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2730-1937年中国军队机枪装备量:有的师超400挺,有的还得自己买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与日军相比,总体差距很大。在绝大多数的作战师中,即便是迫击炮的装备量都不容乐观,轻重机枪反倒成了核心的杀敌武器。

但即便是轻重机枪,在当时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装备,各个部队之间的差距很大。有的比较充裕,有的则比较缺少。

总体来说,当时在轻重机枪的装备方面,以国军中央军嫡系部队最为充裕和齐整。

上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在与德国军事合作密切,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决定整军。当时的调整师就是后来民间所称的“德械师”。

这种编制的部队原计划要打造至少60个,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基本上只调整了20个师,基本上都是中央军的嫡系部队。

这种编制的部队,在武器配置上是比较好的,虽然重型武器的装备并没有很好地落实,但是营团级的轻重武器却问题不大,尤其轻重机枪方面。

当时在这种部队的步兵班一级及配置1挺捷克式机枪,每个步兵连一共有9挺轻机枪;每个步兵营有一个机枪连,装备6挺重机枪。

当时的调整师编制是2旅4团制,每个团辖3个步兵营。这样理论上每个师装备72挺重机枪,324挺轻机枪,总数达到了396挺之多。

实际上,除了这些建制部队外,在一些直属分队也会装备少量机枪,因此实编的机枪数有的时候要超过理论编制数字。

如当时的36师,其装备的重机枪就有76挺,轻机枪351挺,轻重机枪合计427挺,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字。

而在普通的中央军中,虽然轻重机枪的配备没有这么充裕,但是基本也算够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军的子弹供应是当时中国军队中相对较好的。

以36师为例,1937年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其轻机枪消耗子弹869134发,重机枪消耗子弹514962发,合计超过了百万发。战后又补充了轻机枪弹698000发,重机枪弹415000发。

这个在地方军中是难以想象的。

当时中央军在机枪配置及弹药上相对充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通过外购,购得了较多的机枪和弹药;另外则是因为当时兵工署下属的兵工厂可以生产一定量的轻重机枪及弹药,而这些武器弹药优先补给的是中央军。

就以全面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为例,该年5月下的采购订单中就有1.3亿发子弹、1131挺重机枪、120挺高射机枪。

而在这一年,兵工署各厂生产机枪1006挺,子弹402267200发,有效供应了中央军的武器配备。

相对于中央军较为充裕的配置,地方军的情况则各有不同。

其中原东北军的部队由有一定的装备基础,因此在轻重机枪配置上不算弱;山西的晋绥军部队,有太原兵工厂的供应,情况也不算差,而且还大量装备了晋造的手提机枪(即仿汤姆逊冲锋枪);广西的桂军和云南的滇军由于进口武器较多,因此装备也还可以。

而规模巨大的原西北军部队情况差别就很大了。

当时29军部队的情况较好,以该军38师为例。

每个步兵连装备6挺轻机枪,每个步兵团装备4挺重机枪。其重机枪的装备量虽然不多,但轻机枪却不算少。

而且38师的每个步兵团有12个步兵连,而该师又有5个旅的编制,因此仅轻机枪一项就有超过700挺。

当然了,29军当时严重超编,而其下属的38师实际上比一个军的编制都不小。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该部就扩变成了59军,军长就是著名的张自忠将军。

但是西北军并非嫡系,因此在作战中消耗大补充少。到1938年5月,该军损耗机枪400多挺,补充则只有100挺,这种情况在之后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因此59军的实力也是越来越弱。

之前的38师——后来的59军,这是原西北军中装备一流的部队了,其余的则远不如此,而且同样面临越打越弱的情况。

比起西北军来,武器装备更差的是川军。

当然了,川军的刘湘部装备还稍好些,差的主要是其他的一些部队。

以当时北上参战的22集团军为例,轻重机枪的配置每个师只有区区几十挺。以至于有的军官自掏腰包,自购机枪来装备部队。

川军本来以为出川抗日国府会有供应,但22集团军实际上仅得到了阎锡山象征性送的20挺晋造机枪,连作战地图都没有,情况之差可见一斑。

而八路军当时的机枪配置是什么情况呢?

以120师为例,全师装备重机枪35挺,轻机枪143挺;129师全师装备重机枪29挺,轻机枪93挺。

129师有3个团开赴前线,29挺重机枪分属9个营属机枪连,每连约3挺;轻机枪则装备到连,基本上每个排能装备1挺。

115师的具体数据没有查到,该师的重机枪是以排的编制装备到营的,如685团的机枪排平均装备3到4挺重机枪。

以当时轻重机枪的数量计算,全面抗战之初八路军的机枪配置基本上是国军杂牌军的中等水平。

不过在弹药方面,八路军就比较急缺了。

如129师的重机枪,平均每挺弹药只有约800发;轻机枪,平均每挺不到300发。且不说跟日军相比,就是比起国军来差距都很大。

以当时在南口参战的89师为例,该师每挺重机枪有近13000发子弹,轻机枪有近3800发子弹,在弹药方面有着天壤之别。

当然了,全面抗战初期,第二战区阎锡山出于八路军协防山西的目的,补充了一部分弹药;卫立煌出于个人关系,也给八路军送去了部分弹药,多少解决了些问题。

而到了抗战相持阶段之后,八路军已经难以领到一粒弹药了,轻重机枪和弹药尽管能有所缴获,但随着部队的扩大,其装备比率却在不断降低。

到1940年初,八路军兵力36万人,装备轻重机枪1590挺,尽管缴获了上千挺机枪,但平均超过200人才能有1挺机枪,这意味着很多步兵连连1挺机枪也没有。

因为机枪八路军不能自己造,因此主要还是依赖缴获,到抗战结束时,八路军总计缴获轻重机枪7499挺,一些主力部队的机枪配置已经能达到全面抗战初期的水平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