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一书认为,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我们生活中固定不变的部分,也是习惯的集合体。深以为然。坦白讲,早晚刷牙洗脸,到点出门上班或去学校,抵达公司后不忘来杯温水,打开电脑输入熟悉的密码,按时吃午餐,准点泡脚、关窗户……这些微小琐碎但能让大脑产生依赖性的日常细节,都是习惯。只不过,有的习惯是好习惯,能让我们活得更轻松自在,有的习惯是坏习惯,会使得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到疲倦甚至无力。拿睡觉这件事来说。早睡早起无疑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睡前不能吃太饱、看太久手机、情绪起伏过大也是社会公认的正确的事,但是你知道吗?睡觉时开着灯这个习惯,有害健康,必须调整。这个不用多做解释。许多睡不好的人都会购买名为褪黑素的各色产品。跟糖尿病人熟知的胰岛素一样,褪黑素也是人体内本来就会自然生成的激素,由大脑中的松果体所分泌,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苏醒和生物钟周期,即告诉人体何时该睡觉和何时该醒来。其运转节奏大致为,跟随外在昼夜规律变换的光线水平信号而调整分泌量,光越强分泌越少。一般来说,深夜11时至次日凌晨,褪黑素的分泌量最为旺盛,天亮后,光源一出现,它便停止分泌。在这种生理前提下,整夜开着灯的光线刺激,势必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一旦褪黑素分泌不足,人又会出现睡不着、睡不踏实的情况。睡眠期间,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组成人体的绝大部分组织和器官都在进行自我修整,基础代谢处在较低水平,像心率和体温都会下降,大脑的耗氧量也随之减少,所以在睡了个好觉后,我们通常能够感觉到疲劳被消除,用尽的力量被恢复,好状态又回来了。但只要睡眠时间越短,睡眠质量越差,身体的各项器官得不到充分休息,相当于加班连轴转,免疫力自然会下降,而我们醒来时,甚至会觉得身体比睡之前更累。这也是不少人在加班加点熬夜工作或学习后更容易感冒的原因,也是我们感冒后被医生告知要好好睡觉、加强休息的原因。眼睛作为人类心灵的窗户、众多器官中的一员,同样不能免于光线的刺激打扰,时间一长,视网膜便出现损伤,视力开始下降。尤其是2至3岁的孩子,其视力发育正处关键期,眼部的睫状肌、神经等都需要充分的休息,更需要父母或其他照顾者的注意,千万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开灯睡觉的习惯,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所有哺乳动物体内都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脂肪细胞,一种是拥有产热能力的棕色脂肪细胞,另一种是用于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细胞。人也不例外。这些棕色脂肪主要位于人体的颈部、锁骨、肾脏和脊髓等区域。而夜晚的灯光会干扰棕色脂肪的激活,影响能量消耗,进而导致人体内的脂肪出现堆积,体重增加。当开灯睡觉成为年复一年的习惯,体重持续增加的几率更高,免疫力逐渐降低的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发展为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升高。美国睡眠医学协会于2018年发布的一项研究就指出,因为夜间的人造灯光对身体代谢的影响,实验中睡在灯光下的那一组人员的糖尿病风险大大提高了。所以,不管是从哪种角度来看,开灯睡觉都不是个好习惯,有这个习惯的人一定要着手改变。如果有人告诉你,ta开灯睡觉是因为怕黑,那不妨给ta分享这个方法:选择光线更柔和的夜灯,如红色或橙色,如果自带带定时功能那就再好不过,可以直接减少开灯时间;
把夜灯放在床尾或低于床体的地方,避免光线直射眼睛,同时带好性能较好的眼罩,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光线的干扰;
找到自身恐惧黑暗的原因,对症治疗,改善过分依赖光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