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黏腻之邪,历来最难治,用苍术运脾化湿祛痰,中医认为最有效

肺与痰瘀

1. 痰瘀相关

痰由津化,瘀从血生,而津与血同源而异类,皆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其注入脉中则为血,渗于脉外、布于组织间隙中则为津,如《灵枢·邪客》所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在生理上,津血同源互化,共起营养、濡润机体的作用。而在病理上,两者联系更为紧密。首先,两者皆由气运失司为先导。气可布津摄津,亦可行血统血,津血在人体内正常布散、流通,皆赖气之推动统摄;气病则津血运行失常,如气滞可使津液凝聚成痰,亦可使血流不畅生瘀。

其次,同一种诱因,也可同时影响津、血的正常输布。如机体实热或阴虚,可邪热炼液、虚火灼津,则津液凝聚成痰热;血液受热之煎熬,则会使之黏稠生瘀;同时热迫血行,离经之血则变为瘀,故两者常兼而并见。再者,痰瘀一旦形成,两者势必相互影响。由于痰瘀既可同生,又可互生互化,互相胶结,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诱病因素,常在疾病中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得生理之津血不断耗伤,最终形成正虚邪盛的难治局面。

2.肺与痰瘀的密切联系

肺主一身之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从肺的生理功能而言,相对于其他脏腑,其对于人体气、津液、血的调节、运行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又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受邪侵,外邪内因都易影响其功能,使气血津液代谢失常,从而产生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反之,痰瘀亦作为致病因素进一步损伤肺脏功能。

二、痰瘀相关与间质性肺疾病

机体对间质性肺疾病过程的最初反应,即在肺泡和肺泡壁内表现为炎性反应,发生肺泡炎。如疾病慢性进展,炎症将蔓延到邻近的间质部分和血管,最终产生间质性纤维化,其结果是产生瘢痕和肺组织破坏。

初期多影响肺部津液代谢,后期影响及血分,痰瘀胶结形成肺部纤维化,即从津停生痰、由痰及瘀到最后痰瘀互结。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浊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津液的布散、运行、排泄等功能障碍,津液积聚,生湿酿痰,浊痰积聚,影响气血运行,遂发血瘀,血瘀既久又化痰湿。

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可用,又能总解诸郁,痰、火、湿、食、气、血六郁,皆因传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故药必兼升降,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确是高见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