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藏书楼: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
晚清四大藏书楼,无人不向往!
文 | 桂静繁
绘图 | 姜林
本文节选自知中ZHICHINA 特集 《了不起的宋版书》
01
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位于江苏常熟古里镇西街,为乾隆年间瞿绍基所建。瞿家世居古里,有良田千顷。瞿绍基「读书乐道,广购四部,旁搜金石。历十年,积书十万余卷」,建「恬裕斋」以藏书。瞿绍基独子瞿镭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也致力于藏书,而后因为得到一张铁琴,一把铜剑,遂将藏书楼改名为「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成于乾隆年间,彼时民间收藏之风日盛,典籍广泛流传,瞿家颇有家底,得以将一些流传善本收入家中,如瞿绍基便收购了稽瑞楼、爱日精庐两家的藏书善本。
而真正让铁琴铜剑楼名声大振的是在咸丰年间,第二代楼主瞿镭收入了很多长洲汪氏艺芸书舍散出的宋元精築,这批藏书流传有绪,皆为精品,大大提高了铁琴铜剑楼的藏书质量。
铁琴铜剑楼的这一批善本藏书,在清末四大藏书楼中散佚并不算严重,这都得益于瞿家五代家主的尽心经营与维护。
自瞿绍基与瞿镭后,铁琴铜剑楼藏书传至瞿家第三代时,正值太平天国战乱,江浙大量藏书楼毁于战火,而瞿镭之子瞿秉渊、瞿秉清毅然冒着战火,带着藏书往江北避难。
现代学者陈登原对此评论:「铁琴铜剑之藏,则以瞿镭有贤子孙,扶书避雅,虽稍受损失,而珍秘之本,维护未坠。」
瞿家第四代瞿启甲则是护着铁琴铜剑楼躲过了民初乱世的战火。《常熟市志》中记载,1909年时,两江总督端方命瞿氏献书,并承诺以京城官职换之,瞿启甲不为所动,后来在瞿家族老的劝说下才献上一些旧志与影抄。
后来军阀混战,瞿启甲将所藏全部珍本带往上海,使得这些珍本躲过了日军的战火,瞿启甲去世前曾留下遗命:「书勿分散,不能守则归置于公。」
于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瞿家第五代便将铁琴铜剑楼藏书半捐半卖,多数归于北京图书馆。剩余的,一部分书被苏南公署收缴,归入南京图书馆;还有一部分书籍为瞿启甲幼子瞿风起随身之书,后捐献给了上海图书馆。因此铁琴铜剑楼藏书最终虽分散各处,但来源清晰,去向明了,
02
海源阁
晚清四大藏书楼,仅海源阁一处孤悬北方。海源阁位于山东聊城,为道光年间杨以增所建。杨家是知识分子家庭,杨以增在道光初年得中进士,入朝为官。海源阁是他回乡丁忧期间为继承先父夙愿所建。
「海源」二字取 《礼记》「皆先河而后海」之意,书如河流,终汇于海,读书者必要观海,否则便为孤陋寡闻。
海源阁藏书始于杨以增之父,但由于精力与能力所限,所藏书目并不丰富,而海源阁之所以声名鹊起,是由于杨以增的大规模收书。与铁琴铜剑楼不同,海源阁建立在时局动荡的年代,私家藏书时有散出,而杨以增在朝为官,多有便利。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杨以增调任江南河道总督,恰逢汪氏艺芸书舍藏书散出,他因利乘便,收入艺芸书舍多数精品。艺芸书舍兼收多家名家旧藏,其中所藏宋元刻本十分稀见,大部分被杨以增收入海源阁,余下部分则多归于常熟铁琴铜剑楼。
也正因如此,海源阁一跃而与铁琴铜剑楼齐名,世称「南瞿北杨」。之后杨以增又多收鲍氏知不足斋、秦氏石研斋等诸多江南名家旧藏,吴越百年之间所积文献,几乎全被杨氏收入囊中。
杨以增之子杨绍和也入朝为官,在京任职期间,收罗了大量怡亲王明善堂藏书,进一步丰富了海源阁的藏书质量,使得海源阁藏书巨富,声名日重,隐隐超过了瞿家的铁琴铜剑楼。
杨家第三代杨保彝在先辈基础上继续收藏图书,并同时为海源阁藏书编著书目。海源阁所藏宋元善本数量极多,其中更有镇库之籍「四经四史」,即宋本《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杨以增为此另辟书室藏书,并命名为「四经四史之斋」。近代学者傅增湘也盛赞海源阁藏书乃「举旷世之鸿宝」。
但这「旷世鸿宝」却曾三次遭劫,命途多舛。第一次是在1929年,海源阁遭奉系军阀张宗昌部劫掠,此次劫掠虽使海源阁损失惨重,但最精华的宋元珍本已经被提前转移,未受波及。
第二次遭劫还是在1929年,时值隆冬,山东陷入战乱,匪徒占据聊城,以海源阁为司令部。此次劫雅乃是海源阁最大的一次,匪徒王冠军与县长王克昌官匪勾结,尽取海源阁之精藏。后来王冠军突然离世,其妻出售藏书,引得海内书贾闻风而动,络绎不绝。
1930年第三路军击溃匪徒收复聊城后,所见杨氏旧宅弃书遍地,厕所与马厩也都是弃书。由于无人护养,部分图书已彻底毁烂。海源阁彻底被毁是在1938年,日军攻陷聊城,海源阁及其残余书籍,尽遭火焚。
自杨以增建阁后,便对阁中藏书极其珍重,海源阁是绝对的藏书保守派,外人与戚族都无法进楼阅览藏书。除此之外,更是有严厉旧规,每两三年就晒书一次。
只是清廷国运日衰,世道艰雅,血肉亲族尚且自顾不暇,身为后来人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是感叹这旷世巨藏时运不济而已。
03
八千卷楼
八千卷楼位于杭州头发巷。丁家乃江南世家,世代藏书,始于何代已不可考,传至丁国典时,始在杭州造楼藏书。因丁国典仰慕先人藏书八千卷之雅事,遂命名为八千卷楼。道光年间,丁家迁入杭州头发巷,八千卷楼也移建此处。到丁国典之孙丁丙、丁申兄弟时,八千卷楼才逐渐闻名于世。
丁国典始建八千卷楼时,藏书均为家中旧藏,至其子丁英时,「尝往来齐楚燕赵间,遇善本辄载以归」。而在机缘巧合之下,丁英更是收入些许怡亲王明善堂旧藏,在丁英之后,后辈丁丙、丁申更是继承先祖遗志,致力于藏书,此时八千卷楼插架渐富,书籍琳琅。
在丁氏兄弟去世后,丁家家道中落。为补经营空缺,丁家后人欲售楼中藏书。当时日本人正购得皕宋楼藏书,对八千卷楼也多方觊觎,而两江总督端方为保国粹,派属下以七万两白银购得八千卷楼藏书,置于江南图书馆,其馆藏于1952年并入南京图书馆,因此八千卷楼藏书最终得以完好保存于南京图书馆中。
丁氏兄弟不仅悉心补校《四库全书》,重现《四库全书》全貌,对于楼中珍本,更是不吝借出,而时有购得别家珍本,也往往完璧归赵。不知是否因此积福日厚,所以八千卷楼旧藏虽曾毁于战火,但因丁丙、丁申兄弟之故,不仅并未销声匿迹,还重焕新生,终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