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单鞭一式最称雄——太极单鞭拳架与打手(视频)
太极是武学,其拳架中的一招一式,源于前人斗争的总结。追本溯源,弄清拳架中技术动作的来龙去脉,对于太极拳的健身、寻理、乃至技击,均有裨益。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是太极武学修行的必由之路,也是所有武学修行的不二法门。每一个“着”(招)的正确理解,对于拳架技术动作实质的把握,就有方向性的意义。在什么样质量的“着”(招)下体认功夫,将来就懂什么样的劲。离开“着熟”欲“懂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现在,我们以太极拳架子单式中的“单鞭”,来做详细解读,剖析其技术结构、明确其攻防拳意、从而规范我们的拳架。并放在打手中去检查我们的拳架和拳意是否真实得当。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单鞭”认知的闭环,以此提高我们的锻炼效果和研究兴趣,练明白的太极拳,做明白的习练者。
太极单鞭实战练法
太极单鞭用法
单鞭,是鞭枪武艺在太极徒手技术中的泛化。
鞭枪武艺盛于唐,著名的典故“单鞭救主”,说的正是尉迟恭以槊鞭为武器,混战中救出秦王李世民的故事。元代为此有专篇的杂剧行世。到宋代,鞭枪武艺,仍被推重,宋军甚至与宋为敌的西夏等军队中,皆有鞭枪武艺载于史册。
就像形意是脱枪为拳那样,太极单鞭一式,也是化用鞭枪武艺战法,而为徒手技击功夫。以兵器之法为拳法,是中国古典武艺的特性之一。试看杨凤侯——杨兆麟——李香远、刘东汉,这一支传下来的单鞭歌诀,即可知其形、明其意:
单鞭一掌斜占胸,
左象箭来右象弓。
松肩沉肘挡四面,
开弓放箭左右同。
近的身来劲变挒,
或推或按不放松。
左顾右盼近头打,
以进为退变化灵。
“斜占胸”的这一掌,是单鞭主式,其义为枪法,放长击远。
“左像箭”的一肘,“右象弓”的采拿,近身的挒、推、按、头打,均拟鞭法,近逼取用。
单鞭一式在盘架子时,可柔可刚,“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视体力、拳意、身体精神状态和对技术的把握能力而定。至于动作的格式规范,则依其用意而行,庶几无误矣。
单鞭单练技术动作,面对正南方向,自无极式起,“纳气两手托上行,起自丹田升在胸”,开步,重心下降,立掌舒腕,成太极桩。
然后,右脚掌外摆,右腿顺缠,双手划弧,随身右转。右手逆缠变勾手,走略沉之右浅横弧线,向西偏北方向伸出,齐肩高,为采拿对方手臂梢节之意,右臂随逆缠右转,肩肘碗关节先合后开,内涵掤劲。左手顺缠,手心向上合于丹田处,屈左肘尖高与肋齐、正对南方。身体重心逐渐移于右腿,虚提左步。眼神先随右勾手,再顺左肘尖,平视正南方向。此时胸合背开,走督脉之劲,顶劲领好。
开左脚略斜外向逆缠,上左弓步左腿转为顺缠,左脚尖正对南方。随身法前进,左臂转为逆缠,先出左肘,击对方左肋,再展开左手,以掌击其头胸。右腿逆缠蹬伸。落点时,左掌根合于左足上方,略高于肩,正对南方。右勾手随身法继续逆缠合劲,采拿于正西方向,高度齐肩。眼神随手不看手,顺左掌前视南方。此时胸开背合,走任脉之劲,气归丹田。
此为左单鞭。
然后,左脚掌外摆继续顺缠,身法向左。依前式法,打右单鞭。如此式式相连,可左右循环演之。
收势,无论左右之势,收于太极桩,复归于无极式,谓之合太极。
每次练习单式,有始有终,自无极式太极出手,至无极式合太极。
太极打手时,以我进攻为例。彼此各以右脚在前,为合步双搭手之打手。
从我视角,搭手走顺时针方向之圈时。在我左小臂掤其双按,我右手接其右手时,我右手顺缠接手、逆缠采拿其右臂梢节(视其掤劲老嫩,可缠拿其掌指或者本节或者手腕),挒其右臂不得力。我先吸右脚调整距离,复上左步,以我左脚掌内侧贴合其右脚踝关节之外,此时左脚最忌深入,防其反攻。
右手缠拿外挒,得势瞬间,我左脚左肘放劲,上步以左肘尖突击其右肋。此即“左象箭来右象弓”。
对方以右肘节下沉顺缠,左手侧打我左小臂,破我肘劲。他变我变。我左小臂随其左手封堵,逆缠而上,由横变竖,贴于彼右肘关节外,我右肩背合劲,加大右手逆缠,突然丹田右转,以左小臂控制对方右肘关节处为落点、以右手缠拿为辅助,挒其右肘关节。此即“此即近得身来劲变挒”。
对方身法顺我挒劲错开,彼右肘沉向前下方,缓解我攻势。我顺其前错之势,左手自其右大臂下入,自内线展开,迎头赶上,左掌迎击其头胸。当此时,我以身步贴合,右手缠拿要严密,防其反攻。此即“单鞭一掌斜占胸”。
推、按、头打,仿此。
将单式训练所得姿势,放在打手中校正。明其不足、捕捉灵感。然后再回到单练中强化对的,查遗补缺。如此周而复始,盘架子和打手配合,知己知彼的功夫都会长进。
单式的训练,无论拳法器械,是平日用功的主要手段。程宗猷《单刀法选》与杨家老谱所谓“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均可为鉴。
反攻单鞭,可用倒卷肱、背折靠。
单鞭变化,可用搂膝拗步、野马分鬃。
知无不言,挂一漏万,希海内方家正之为盼。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