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爷刘晚苍》写的前言

编者:《三爷刘晚苍——刘晚苍武功传习录》已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编著者之一的季培刚先生,山东蓬莱人,历史学硕士,同时研修武学,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由他来给同乡前辈刘晚苍编著一本富含历史感的“武功传习录”,无疑是特别合适的。这部以刘晚苍先生为关注主线的历史,既是个人史,也是时代史,时代的折光,就闪现在对刘晚苍个人习武经历细节毫末的实录之中。下文即季先生为此书所作的解读。题图为刘晚苍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上,刘先生的弟子及家人合影,左起陈惠良、陈耀庭、马长勋、刘培俊、赵德奉。
清末民国时期,知识与制度发生大幅度转型,西式新学日渐成为官方知识形态,参照东西两洋的制度体系也随之建立。但在民间社会当中,实际仍然延续着过去儒释道三教特别是理学的传统,无论在为人处事,还是一般技艺上,仍透着过去传统的影响。这本书要叙述的中心人物——刘晚苍,就是从这样一个中西文化交杂更替的时代背景中走过来的。
刘晚苍早年没接受过新式教育,他的观念和做派都是受长辈、同辈等周边人的影响。他一生长期身处藏龙卧虎的北京城里,别无所好,业余时间身体力行地接续了老北京城里谭腿、太极、八卦等多个门派的练功传统。在这方面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刘光斗以及王茂斋、王子英父子等一些师辈的人。刘光斗出身于读书世家,虽毕业于新式的朝阳大学,而家学渊源实际更深;王茂斋父子虽经商为业,但心性仁义……刘晚苍一生见识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阅历丰富,眼界也随之高明。他在日常生活和日积月累的练功过程中,凭着良知把德性都体会到身上,为人本分、正派、仁爱、和善,做事讲理,不昧良心。在技艺上慎重吸取众家之长,形成了“沉粘古朴、灵潜宏伟”的自身风范。
在过去的北京城里,很多人都称刘晚苍为“刘三爷”。这是一个很尊重又很亲切的称呼。见过刘晚苍的人,都说他功夫好,能将人发出两三丈远而不伤人,发与被发者皆身心愉悦,不觉痛苦,谈笑风生。而且,他的为人做事也很有份儿,都说他德高。
过去人都说“德高艺才能高”,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古人说,在天为“道”,在人为“德”,德即人道。假如说一个人真正明了“道”,甚至不需思虑而行为自然合乎“道理”,那么,他自然就是真正的有“德”。
刘晚苍一生都在琢磨太极二元对立统一的平衡关系,特别在推手发放中有很深的体会。由此推及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般是保持相互平衡,而对待不合理的人与事,则是保持自身的平衡并破坏对方平衡。其实,内家功夫是非常可取的理学修为工夫,虽然不如宋明儒的静坐工夫彻底,却更容易让人切身感知。且其工夫着力于动中求静,动以修身,静以修心,便是性命双修,由此身心皆能受益,便于检验,而不偏于一端。
本文作者季培刚
如何才能从心所欲地处理平衡关系呢?古人经验概括起来,便是要明于“道”而合其“理”,即知晓阴阳、虚实、动静、刚柔、有无,知行合一。只是后天习惯的“实”“动” “刚”“有”易练,返先天的“虚”“静”“柔”“无”难求。儒释道三教工夫的着力处,便是在虚,在空,在无为。
所谓“大道至简”“道不远人”。听起来很玄,要做到本应不难,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正因其简之又简,损之又损,与一般思维反向,所以才玄而难为。
然而,虚空而无根便为浮。其根处,在内即是丹田,在外为腰。所以,传为张三丰所作《十三势歌》中就说“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便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养气功深,便合于丹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便是“阶级神明”。所以,刘晚苍说,功夫不在外面的样式,而在内在的气势。
《孟子》所言“善养吾浩然之气”,也便是《中庸》所讲的“致中和”,后来王阳明说是“致良知”,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好的心态,或者说气息顺畅、问心无愧的心理感受,有所不顺即顺势调整,便是“道法自然”的自然而然。心态时时处处保持静定中和的话,便能达到自身及与外界的平衡。能“致中和”就是“仁”,在太极功夫里是“中定”与“松净”。
在推手中有较深体会的人都知道,没有“中定”是发不了人的。太极功夫的一句经验之言“站住中定,往开里打”,要是从理学上说就是把向外有所欲求的私心定住,“反求诸己”,凭良心感知来做人做事。也是《孟子》所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太极工夫中,能“中定”,才敢于彻底“松净”,只有“松净”才能发挥“虚”“空”“无”的妙用,“舍己从人”,感知灵敏,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才能“引进落空”。至于发不发放,全由他自己掌握。《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有“无为”“不争”的需要,这样,心里才觉着顺畅、对劲,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形无象”,一切外在形象都是顺应对方之势而变化出的,变化的目的仍在“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虚无,而使对方落空。
在“中定”与“松净”以外,如要时时处处顺遂,还要“圆活”。《庄子》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太极拳论》讲:“立如秤准,活似车轮”。被刘晚苍运用纯熟的“滚轮效应”,从腰的圆转到小臂的里卷外翻,在对方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虚实转换,使对方拔根失重,如坠于十里云雾,这其中便蕴涵着圆融之智。
在发放时,要达到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效果,还要“劲整”,实际能做到“松”而有“中”,放下手臂,求于腰腿,不整自整,因而本不需特别强调。
功夫归结起来,便是如上“松”“中”“圆”。由此可千变万化,而万变不离其宗。“中”可以得“仁”,“松”可以得“勇”,“圆”可以得“智”。“智”“仁”“勇”,古圣先贤视为“三达德”。
只有明于“道”,合乎“理”,才可能有“德”,功夫才可能纯正。否则,思维不转换,气质不变化,顶多是好狠斗勇的拳脚力量与技巧,养成争强好胜、贪求外在的心性。心性不正,久必成病,且拳病难改,因那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所以,功夫不能盲修瞎练,练对了是修为,练反了却毁人。而对于高明的老师来说,无非是教人做个好人,这本也没有什么保守、自秘可言。所以,刘晚苍一向以仁爱之心待人,有教无类,有问必答。不过,他教人始终保持着一个风格,就是像《礼记·学记》所说的:“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以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就是说,不多讲,又绝不是故意保守不讲,而多是让人从他身上体会和从练中自悟,以让工夫真正上身。问到了,他都会讲得很好;问不到,就还要自己去慢慢下工夫体会。否则,易如《孟子·公孙丑》所讲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孟子说:“天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说到这里,忽然发觉,讲这么多的道理,其实并不是刘晚苍的风格。要想了解他,还是翻开这本书,从那些实在的言语和具体的事例中仔细品味、静心感悟吧。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


(0)

相关推荐