有题记,或者做补雕。元代时在云冈许多洞窟中对风华严重的石雕做了泥塑包装,并且敷彩画。元代基本本保留了金代云冈石窟的寺院建筑风貌。
从目前的云冈石窟残留的明代雕刻和有限的文献来看,明代对云冈石窟的投资、维修并不多。在明代,由于大同处于汉族与蒙古部落的边陲之地,战事比较多,因此将更多的投入放在修长城、筑堡垒寨作为重要之事来对待。武周山的新堡、山下的旧堡以及周围的长城等,都是明代维修的。明代更多的保持金元时期云冈石窟的风貌,明末,李自成起义占领大同后,派张天琳率兵驻守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在清代时有什么工程
在清顺治初(公元1644年)姜瓖叛乱,屠城大同,云冈石窟又遭焚烧,损失很大。根据的石碑和文献记录,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宣大总督佟养量奉旨修建云冈石窟,一、“重修杰阁”,修缮第五、六、七窟前的建筑(现存第七窟的建筑为现代重修);二、许多石像重新包泥重塑,并且敷彩(色彩较新的大多为清代工程)。
在现今的第五、六窟前有一块清代碑记分为汉文、满文,记录了清代工程。时至今日,云冈石窟大致是清朝时的布局。
云冈石窟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什么工程
1961年,国务院宣布了云冈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宝华单位。政府开始投巨资维修云冈石窟。基本方针是保持了原来的风貌,修旧如旧。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时,要求云冈石窟三年内维修好,设法永久保护下来。
云冈石窟利用环氧树脂解决了石窟的风化、裂缝、破损等问题,在2001年云冈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周边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善,解决了污染问题。另外,大同市政府又解决了云冈地下采煤形成的空洞问题,规定了周边煤矿的采掘范围,使得云冈石窟塌陷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新中国成立后,通往云冈石窟的公路先后进行了三次的维修,建成旅游专线。公路平坦宽阔。2003年国家又投资解决了云冈石窟山体渗水风化的问题。
2010年,云冈石窟景区建设工程全部竣工,核心景区内新建了云冈石窟研究院办公区、云冈陈列馆、演艺中心、食货街、灵岩寺、游客服务中心、云冈皮影、木偶馆等文化旅游服务设施,修复了周总理纪念室,恢复了北魏时期“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镜景、缀目新眺”的历史风貌。
2019年《云冈石窟全集》出版,建立起丰富的云冈影像数字资料室,超越了日本学者的研究,成为民族的“争气工程”。
久远的云冈风貌我们已经无法亲眼看到,但是可以通过110年前的照片念想当时场景,这些老照片也成为我们了解云冈石窟原始风貌的珍贵影像。1907年3月27日至1908年2月5日,法国著名汉学家Emmanuel-èdouard Chavannes(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 ,简称沙畹)及摄影师一行人等,短短数月间,遍历我国冀、鲁、豫、陕、晋等省,考察文物古迹,历时十个月,采集了至可宝贵的一手图文资料(石窟造像、金石拓片等)。归国后于1909年在巴黎发布了《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Chine septentrionale》(北中国考古图录),比关野贞和常盘大定合著的《支那文化史迹》摄印早2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