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俊:丹栀逍遥散治疗眩晕
陈朝俊 广东省名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首届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刘某某,女性,70岁。
【发病过程】
主诉:头晕10天。
【首诊证候】
现病史:患者近日丧偶,心情极度悲痛,诉10天前曾患感冒,头痛,咽喉干痛,鼻塞涕黄,继而出现头晕,经休息及自服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未能缓解,遂至我门诊求治。
刻诊症见:头晕目眩,寒热往来,两胁作痛,烦躁不寐,饥不欲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脉弦数。
辅助检查:头颅CT示多发腔梗、脑萎缩。TCD示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眩晕(肝郁化火)。
西医诊断:后循环缺血。
治法:疏肝理气,开郁散结
处方:
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12g、当归15g、白芍15g、云苓15g、白术15g、薄荷9g、丹皮9g、栀子9g、郁金12g、元胡15g、川楝子10g、甘草6g。水煎服,共5剂。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头晕目眩有所减轻,余症均减,两胁部仍痛。舌脉同前。上方酌加旋复花12g(另包)、全虫15g、蜈蚣2条,去川楝子,加鸡内金30g。继服5剂。
三诊
两胁痛减,食欲亦佳,无胃脘不适。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9g、党参15g、半夏9g、白芍15g、郁金12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连服10剂,诸症悉平,未有复发。
本例患者眩晕证由于肝郁化火引起。患者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复感风热外邪,阳升风动,上扰清空而致眩晕。因少阳拂郁挟邪,枢机不利,病发于外,则见寒热往来;发于上,则见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发于中,两胁作痛,饥不欲食;发于下,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治以心理疏导,配合中药疏肝解郁,兼清郁热,予丹栀逍遥散疏肝泄热,加郁金行气解郁,元胡、川楝理气活血止痛,其效颇佳。二诊着重宣通脉络,虫类药虽通络止痛力强,然有伤于胃,故去川楝子,加鸡内金顾护脾胃。三诊再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以善后,病得而安。《金匮要略》有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时时不可忘顾护正气。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